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棉花姑娘》评析
教材分析:
本课通过棉花姑娘请求小燕子、啄木鸟、青蛙等给自己治病的故事,告诉我们燕子、啄木鸟、青蛙和七星瓢虫分别吃什么地方害虫的科学常识。全文共六个自然段,第一段讲故事的起因,第二、三、四、五段讲棉花姑娘请求燕子、啄木鸟、青蛙等给自己治病和七星瓢虫吃掉蚜虫的经过,第六段讲故事的结果。
课文采用童话的形式,寓生物常识于生动形象的故事之中,语言符合儿童特点,对学生了解科学知识有较强的启发作用。
学习目标:
1. 认识“姑、娘、蚜、盼、治、啄”六个字,会写“请”一个生字。
2.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1~4自然段,读好请求的语气。
3. 认识一些益鸟和益虫。
4. 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观察兴趣。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今天,我想请大家去一个美丽的地方。大家瞧---(课件出示大片棉花地实景。)你看到了什么?(学生交流。)
2、(师戴棉花头饰)瞧,一位棉花姑娘来到了大家周围,她想和大家交朋友。嗨,你好,请问你叫什么名字? 你坐得这么端正,怎么称呼你?
很高兴认识大家,我叫棉花,大家就称呼我棉花姑娘吧!{板书课题}瞧,这就是我的名字,好听吗?那,请亲热地叫叫我的名字!“姑娘”,轻轻地,多温柔,再叫一遍!
3、(头饰换一男生戴)哦,这还有一朵小棉花,现在你怎么称呼他?(棉花先生)真聪明!看来,你们都发现了“姑娘”这两个字的秘密,他们都是女子旁,是不能用来称呼男同学的。
4、(师换另一生病棉花头饰)大家看看我怎么了?(生交流)是呀,我到底得了什么病?有没有合适的医生来为我治病呢?读
读课文就知道了。
二、通读课文,认识生字
1、第一次读课文,你肯定会遇到不少生字、新词,自己想办法记住它,有信心吗?
2、大家读得可真带劲!现在请同桌两个互相当对方的小老师,你读一段,我读一段,如果读得好就伸出大拇指夸夸他;如果读得不准确,就帮助他。
3、读通顺了吗?现在告诉老师你得到了几个大拇指?①你真棒,你能为大家读一段吗?(生读)太棒了!来,老师再奖你一个大拇指!②谁还想展示展示自己的水平?真自信,你来!(抽三到四生读。)③谁在同桌的帮助下也读顺读懂了,请你也举起手来。你能为大家读一段吗?(生读)真不错,我真佩服你的勇气和水平!
4、课文读流利了,你肯定也认识了不少生字新朋友,看课本132页“我会读”中的这些字,小组同学在一起指一指,认一认,看谁认识得最多。
5、你认识了哪写生字新朋友。下面,你做小老师来考考我,你说一个字我来找,好不好?
二、通读课文、认识生字
1、 啄
(1)你认识啄木鸟吗?谁来说说?(啄木鸟嘴巴长长的,专吃树干里的害虫。)
(2)怎么记住它?(啄木鸟用长嘴巴捉虫子是口字旁,右边是家字的下半部分,上面的一点象它吃进肚子里虫子。)这个方法真巧妙!
2、 斑
(1)是谁?有什么办法记住它?(2)它还有那些好朋友?
3、 治
这个字怎么记?能组个词吗?
4、 蚜
(1)它叫什么?能组个词吗?认识蚜虫吗?(生谈)(出示蚜虫课件)让我们看清这坏蛋的真面目。瞧,这些吃得胖胖的就是可恶的——(生接:蚜虫。)
(2)、它怎么可恶啊?生谈你能把你的感受读出来吗?
看来你是真的讨厌他。还有谁也来读?真是太可恨了!我们一起来读。
5、盼
(1)现在蚜虫正津津有味地咬着你呢,棉花姑娘,你现在心里怎么想?你特别着急地想有医生来收拾它们,帮你治治病,是吗?(课件:她多么盼望有医生来给她治病啊!)
