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教学论文 教案中心 试题中心 课堂实录 人教说课 教学课件 课文原文 练习答案 写作范文 网站地图  
 
 
   
  您当前位置:人教小语资源网 >> 教案中心 >> 一年级 >> 浏览文章 
搜索:
也谈小语拼音《ieüeer》听课启迪之一

也谈小语拼音《ieüeer》听课启迪之一

作者:佚名 来源:不详 点击数: 添加日期:2009年02月13日  字体:

  

  
上午,徒弟何老师执教一年级教材小语拼音《ie  üe》。当我走进教室,看到已经有十来个

老师坐在那里了,校长也在。莫名的有点紧张,毕竟这一堂课不仅仅是徒弟的课堂教学才艺

的展示,也是检验我的课堂教学水平。虽然从事语文课堂教学整整二十年了,但因为一直疏

于学习,而且一直来从事高段语文课堂教学,一年级的课听的不多,甚至屈指可数,所以根

本无从谈起对低段课堂教学的研究。因此指导的力度当然大打折扣。我不知道我的徒弟是否

也如我一样。好在试教时,低段的叶燕波、杨欣红、陈珥老师都帮了我们很大的忙。好在何

老师还是比较努力的,头天晚上很晚了还打电话和我商讨,应该不会有太大的偏差。
课,按照我们的预设按部就班地进行着,一切还算顺利,悬着的心总算放了下来。现在我就

从我的角度谈谈我对这堂课的评价。〖感谢您浏览人教小语资源网!请输入课题关键字搜索更多

资料!本站网址是www.pepxiaoyu.cn】
一、课堂教学重点凸现,内容安排丰富合理
这一课的学习内容是认识三个复韵母“ie  üe   er”,以及由“ie  üe”两个复韵母演变

而来的整体认读音节,其中“er”的课堂教学又是一个难点。如果在一教时完成全部课堂教

学内容,那课的容量实在太大,学生没有充裕的学习巩固时间,草草过场,课堂教学的效果

肯定不尽人意。因此,何老师在设计时,把“er”的学习单独列为一教时,这节课重点学习

两个复韵母和两个整体认读音节。
为了达成本课课堂教学目标,何老师也差不多像孙悟空那样穷尽七十二变本领,花样不少:

认读拼读、说词说句、音节对比、猜谜对答、儿歌诵读、巧摘苹果、开小火车等等。丰富多

种的课堂教学形式方法,增大了课堂教学容量,但何老师把各环节的时间调控得很合理,使

拼音的课堂教学生动形象,很好地凸现了课堂教学重点,也解决了课堂教学的难点。在这堂

课中,小朋友们能基本做到40分钟认真听,认真读,高举的小手,红扑扑的笑脸,脆生生的

念读,实属不易,这与何老师把握儿童的心理,她本身儿童化的语言,儿童化的动作分不开

的,我觉得她的笑都儿童化。这节课的课堂教学效果我想自然不言而喻。
二、语言组织精炼,过渡语自然富于童趣
对于我们这样的“老”教师来讲,我们有一个比较致命的弱点,那就是废话太多,颠来倒去

,唯恐学生听不明白。而在这堂课中,我们几乎很难听到何老师一句多余的话语,它的每一

句话都紧扣着课堂教学内容,充分利用着四十分钟,让每一分钟都发挥它最大的效益。特别

让我感到欣慰的是她的过渡语设计巧妙,富于童趣。如开课导入时的“碰到了六位老朋友,

听说我是给小朋友上课来的,他们就嚷着要一起来,你们欢迎吗?”,“那就把它们请出来

吧!(课件出示a、o、e、i、u、六个韵母),我们亲热地喊喊他们的名字吧!”,“这六

个单韵母可调皮了,它们存心想考考咱们呢!(课件出示ai、ei、ui、ao、ou、iu六个复韵

母)瞧,现在它们两个两个手拉着手站在一起了。你还认识它们吗?大家也来跟他们打个招

呼吧。”。由“ie”过渡到“üe ”,何老师这样设计:“看到‘ie’和小朋友玩得这么开

心,‘üe’也急着要和大家来见面了。”巩固练习时,是这样说的,“小朋友们读得真棒,

接下来我们要把拼音宝宝送回家了”。这样的精妙之处还有不少呢。
三、评价方式多样,学习氛围积极愉悦
没有评价的课堂是没有生命的课堂。单一的评价是了无生气的课堂。一位有经验的语文老师

