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称象》课后反思
香摈小学 吴巧红
《称象》是一篇记叙文,讲的是曹冲小时侯想出办法称象的故事。这个故事说明平时多观察、遇事动脑筋,就能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
全文共五个自然段,是按照事情发展的顺序介绍的,教学中我主要让学生自读,多种形式朗读,解决不认识的字,弄清文章的主要意思。通过理解文字语言去理解曹冲称象的办法。教学中教师处在主导的位置,指导学生抓住文中几处内容进行对比。(1)官员们和曹冲的对比(2)曹操前后态度的对比(3)官员们称象的办法和曹冲称象的办法的对比。课文第三、四自然段是本课的重点,我重点指导学生读好这两段。在教学第三自然段时,主要让学生分角色朗读,体会当时的情景,结合课文理解“议论”和“反驳”。抓住“直摇头”的“直”字来强调曹操对这些办法是不满意的。在教学第四自然段时,用做称象模拟实验以及课件演示称象的过程,来帮助学生理解曹冲当时是如何称象的。注意指导学生抓住表示先后顺序的词“先……然后……再……最后”,描述称象的过程,为复述课文作准备。在总结板书时指出曹冲不是神童,他的办法是想出来的。表现在第一,他认真听别人的议论,从中受到启发。第二,他能够创新。为了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在结尾处我安排了拓展课文这一环节:你还有什么办法?
本课的不足之处是:在教学第三自然段时费时过多,导致第四自然段学的较仓促,复述这一环节练习不足.
转载
http://www.eduxb.cn/blog/user1/21/archives/2006/358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