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白兔和小灰兔》教学设计十四
庄市中心学校 章春秋
教学目标:
1、认识翻、浇等8个生字。会拉、把等6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小白兔和小灰兔的不同做法和不同收获。
3、愿意做一个爱劳动的好孩子。
教学重点:认识生字和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体会“只有自己种,才有吃不完的菜”的意思。
教、学具准备: 课件、生字卡片
教学时间: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童话引入
1.边放动画课件(或投影)边讲述:大家一边看图,一边听老师讲故事.一天,小白兔和小灰兔帮助老山羊收白菜,劳动结束后,小灰兔把老山羊送给他的一车白菜送回家,小白兔只向老山羊要了些菜子拿回家。后来,带回一车白菜的小灰兔没有白菜吃了,而只拿回一包菜子的小白兔却有吃不完的菜,这是为什么呢?这就是我们这节课要学习的童话故事《小白兔和小灰兔》。
2.(板书课题)
学生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认读生字
1.自由读课文,找出要求会认的生字圈上,看拼音多读几遍,记住字音。
2.利用生字卡,请两个学生当小老师教生字读音(每人教4个生字。重点指导容易认错的字,提醒学生注意,“浇”和“挑”是三拼音,“翻”和“肥”的声母是“f”,“施”是翘舌音。)
3.小组合作学习。
说说用什么方法记住这些字;给生字找朋友,小组学习后汇报、交流,师生共同评价订正。
4.采用“开火车”,“你指我认”,“我说你指”的识字游戏复习生字。
[通过自主学习,探究性学习,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三、再读课文,整体感知
1.数一数,课文共有几个自然段?标出序号。
2.借助拼音,把课文完整地读一遍,读完全文,再把喜欢的段落多读几遍。注意把字音读准,把课文读通顺。
3.自由选择自己喜欢的段落给同学听。
4.学生评议。
[对于一年级学生而言,语文教学应培养他们乐于阅读的愿望,读通课文,整体感知的教学设计可以实现这一目的。另外,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要以老师指派来代替学生的阅读,从一开始就要有意识地鼓励学生自主选择阅读,并逐步培养他们对课文的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的能力。]
四、讲读课文
1、教师引读第一段:老山羊在地里( ),小白兔和小灰兔( )。
从这里看出小白兔和小灰兔怎么样?热于助人,
2、引读第二段,收完白菜,老山羊为了感谢小白兔和小灰兔,就要送他们白菜,小白兔和小灰兔怎么说,怎么做?
出示:小灰兔收下了,说:“谢谢您!”
小白兔说:“我不要白菜,请您给我一些菜子吧。”
指导朗读小灰兔说的话中从哪里看出他有礼貌。体会小灰兔的心情
小白兔说的话请求的语气,从什么地方看出。体会心情。
板书:要菜子 收下白菜
3、小白兔回到家里,怎么做的呢?请读4、5自然段,圈出表示动作的词。
出示:小白兔回到家,把地翻松了,种上菜子。
过了几天,白菜长出来了。小白兔常常给白菜浇水、施肥、拔草、捉虫。白菜很快就长大了。
从这些动词你感受到什么?你能读一读吗?读出种采是的辛苦。
小朋友动动脑筋,小白兔在种采是会遇到哪些困难,它是怎样克服的?
你来读一读,读出它不怕苦,不怕累的精神。
板书:种白菜
我能行:
把地翻松 把————
把—————— 把————————
4、小灰兔把一车白菜拉回家,怎么做的?请读第6自然段
出示:小灰兔把一车白菜拉回家里。他不干活了,饿了就吃老山羊送的白菜。
你看这时候的小灰兔在家里干什么?
5、小白兔和小灰兔做得不一样,结果有什么不同?这个内容下节课来学习。
下面我们练习写字,请看这6个字
五、总结拓展
1、 听了小白兔的话,小灰兔是怎样想的呢?(给学生创设想象空间,让学生自由想象创编故事,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大胆创新的精神。)
2、 让学生戴头饰分角色表演,可以将自己创编的情节加入表演之中。(让学生戴头饰表演课文内容,进行艺术的再创造,在表演中发展学生语言组织和表达能力,让学生在表演中受到教育。)
3、 通过这篇童话故事的学习,你懂得了什么道理?说说你在生活中会做哪些事情?你自己认为是一个热爱劳动的孩子吗?
(在课堂上给孩子展示自我的机会,使学生感悟到成功的快乐,并从中受到深刻的教育。)
4.结束语:
看来同学们在生活中都是一个爱劳动的好孩子,希望你们能从这篇课文中得到更多的教育和启发,让我们所有的人都知道: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劳动是光荣的,通过劳动获得的果实才是最甜的,最永久的!那么就让我们携起手来,去努力、去奋斗,用我们的双手去创造美好的明天!
《小白兔和小灰兔》教学反思:
《小白兔和小灰兔》这节课,学生分角色朗读朗读是理解课文的重要手段,我对学生的朗读指导不够。原来的教学设计想通过体会小兔子的心情,来指导朗读,从朗读中体会文章的主题,真正体会到劳动的意义,使学生深受思想教育。另外,让学生反复品读佳句,一方面帮助学生理解课文的内容,另一方面帮助学生积累词句,丰富语言库存,即由开始的仿说逐步过渡到独立运用。
如:师问:你认为小白兔说的哪一句话最有价值?你怎样理解这句话?
学生答:“只有自己种菜,才能有吃不完的菜。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只有靠自己劳动,才能有用不完的果实。补句:只有爱劳动,才( )。
只有刻苦学习,才( )。
只有( ),才( )。
这个环节设计了,但没有足够的时间让学生练习,效果不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