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夜多美》教学实录
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语文(人教版)一年级下册 《夏夜多美》
教学目标:
1、认识“莲、哭”等13个生字,会写“他、她”等6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边读边体会夏夜的美。
3、体会助人为乐的精神美。
4、保护环境、爱护昆虫。
教学重点:认识“莲、哭”等13个生字,会写“他、她”等个字。初步训练学生的朗读和理解课文能力。
教学时间:2课时
教学准备:课件、头饰、生字卡片。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激趣导入,引出课题
师:小朋友,你们喜欢童话故事吗?今天我们一起学习一篇童话故事。故事发生在一个夏天的夜晚,(板书:夏夜)谁愿意描述一下夏天的夜晚景色?(板书:多美)这么美的景色我们应读出美感,齐读课题。
(二)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
1、师:请同学们和老师一起走进童话故事中,读准字音。画出生字新词,可以找朋友帮助解决。
2、用“━━━”画出你觉得最动人的句子。
3、师:下面,我们来听课文录音,看谁最先听懂课文中的故事。简单扼要地讲给大家听好吗?
(三)转换角色,细读课文
1、师:课文哪些地方你觉得最动人,读给同学们听。(教师给予学生适当的鼓励)
2、想像读:老师范读,请学生闭上眼睛边听边想像夜的景美、情美。
3、评价读:请小朋友读倒数三个段。师:你们读老师来想像,好吗?老师要根据你们是否读出夏夜的美来评价。
(教师可以参与到学生当中去,先齐读,再请有信心读好的学生读,教师指导)
(四)分角色朗读,体会夏夜美
出示字幕动画课件,师生分角色朗读。教师扮演睡莲姑姑,学生分别扮演自己喜欢的角色:小蚂蚁、小蜻蜓、萤火虫、旁白。
(五)歌谣识字,好记好认
1、师:我们分角色朗读得真不错,有几个生字朋友不知你们刚才认识了没有?
2、老师加上动作描述。
出示第二段:水池里,睡莲刚闭上眼睛,就被呜呜的哭声惊醒了。她睁开眼睛一看,是一只蚂蚁趴在一根水草上。
学生根据字意做动作,闭上眼睛做睁开的动作。趴在桌子上,想像小蚂蚁掉进池塘的样子。
3、老师加上动作描述。
出示第四段:“快上来吧!”睡莲弯弯腰,让他爬了上来。
学生根据字意加动作,学生找到腰的位置和老师一起前后左右动一动。伸出手做爬的动作。区分“趴、爬”。
4、老师根据字意讲解。
出示“时”字。师:大家认识吗?时间的“时”,“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同学珍惜时间,珍惜每一天。(根据学生的情况可以详细说明)
5、老师出示带拼音“我会认”的字:“莲”、“哭”、“根”。认字组词,请学生根据课文说一句话。
6、老师加动作描述:“睡莲姑姑弯弯腰,让小蚂蚁爬了上来。小蚂蚁如何做的?”
出示第9个段落:小蚂蚁非常感激,连声说:“谢谢您睡莲姑姑。”师生达成共识。
7、歌谣:感激,感谢要有心,诚心才感人。感谢有言行,“谢谢”最好听。
(六)师生共同表演,走进童话故事
师:说一说当你接受别人帮助的时候,你怎么做的?(学生各抒己见)教师给予表扬。下面我们再合作一次,我要看你们的表现如何。
出示头饰:老师来扮演睡莲姑姑好吗?谁愿意扮演小蚂蚁、小蜻蜓、萤火虫。(几名学生分别担任角色)其他同学你喜欢哪个角色就分别为“他们”鼓劲。
(七)小结
师:今天,教师和同学们一起学习了这篇童话故事,从中我们知道,得到他人的帮助的时候,你如何表现?对,要伸出友爱之手。大家相互帮助,生活才更加美好,世界才更加美丽,你们说是吗?
〔第二课时〕
(一)谈话导入
师:一个夏天的夜晚,公园里静悄悄的。一只小蚂蚁不小心掉进池塘里,大家想一想是谁救了他?