必须学会评价,学会科学的、有针对性的激励。在这堂课中,我以为何老师评价的方式是比

较多样的,比如激励性的语言,无声的体态语言,特别是那种体验性的激励,比如学生读对

了,让小朋友跟着她读,让他品尝当小老师的成功快感,这是多么神气啊。这样的激励在这

堂课不止一处。另外,鼓励学生相互激励,当同桌、同学读对了,对他翘翘大拇指,在相互

赏识学会友好相处。
只是从语言的激励来看,确实比较单薄。
四、新知联系旧知,学习方法牢牢掌握
知识是前后衔接的。旧知能帮助学生掌握新知,旧知的复习能指导学生如何掌握和运用学习

方法。在这一堂课中,何老师充分利用旧知为新的课堂教学任务服务。比如给复韵母标调的

的标调规则歌,“小ü碰见j、q、x,擦掉眼泪笑嘻嘻”的“ü”上两点省略规则,记住韵母

读音和想法的歌谣等。作为本课课堂教学的重点之一的认识整体认读音节“yue”,它是如

何由韵母“üe”变为整体认读音节 “yue” 的,就是从旧知“ü”变“yu”获得的,即巩固

了旧知,又获得了学习方法。
五、书写练习扎实,字如其人要规规矩矩
在临近结束的五分钟内,何老师组织了书写练习。她通过让学生比较的方法来加深印象,帮

助学生正确规范书写。如:出示两行韵母,第一行书写的韵母字母之间有空隙,第二行韵母

的两个字母紧紧地挨在一起,让学生通过观察比较,得出结论:韵母的两个字母是紧紧地挨

在一起的,书写时就要把它们挨在一起。然后教师范写,学生跟着老师边看边说:“‘i’

在前,‘e’在后,挨在一起‘ie  ie  ie ’”。这种有比较,有示范,有口诀的训练绝对

扎实,这样一直做下去,学生的书写肯定端端正正,做人也会规规矩矩。
只是,如果每堂课随时发现,并及时对学生的书写姿势、握笔姿势进行指导、纠正那更好。
六、课件制作煞费苦心,课堂课堂教学锦上添花
很佩服低段老师的课件制作能力。虽然只是简单的point软件,却也玩得得心应手。何老师

的课件,把字母的变化生动地展示出来,尤其是那一只只红苹果,鼠标一点就被“摘”下来

了。现代教育技术确实发挥着人所无可替代的作用。
说了那么多,可能是因为是徒弟,也可能是为了自己不太失面子,所以拼命地找优点。
〖感谢您浏览人教小语资源网!请输入课题关键字搜索更多资料!本站网址是www.pepxiaoyu.cn】
    当然,课堂艺术永远是遗憾的艺术,任何一堂课,总有它不够完美的地方。那么这堂课

还存在哪些不足呢?我以为有以下几点是需要何老师不断努力的:
一、课堂教学的机智还需不断磨练
课堂教学机智是理想教师的永恒追求。机智是一种能力,一种要求脑筋灵活、能够随机应变

的能力。教师的课堂教学机智反映为教育课堂教学情境中的“快速反应”能力。看过一个数

据,说教师在真实的教育课堂教学情境中,平均每分钟就需要做一个决定。也就是说,在真

实的教育情境中,多数课堂教学情境要求教师“不假思索”、“当机立断”。而这种“不假

思索”的当机立断还必须考虑到克服个人的主观情绪、理解并尊重孩子的独特体验等条件。
在这堂课中,我觉得何老师最大的缺陷就在于此,其实这也是我所缺乏的。正如邬燕萍、陈