(2)谁来读?他多着急啊,连眉头都皱起来了!谁还想读?这位棉花姑娘急切地盼望着,连眼睛都瞪大了,难怪盼望的盼是什么旁的?
(3)还想读?我听着都为你着急啊!
(4)能用“盼望”说一句话吗?
6、生字不仅可以组成词,还可以说许多句子,不信,你说一句话可以用上上面的许多字!
7、小朋友们生字掌握的真熟练。来奖给你们一朵大棉桃!(师板画)
三、精读课文
生字认识了,读起课文来就更流利了。现在,我们再来自由地读一遍课文,呆会儿告诉大家,你都知道了什么?
(生自由朗读)
谁想说说?
生:我知道是七星瓢虫治好了棉花姑娘的病。
师:哪段告诉我们的?(第五段)我们也来读读。
师:瞧,当这一群圆圆的小虫忽然飞来,很快就把蚜虫吃光的时候,棉花姑娘心里藏着一个大大的问号。(出示句子:“你们是谁呀?”)谁帮她问出来?
生甲:读问句。
师:你为什么那么惊奇?
生甲:因为小虫那么快就把蚜虫吃光了,我想知道他们到底是谁。
生乙:读问句。
师:刚才你愁眉苦脸,现在为什么笑了?
生乙:因为刚才我的叶子上都是蚜虫,现在蚜虫都被吃光了,我很高兴,特别想认识它们。
生:认真地读第5小节。
师:哪只小虫来介绍自己?
生:读“我们身上有七个斑点,就像七颗星星,大家都叫我们七星瓢虫。”
师:你的办法真行!还有哪只小虫来介绍自己?
师:你刚才读得特别自豪。你有什么本领啊?
生:我会把棉花叶子上的害虫全吃光!
师:这么了不起,难怪那么自豪!再来自豪地读一次!
师:让我们一起自豪地、还可以加上动作来介绍一下。
生:(齐介绍,有的加上动作。)
师:听了你们的介绍,七星瓢虫也想来介绍介绍自己。 (课件播放录音,出示瓢虫图文知识。学生极为认真地听、看。)
生:老师,我妈妈告诉我,有些七星瓢虫不是益虫,十一星瓢虫就是害虫。
师:你知道的真多!老师帮你纠正一下,七星瓢虫是益虫,但是,瓢虫家族里大部分是益虫,有些确实是害虫。(展示各种瓢虫图片)像刚才一凡小朋友提到的十一星瓢虫和图上的二十八星瓢虫就是专吃植物叶子的害虫。
师:文中的七星瓢虫可是蚜虫的天敌,棉花姑娘的好朋友呢。它真棒,棉花姑娘想夸夸它,怎么说?
(课文是学生学习语言、积累语言、运用语言和拓展知识的最好范例,也是学生学习说话,培养和提高口语交际能力的凭借。这一教学环节,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来描述七星瓢虫,学生在描述时不仅能用上书中的文字,还通过观察发现了七星瓢虫其它的特点,而且能把自己平时观察到的特点也描述出来,不仅训练了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还使课堂学习向生活延伸。)
你还知道了什么?
生:棉花姑娘非常想请燕子、啄木鸟、青蛙医生来治病,可是他们都没有给她治病。这是怎么回事?是棉花姑娘没有诚意呢,还是三位医生不肯帮忙?(学习2、3、4段)
师:谁读懂了,愿意和全班小朋友分享?
