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个太阳》之后
作者:小桥流水 日
已经两年没有上公开课的我,星期四又要开课了,对于我来说,难免紧张,所以我从前一个星期就开始准备了。可不知为什么?我感觉我自己已经老了,思维也迟钝了。虽然这一个星期里我每天都要忙到11点多,可没有忙出一点成绩来。越到后来精神越差,两眼只要一盯着显示器,脑子里就一片混乱,什么头痛心烦统统涌上来!直到星期四凌晨两点左右,我还在盯着电脑改着课件,背着教案。看着丈夫在旁边睡梦正酣,自己却犹如一只夜猫,瞪着眼睛却一片茫然。你能想象这是一位教书已将近十年之久的老师应有的状态么?可是,这就是我,为了一节公开课,我让我丈夫讥笑是初出茅庐的“嫩鸭”。结果正如他所料,第二天的课果然上砸了,我真是羞愧难当。
课虽然失败了,但我还是受益良多,这得感谢学校领导、教研组同事与听课老师的关心、指导与鼓舞。
首先,这堂课使我发现了我平时工作中的一个小试验的不足之处。为了让班级更利于管理,我做了一个尝试。那就是:一个星期前,我把班里几个比较调皮的孩子都安排在同一个小组里。结果在这堂课上,听课老师一眼就看出了这个“破绽”,评课时也提出了疑问:怎么第四组的学生纪律就要比前面三组差很多呢?通过讨论,我猛然醒悟,自己这样的尝试必然会导致两极分化。“近朱者赤,近墨者黑”,长期下去,第四组的学生必然会越来越差。所以,评课活动一结束,我马上调整了学生的座位。
再次,我进一步明白了在重视教学流程与教学内容的同时,应该更多地关注教学的细节。有些该让学生说的还是让学生自己说,该让学生思考的还是让学生自己思考。教师不能为了赶教案或是怕麻烦而越俎代庖。这难免又步入了过去灌输式的教学方法,有悖于新课程教学理念。例如:本次公开课的生字教学上,我因为怕浪费时间,也觉得既然学生已经认识了这个字就没必要再让学生说说每个字的记忆方法,只是自己简单的讲了一下识记的方法,所以就犯了这一错误。
第三,要重视课堂评价的作用,不能因为麻烦而减少分量。对学生的表现要加以更多的重视,随时表扬或予以提醒,不但要做到老师对学生的有效评价,还要逐步培养学生之间的互相评价。本次公开课中,我的评价语显得较少而生硬,学生之间的互评几乎没有。这就是本堂课中的最失败之处。
第四,这堂课也让我明白了要上好一节课,必须克服自己的性格内向胆小的缺陷,平时要多注意锻炼自己,特别是在公开课上还要善于表现自己。该唱的时候与学生一起唱,该跳的时候与学生一起跳,该提着嗓子念课文的时候就提着嗓子念课文……引用教导主任钱老师的一句话就是:“上课要“芊”(萧山土话)一点。”改变这一点难度挺大的,我只能慢慢努力,慢慢向这方面发展了。
最后,也是我的“命门”所在,就是因为我的性格比较内向,遇事容易紧张。就象这堂课,在“联系实际说说太阳有多热,想个办法怎么让夏天变得凉快一点”这个发散性思维环节上出了问题。我就过于紧张而没能理清自己的思路,所以也不能将孩子们扩散的思维拉回到课堂之中。这也使我原本认为是本堂课的一个小小亮点却成了一处败笔。所以我想,上一堂公开课累是累了点,不过以后还是应该多勇敢承担一些公开课任务。上多了,也许就不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