灵丸老师在评课中提到的课堂上屡次出现的错误教师要善于引领、纠正。比如:课件出示了

“xiě dié tiē niē”,指定音节让学生说词或句子。因为一年级的新生刚刚接触汉语拼音

,他们平常所说的普通话是宁波话的读音,因此出现了“捏”与“粘”、“写”与“雪”混

为一体的现象,这就要求老师善于引导,既要表扬学生词语的丰富,同时也要告诉学生这两

个词读音是不同,后者是方言的读法。更可以借此教育学生,汉语拼音的学问大着呢,我们

小朋友认认真真地学习,一定会成为小能手的,激发学生学习拼音的兴趣,激发探求的欲望

。当然,在这堂课中,课堂教学机制的运用还是有的,也有比较成功的,如在学生争着想读

,教室有点乱时,何老师引导学生要遵守纪律,说“苹果喜欢挑守纪律的孩子”。只是说是

这样说了,却并未付诸于行动。
课堂教学机智是课堂教学艺术的一部分,是教师在长期的课堂教学工作中不断总结、反思自

己的课堂教学活动形成的一种课堂教学修养,是教师的人生阅历、文化修养、个人学识长期

积累后自然形成的。拥有课堂教学机智的老师是幸福的。宁静方能致远,广博生成睿智。我

想我和我的徒弟都应该都看看书,多探讨,多从别人的课堂教学实践中借鉴宝贵的经验。
二、学生主体性的发挥要始终重视
    以学生发展为本,是新课程的提出的一个新理念。要达到这种境界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但我们应该朝着这个目标去努力。在这堂课中,在用“ie”组成的音节说词说句时,何老

师如果放手让学生自由选择音节,那么课堂教学的效果又是另一种风采,课堂教学的氛围也

将更加和谐。
三、评价的语言要丰富有针对性
    在这节课中,“你真棒”用得比例很高,如果有变化地使用其它的评价语,如果评价语

更有针对性,那这堂课应该会更有生色。

几点说明:
一、关于 “ê”的引入。〖感谢您浏览人教小语资源网!请输入课题关键字搜索更多资料!本站

网址是www.pepxiaoyu.cn】
这是我们在预设时讨论过的话题。学生知道单韵母只有六个,怎么又出现了“ê”呢?我们

原来准备回避掉。可是,课堂教学生读拼音,不仅仅是告诉他们读音,还得告诉他们读法,

这样读音才会准确。而不出现“ê”,那么从“i”到“e”如何拼读呢?考虑到这些,我们

决定还是引入。为了形象生动点,也为了区分“e”和“ê”,何老师编了一个故事,它就是

戴三角帽的“ê”。而我觉得这个故事编得不错,既让学生知道“e”和“ê”的不同,又能

帮助学生学会拼读“ie ”,还很好地进行了礼貌教育。
至于“”头上有顶小帽子,这会不会与四声调小帽子混淆的问题我们也专题讨论过。因为声

调的小帽子说法已经约定成俗,所以不便于再换一种说法。因此,何老师强调了“”戴的是

一顶三角帽,以此区分。
二、邬燕萍老师在评课中提到的“学生难以区分niē和niān的读音,(即ie与iɑn的不同)”

的说法,我不赞同。因为这不是学生不会区分“ie”和“ian”,而是不知道“雪”普通话

的正确读法。
林亚琴http://www.zsxx.net.cn/blog/user1/9/archives/2006/2656.html


本页地址:http://linshi.123ttt.com/html/yinianji_486_15706.html

分享按钮

 

Copyright©2008PepXiaoYu.Cn人教小语资源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皖ICP备11015604号-4
皖公网安备 34162302001377号 人教小语资源网所有资源来源于网络,如有侵犯,请联系管理员删除。
联系邮箱:pepxiaoyu@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