生:老师,我学懂了燕子是吃空中飞的害虫,他不是不愿意,是不能帮棉花姑娘治病。
生:我学懂了青蛙只会田里的害虫,棉花姑娘身上的虫他也捉不了。
生:老师,我知道青蛙是怎么捉虫的。田里的害虫飞过去吃叶子的时候,青蛙一跳,就把害虫吃掉了。
生:我还学懂了啄木鸟是吃树干里的害虫的。
4、角色朗读,体验情感。
A、体会棉花姑娘的心情。
师:棉花姑娘又难受,又着急的时候突然看见燕子,啄木鸟,青蛙来了,她的心情怎样,心里会想些什么?
师:棉花姑娘又会对燕子、啄木鸟、青蛙说什么呢?请读一读棉花姑娘说的话。
B、体会燕子、啄木鸟、青蛙的心情。(以燕子为例)
师:燕子看着棉花姑娘如此高兴的样子,听着棉花姑娘如此有礼貌的请求,燕子会想些什么呢?
师:带着刚才体会到的感情读一读燕子说的话。
【平等民主的学习氛围中,学生思维活跃,自主质疑解难、自主学习感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师:刚才,我们经历了棉花姑娘治病的全过程,认识了可爱的七星瓢虫,而且还认识了许多大自然里的朋友,如专吃空中飞虫的——(生接)燕子,给大树治病的——(生接)啄木鸟,还有在田里捉害虫的——(生接)青蛙,他们为了让大自然更加美好而各自奉献着,所以我们一定要爱护他们,和他们一起让生活更加美好,好吗?(生:好!)在这些新朋友里,你都喜欢谁呢?你愿意读一下他和棉花姑娘交谈的这段话吗?(愿意)指名读文。
[进一步引导学生用心感悟,用情朗读,最终产生自己的情感体验。在学习中渗透环保教育,丰富学生知识的同时更注重一个健康思想的人的培养。]
4.学习第六节
师:在七星瓢虫的帮助下,棉花姑娘的病好了,长得可美了。小朋友自己美美地读一读,再看看棉花哪儿最美,用自己喜欢的记号标出来。
生:边读边品边标。
师:棉花姑娘,你现在哪儿最美?
生:我身上长了“碧绿碧绿的叶子”最美。“碧绿碧绿的叶子”是很绿的。
生:原来叶子破烂不堪被蚜虫咬了一个洞一个洞,难看极了!
师:现在碧绿碧绿的,可健康了!
生:我现在吐出了“雪白雪白的棉花”很美。“雪白雪白的棉花”是很白很白的!
师:是的!你来夸夸自己。
生:(美美地朗读第6小节)
师:小朋友看,(课件点出)“碧绿碧绿”“雪白雪白”,你发现了什么?
生:它们都用了两次,是AABB形式的!
师:是ABAB形式。
生:它们都是迭词!
师:哟,迭词都知道,你真了不起!用两次很美,用一次也很美呀!把“碧绿碧绿的叶子”改成“碧绿的叶子”、把“雪白雪白的棉花”改成“雪白的棉花”,你觉得哪种更美?
生:我觉得迭词更美。因为“碧绿碧绿的叶子”比“碧绿的叶子”更绿了,“雪白雪白的棉花”比“雪白的棉花”更白。
师:你真会读书,不仅体会到棉花姑娘的美,连我们祖国语言文字的美都能体会到,真了不起!你也来夸一夸自己!(生读)
生:“咧开嘴笑啦”也很美。
师:你咧开嘴笑一笑?(生笑)笑得真开心!孩子们都咧开嘴笑一笑?(孩子们都笑了)开心的笑真的是最美的!
师:(课件展示棉花吐棉的几幅精彩实图)你们瞧,棉花姑娘笑得的嘴都合不拢了!她长出了碧绿碧绿的叶子,吐出了雪白雪白的棉花,咧开嘴,笑得多美啊!谁还想美美地读一读?
生:我!我!……
师:自己放出声音来读一读
生:投入地读第6节。
师:愿意读的孩子一起站起来读一读吧!(全班都站起来)我也加入到你们当中去!
