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丽的小路》教后感
海盐县向阳小学 汤庭华
语文教学要使语文学习活动化,促进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方式的形成和发展促进整体素养的发展。
《美丽的小路》课后提示朗读课文,分角色演一演。教学时在学生整体把握课文内容,了解了小路的变化过程后,我让学生布置第一幕(1—3自然段)表演的场景(边说边摆,积累“长长的”“花花绿绿的”“五颜六色的”等词语)然后指导学生表演兔姑娘和鹿先生怎样走在美丽的小路上。通过评议,指导学生读出人物的语气,结合动物特点表演动作,掌握基本的表演方法)。
后面两幕(4—8)(9—12)放手让学生来练习表演,互相评议。在运用第一幕学到的表演方法的同时,第二幕适当指导人物的表情“皱着眉”;第三幕指导叙述和表演的配合。
这样通过表演活动,学生读懂了课文,对课文中具体的描写有了较深的感受,在情境中练习了朗读和表演。体现了三个维度的同步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