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佚名 来源:不详 点击数: 添加日期:2009年02月13日
字体:大 中 小
|
tiantian 发表 夜深了,我还静静地坐在书桌前,脑海里全是宏达小学上课的情形,这是一节识字课,听了前两位老师上的课,我的心理更没底了。(我们三人设计思路大体上是相同的。)因为前面一位老师只完成了一半教学任务,另一位老师也没能完成。我是第三个上,按理说,我应该比前面两位老师有把握,可是一节课下来我也没完成。反思自己的教学过程,我得出了这样的结论。 每一节课都有重点、难点,上课时不必面面俱到,只要讲清重点、难点就可以了。有些学生已经学会了,教师就不必去强调讲解。这样反而会影响教学进程,浪费时间。学生也会觉得索然无味。我在执教《在家里》这一课时,设计了这样一个教学环节,先让学生借助拼音学词,再齐读不带拼音的词语,接着将请学生将词语贴到相应的音节下,最后指名读,领读,开火车读,男女生赛读,抽读,齐读。最后是玩你指我点的游戏。应该说这样的设计,大部分学生都能掌握词语,而且读的形式也是多样化。学生情绪高昂,从开火车中可以看出大部分学生已经掌握了词语。接下来,设计的游戏是“你指我点”,目的有两个:一个是巩固刚才所学的词语,另一个是让学生放松一下,调节一下气氛。可我却在游戏中,又让学生重复了前面的形式。这样,不仅没有受到良好的效果,而且浪费是时间。学生学得没劲,都在有气无力地读。其实这个游戏只要简单地操作一下(一个学生指食物,一个学生指词语)就行了。可见,教师在上课时应该充分信任学生,不必担心这个学生会读了没有,那个学生怎么样,这样反而有害而无利。 新课程倡导自主学习,探究性学习。在识字教学中,也要求以学生的发展为本,不学生的主动权交给学生没,变教会识字为学会识字,由学会识字向自主识字发展,为自主阅读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基于这样的认识。我在教学生字时是这样设计的。比如“沙”—三点水加少。“台”—口上加顶帽子……这样下来,教学过程还是较流畅的。在学到“灯”时,让学生说说为什么是火字旁。有的学生说以前的煤油灯就是用火的。有的说火可以带来亮光,还有的学生火可以照明……其实,第一个学生说的原因已经让学生明白了为什么“灯”是火字旁的。可是,当时我还发现了许多学生小手高高地举着。嘴里不住地喊着:我来,我来。为了尊重学生的主体性,我还是让学生一一说完。现在细细回想,又不住地反问自己,这样的尊重需要吗?这样是不是浪费了每个学生的时间呢?其实当时,只要问一下谁还有不同的答案这样就可以了。我相信这样后面就不会有高举的小手了。教师应当善于控制教学过程,而且不露痕迹,这样,才能体现好自己的主导作用。 一堂课下来,真是感慨万千,确实,上好一堂课很难,要上一堂好课更难。但我坚信我们这些青年教师在新课改的引领下,在自己孜孜不倦的追求中,一定会走出一条属于自己的教学之路。 (人教小语资源网 www.pepxiaoyu.cn友情提醒:查找本课更多资料,请在站内搜索关键字:在家里) 此文转载 http://blog.zjhnedu.com/user/289/archives/2006/3864.html
本页地址:http://linshi.123ttt.com/html/yinianji_486_15660.html
分享按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