师生齐读第6小节。
【此时转变成课文中美丽的棉花姑娘的孩子们,对比之后的内心感受更加细致,情感的表达更为真切。老师的加入令孩子们更加激动,学习兴致更高。】
四、总结
其实在我们身边,有许多象七星瓢虫这样的小医生在默默地保护着我们大自然。那么,我们作为大自然最亲密的伙伴,应该怎么做呢?
我相信,你们一定会把想法变成行动和益虫益鸟们一起保护我们可爱的家园。课后,请大家搜集更多有关益虫益鸟的资料,用图片或文字记录好。下节课我们再来汇报交流。
(课标指出:要开发课程资源,拓展语文学习空间。通过课前的收集资料,课堂上的交流汇报,课后的写话,引导学生走进自然、了解知识、走进社会,接触语文,走进生活感受语文,拓展了语文学习空间。这一教学环节还融画、写、说为一体,培养了学生综合运用语文的能力。)
综合评析:本节课采用“创设情景——读中感悟——悟中升华”的教学基本流程,在学习中引导学生多种形式读,让学生读的有趣,读的带劲。教师还鼓励学生多角度、多方面去理解课文,肯定学生独特的见解,形成学生自己的学习体验。在教学中,教师特别注重人文教育的渗透,让学生有同情、帮助弱者的愿望,并产生热爱大自然中人类的朋友的情感,很好的实践了突出语文人文性特点的要求。
1. 以人为本,以学定教,把学习主动权还给学生。要打破传统教学教师主导的地位,真正构建以学生为主体的课堂教学模式,必须营造一个民主、平等、和谐、宽松的课堂教学氛围,教师应真正转变自己的角色,如陶行知先生所说的那样“把我们摆在儿童队伍里,成为孩子当中的一员”,“在情感方面和孩子站在一条战线上”,成为孩子们的学习伙伴、合作伙伴、知识的分享者,能面带微笑,用温和的目光覆盖全体学生,积极引导学生去读、去思、去悟、去议,放手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和尝试解决问题的探究精神,同时,鼓励学生的创见、尊重学生的异见、宽容学生的误见。这样,学生在这种民主、宽松、和谐的氛围中学习,会感到精神愉悦,学生在教师的关爱、尊重和期待中心情舒畅,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望,迸发出思维的火花,无所顾忌地发表见解,“知无不言,言无不尽”,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使他们的个性得以张扬。
2. 以人为本,以学定教,把学习选择权还给学生。新《课程标准》说:“学生是学习与发展的主人。语文教学应该根据学生的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自主意识……教学内容的确定、教学方法的选择、评价方式的设计,都应有助于这种学习方式的形成。” “语文课程应是开放而富有活力的。” 教师要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关注学生的学习需求,创造条件,让学生在课堂上拥有一定的选择自由度,拥有自主活动的机会,通过让学生自由选择学习内容、学习方法等,使学生成为主动探索者。教师以学生的学习水平、学习需求和兴趣指向来确定自己教学的方向、内容和方法,努力建设拓宽语文学习的领域,使语文教学更富有活力。
3. 以人为本,以学定教,把阅读对话权还给学生。“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的对话过程”,“阅读是学生个性化行为”……阅读不仅是学生与教师、学生与学生、教师与文本之间的对话,更是学生与文本之间的对话,我们更应把着力点放到疏通学生与文本“对话”的渠道上。教师不能将自己对角色的理解、自己阅读文本的体验强加给学生,剥夺学生与文本对话的权利。而应努力运用多媒体、语言等手段创设一定的文本情境,让学生在不知不觉的成为文本情境中的角色,进入文本,深入角色的内心世界,喜角色之喜、忧角色之忧、急角色之急……真正与文本进行心灵对话,与角色产生情感碰撞,以自己的生活经验丰富对文本角色的理解,以角色的喜乐忧伤丰富自己的情感世界,使生命的色彩彰显得更加绚丽多彩!
转载http://blog.wdjyzx.com:8080/user1/congyunxia/archives/2006/79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