网站首页 教学论文 教案中心 试题中心 课堂实录 人教说课 教学课件 课文原文 练习答案 写作范文 网站地图  
 
 
   
  您当前位置:人教小语资源网 >> 课堂实录 >> 一年级 >> 浏览文章 
搜索:
《月亮的心愿》教学片段与评析

《月亮的心愿》教学片段与评析

作者:佚名 来源:不详 点击数: 添加日期:2009年02月12日  字体:

  

class=MsoNormal align=center 0cm widow-orphan mso-pagination: TEXT-ALIGN: 0pt; break-all; WORD-BREAK: center;>《月亮的心愿》教学片段与评析

师:当月亮姐姐来到了另一扇窗户前,她看到了什么?

生1:看到的是一位小女孩。

生2:月亮姐姐看到的是女孩在照顾妈妈。

生3:月亮姐姐看到的是珍珍在照顾生病的妈妈。

[一年级的孩子我一直要求说完整话,这样对孩子的思考问题,以及写作都有好处。]

师:你听到了珍珍和妈妈在说什么呢?以四人小组为单位互相读读,并说说应该怎么样来读珍珍和妈妈的话。

师:说说你是用怎么样的语气来读珍珍的话?

生:应该很难过的语气。

师:为什么呢?

生1:珍珍的妈妈生病了,觉得很难过。所以读的时候是带难过的语气。

生2:该轻的要轻,该重的要重。

生3:还要读出很关心妈妈的语气。

生4:要读出感情来。

师:什么感情?

生:妈妈和珍珍很好的感情。

师:同学们说了那么多,那就请你来读一读。(指名读)

[充分发挥小组合作的功能,让孩子们在合作组里有发挥自己才能的机会。指名让学生读,让学生感受个体的朗读体验。然后再让学生进行比较评一评,读得怎么样。]

师:刚刚小朋友读得都很认真,那谁再来说一说,妈妈的话应该怎么读?

生1:也很关心珍珍的语气。

生2:对珍珍很亲切的。

生3:读的时候速度慢一点。

师:说得都不错,那我们同桌之间来读一读。互相交换着读。

[给予学生充分读的时间,让学生在读的过程中去领悟珍珍对妈妈的照顾与体贴。课文的内容很简单,蕴涵的却是最真挚的人间亲情。让学生的心灵要受到真正的洗礼,只有给予学生时间充分地去读,去领悟。]

师:当月亮姐姐看见这一幕的时候,她怎么样了?

生1:她心里很难过的。

生2:她就去和雷公公商量,明天还是下雨吧。

师:为什么月亮姐姐又反悔了呢?

生:她想让每一个小朋友都要去郊游。

师:那就一起来读一读这个自然段,想想应该怎么读?(

师:过了两天孩子们都去郊游了吗?哪一个自然段告诉我们,一起来读一读

[学生在先前感情基础下朗读的真不错。学生一起读了最后一个自然段,因为有了铺垫,不用指导学生都读得不错。]

师:读了这一段,你知道了什么呢?

生1:孩子们都去参加郊游了。

生2:他们的心情都非常的好。

生3:妈妈的病好,珍珍也去郊游了。

生4:那天的天气非常好。

生5:月亮的心愿终于实现了。

师:小朋友都很能干,那我们就用愉快的心情一起去和他们郊游吧。

[读,对孩子们来说真的是很重要。从读中孩子们领悟了很多难以用语言来表达的东西。让孩子们自己去发现,自己去寻找,文章的重点与难点不攻自破。回答问题的最后一个小朋友特别聪明,说到了月亮的姐姐的心愿终于实现了,说明这孩子已经能领会作者的用意了。给予孩子充分的时间,会发现更多的不曾发现的东西。]

 

反思:

《月亮的心愿》是一篇优美的童话故事,以月亮的内心变化为线索,引出了要关心体贴父母的情感,是一篇充满家庭温情的课文。本文的重点是引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悟课文蕴含的思想感情。

这个教学片段非常的简单,没有什么设计特别的地方。但是我觉得最大的优点是给予了孩子们充分读的时间,充分去感受读的快乐。然后从同学的评价中去感悟课文蕴含的情感。新课程下小组学习成了重要的学习方式,在小组合作中孩子们互相帮助,互相学习。有了合作的精神,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非常高。如分角色朗读,一个学习小组内肯定有朗读比较优秀的学生,这就可以互相影响。还有让学生自读自悟这一环节,我觉得也很好。使学生养成了主动思考,积极探索的良好的学习习惯。

上完课后,我将近用了20分钟的之间来讲讲班级中的家长与孩子的关系。举例说了爸爸妈妈是如何的关心我们的成长的,我们要体贴关心父母长辈。教室里安静得出奇,大半的小朋友感动得哭了。下课后我又找了几位小朋友谈心。孩子们都认识到了父母对自己的关心,表明自己要好好孝敬父母。我觉得效果来了,课堂延伸到课外,这样的教育效果真的很起作用。

http://61.153.234.27/user1/11/archives/2005/2587.html


本页地址:http://linshi.123ttt.com/html/yinianji_509_12564.html

分享按钮

 

Copyright©2008PepXiaoYu.Cn人教小语资源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皖ICP备11015604号-4
皖公网安备 34162302001377号 人教小语资源网所有资源来源于网络,如有侵犯,请联系管理员删除。
联系邮箱:pepxiaoyu@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