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教学论文 教案中心 试题中心 课堂实录 人教说课 教学课件 课文原文 练习答案 写作范文 网站地图  
 
 
   
  您当前位置:人教小语资源网 >> 教案中心 >> 一年级 >> 浏览文章 
搜索:
《小伙伴》教学设计

《小伙伴》教学设计

作者:佚名 来源:不详 点击数: 添加日期:2009年02月13日  字体:

  

《小伙伴》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了解人物的大体比例和不同姿态。

    2、学习用泥或彩泥来表现人物的各种造型。

    3、在教学活动中,引导学生体验同学间的友谊,感受人与人之间的美好情感。

教学重难点:    

  1、初步理解人物的大体比例关系。

  2、通过泥工活动,掌握泥塑的一些基本方法,培养学生空间想象力和创造力。

  3、引导学生如何在作品中表现情感要素。

教学准备:

  教具:多媒体教学仪器,图片资料,泥塑作品。

    学具:雕塑泥,彩泥,辅助工具,绘画工具等。

教学流程:

  一、引导阶段

1、游戏导入:举行游戏《找伙伴》

A:请同学上台蒙眼找伙伴——指出你摸到同学的名字和所做的动作?

B:让同学叙述判断的原因!引导学生重点讲述特征,如脸圆圆的、鼻子高高的、脸瘦但很长等。抓住人物特征,为下面表现奠定基础。

总结展示:头部特征    神态特征    衣着打扮   学会用心去感受。

教学意图:让学生了解在很多的情况下,不一定从相貌上去判断某个人,也可以根据你对他的了解,从外形特征(包括脸部轮廓)和神态及衣着打扮来判断。

关键引导学生用心去感受,在蒙眼的情况下,能指出伙伴的名字,是因为他与你朝夕相处,从而产生了一种发自内心的情感与默契。任何一件艺术品都是作家内心世界的流露,是作者的情感。所以有着特殊的味道和吸引人的原因。

2、展示“三毛、阿凡提、超人”泥塑作品

让学生说明自己是从哪些方面来判断这些与我们朝夕相处的动画小伙伴的?

3、展示更多优秀泥塑作品。(也包括大师的泥塑作品或其他表现人物的作品,欣赏中教师重点讲述引导。)

引导学生欣赏,观看人物雕塑特点,感受泥塑的语言,体会作品中表现情感的要素;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引导小学生了解儿童,少年和成人不同的人物比例。

4、通过观察,交流讨论小学生的比例关系:1 站立时约六个头长,2  坐在椅子上约五个头长,席地而坐约三个头长。可以顺便提提成年人比例。

展示:立  6   坐  5   盘  3

展示:小窍门——个别情况下,为突出人物的特点,可以适当改变人物比例。如漫画特点的作品。

展示:漫画特点的作品,针对作品让学生点评什么是夸张,如:胖的更胖了,大的更大了等。

    教学意图:引导学生拓展思维,从感知到认知,初步掌握人体比例规律。感受泥塑空间体积感,掌握泥塑基本方法,感受泥塑语言。

    二、发展阶段

1、教师演示过程,可以是提前制作好的或是半成品。演示时讲解重难点。可以是从头部,体态,动态等方面进行技法示范,可以从班中找学生为模特,(不求样子像,可以引导学生从加加减减方面引导,如鼻子是加上的,眼睛是减除来得等。)

2、学生制作前,先同学之间交流自己的看法,然后与老师交流师生互动。

如,你打算做一个怎样动态的人物,表演一下他的动作。

3、学生尝试制作。用上述方法,为自己的伙伴塑像。

4、教师巡视指导:不要求五官上精确,重点抓住人物的比例、神态、衣着等方面的特征。对于某些特点方面可进行适当必要夸张表现。同时随时点评学生的作品。

三、展示:

1、学生自评,互评。挑选几件优秀或有特色的作品进行展示。评价要有艺术性,教师也要有情感的流露,引导学生体会作品虽然没有达到大师水平,表现的同学不是多么的逼真,但是从情感上可以判断,同时作品又是生活化的写照。要围绕作品中的好的表现手法和形式来评价。

  A、通过纠错发指出作品的缺点。

   B、通过模特动作的对比指出不足

四、拓展

以小组为单位把作品集合起来,然后加以背景制作成组作。

五、教学反思:


本页地址:http://linshi.123ttt.com/html/yinianji_486_15830.html

分享按钮

 

Copyright©2008PepXiaoYu.Cn人教小语资源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皖ICP备11015604号-4
皖公网安备 34162302001377号 人教小语资源网所有资源来源于网络,如有侵犯,请联系管理员删除。
联系邮箱:pepxiaoyu@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