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教学论文 教案中心 试题中心 课堂实录 人教说课 教学课件 课文原文 练习答案 写作范文 网站地图  
 
 
   
  您当前位置:人教小语资源网 >> 教案中心 >> 一年级 >> 浏览文章 
搜索:
情境朗读 激发兴趣——《春雨的色彩》教学反思

情境朗读 激发兴趣——《春雨的色彩》教学反思

作者:佚名 来源:不详 点击数: 添加日期:2009年02月13日  字体:

  

情境朗读   激发兴趣——《春雨的色彩》教学反思

       

       

【感谢您浏览人教小语资源网!您可以搜索课题关键字查找更多资料!本站(人教小语资源网)网址是www.pepxiaoyu.cn】

朗读,也是小学生理解课文内容的途径。在一年级语文课中,针对学生年龄特点采用在情境中读书的方式,可以激发朗读兴趣,逐步提高学生的朗读水平。

在教学《春雨的色彩》一课时,将识字、解词、读句有机结合起来,让学生在语言环境中识字。课堂实践反映出:识字、解词学习效果很好。但在指导“春雨到底是什么颜色的?”这个问句的朗读时,总觉得学生读得不到位。通过课后反思,想如果将句子放在课件——小动物在田野里谈话的情景中,图、动画、句子结合起来引导把自己也当成小动物,和同桌像平时谈话一样互相问一问:“春雨到底是什么颜色的?”然后再读一读句子,效果就会比单独出示一句话更容易让学生接受。  

小学语文教学重在朗读。古人说:“读书百遍,其义自见。”可见朗读在语文教学中占着非常重要的地位。究竟怎样指导一年级的学生进行朗读?一年级学生虽然已经听到过一些词句,但是,看着书面语言,要准确、连贯地读出来是很难的。因此,在指导低年级学生朗读时,注重了词、句、段、篇以及标点符号的指导,效果会更好。  

首先,让学生试着读课文。范读课文时,要求学生用铅笔画出喜欢的词语,再把课文读熟,接着再用卡片出示重点词语、难读词语,指名朗读,对于难理解的词可作重点讲解,使学生加深印象。再指名朗读,让学生从口里读出来的是词,而不是字。  

  其次,一些比较长的句子,学生也很难读得好,引导学生把长句子找出来,先试着朗读。然后,把长句子投影出来,让学生在一次次朗读中,体会到长句子不难读,只要抓住主要词语、句子的主要部分就可以读好。  

【感谢您浏览人教小语资源网!您可以搜索课题关键字查找更多资料!本站(人教小语资源网)网址是www.pepxiaoyu.cn】

第三,对于文中段的朗读,主要是让学生注意在读中体会其中的意思。标点符号的朗读,要使学生知道:“问号”要读出升调,“感叹号”要读出加重的语气,等等。  

    这样,经过多次指导,学生就逐步掌握了朗读方法。

 

转载自http://14062.vcmblog.com/archives/2006/22766.html

 


本页地址:http://linshi.123ttt.com/html/yinianji_486_17540.html

分享按钮

 

Copyright©2008PepXiaoYu.Cn人教小语资源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皖ICP备11015604号-4
皖公网安备 34162302001377号 人教小语资源网所有资源来源于网络,如有侵犯,请联系管理员删除。
联系邮箱:pepxiaoyu@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