(二)出示头饰,板书
出示睡莲姑姑。师:她怎么救小蚂蚁的?(学生表演睡莲姑姑说的话)
出示小蜻蜓。师:他如何帮助小蚂蚁的?(学生表演小蜻蜓送小蚂蚁回家)
出示萤火虫。师:他做了什么呢?(学生表演萤火虫飞来“点起小灯笼”)
(三)出示字幕,质疑解疑
教师表演引读:小蚂蚁爬上“飞机”……
学生表演补充:萤火虫在前面点起了(亮晶晶的)小灯笼。
师:“飞机”是真的吗?在课文当中指的是谁?把小蜻蜓比喻成真的飞机,所以加上“”号。
教师表演引读:蜻蜓飞呀飞,飞过……
学生表演补充:飞过(青青的)假山,飞过(绿绿的)草坪,飞到一座花坛前,小蚂蚁到家了。
师:小蚂蚁高兴吗?为什么?到家了,大家都帮助他,睡莲姑姑、小蜻蜓,还有萤火虫。帮助小蚂蚁回家,他们也很高兴。看到他们互相帮助,你高兴吗?
再读:读出夏夜的美,读出小蚂蚁到家的喜悦心情。
教师表演引读:星星看见了……
学生表演补充:(高兴地)眨着眼睛。
师:星星看见了为何高兴地眨着眼睛呢?用自己的话说一说。
师生共同表演:啊(多美的)夏夜呀!
师:夏夜哪儿美,课文中怎么说的?只是讲了夏夜景色美吗?在夏夜景色美的烘托下,体现了哪儿美?体现了小动物们相互帮助的品质美,这深深打动了星星,他高兴地眨着眼睛。
(四)了解学生掌握课文的情况
1、出示习题,填上恰当的词语。
多美的( ) 高兴地( )
绿绿的( ) 青青的( )
亮晶晶的( ) 弯弯的( )
静悄悄的( ) 呜呜的( )
师:我们来看一看课文中怎么说的。
2、出示习题,你会连线吗?
3、指导“我会写”的字。
教师板书讲解:她,女字旁,女同学用“她”来代替最合适,还有谁适合?妈妈、阿姨、姥姥、女老师等。为了区分男、女,男同学用哪个“她、他”?都有谁合适用“他”呢?爸爸、叔叔、爷爷等。
师:请用“送”、“过”组一个你最想组的词语,说一句你最想说的话。
师:请你说一句话,要求句子中带有“时”、“让”这两个字,看谁说得通顺、流利。最后学生在书上书写生字。
(五)运用新词语,我说夏夜美
师:刚才同学们词语搭配得很恰当,句子说得很、流利。你能用课文中的词语描述一下我们身边 的夏夜美景吗?看谁描述得最美。
教师出示图片:星空、花园、池塘、街道。学生也可以不受约束,自由表达。
(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提示、补充,使学生从中受到启示,让语言更加完善)
(六)总结
师:大家描述的夏夜真美呀!让我们期待夏夜的到来吧!让我们身边经常有助人为乐的好人好事,让月亮笑起来,让星星高兴地眨着眼睛,这样夜色会更美。
《夏夜多美》案例及反思
教学内容:
《夏夜多美》13——16自然段朗读感悟教学。
片段一
(播放课件二:小蜻蜓飞过假山,飞过草坪,飞到花台前。)
师:哪只“小蜻蜓”愿意带我们去看看小蚂蚁的家?(生读第14自然段)
师:同学们边听边想,小蜻蜓飞过哪些地方?你觉得这些地方怎么样?
生:小蜻蜓飞过青青的假山,飞过绿绿的草坪,飞到一座花台前。我觉得这些地方很美。
师:你说得真好。有位热心的阿姨,想带你们去欣赏这美丽的夜景,请你们闭上眼睛,边听边想象,你看到什么?
(生听录音配乐朗读第14自然段后交流感想。)
生:我好象变成一只小蜻蜓,看到青青的假山,绿绿的草坪,花台上开着五颜六色的鲜花。
生:我看到假山是黑的。山上有树、有花、山下有水。
生:我看到像咱们学校足球场那样绿绿的草坪。
生:我看到美丽的花坛,百花齐放,万紫千红。花儿还笑咪咪地迎接小蚂蚁回家呢!
师:让我们怀着愉快的心情再一次领略这美丽的夜景吧!
(生齐读第14自然段,边读边想象。)
教学反思: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
“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我努力营造民主的课堂气愤,以合作者、促进者的角色出现,让学生置身于一种宽松自由、平等合作的读书环境中。引导学生进入角色边读边想象边质疑,从而使学生感悟到夏夜不仅景美,小动物们乐于助人的情更美,在情感上得到共鸣和熏陶。学生自然而然学会入情入境地赏读课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