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教学论文 教案中心 试题中心 课堂实录 人教说课 教学课件 课文原文 练习答案 写作范文 网站地图  
 
 
   
  您当前位置:人教小语资源网 >> 教案中心 >> 一年级 >> 浏览文章 
搜索:
浅析《静夜思》

浅析《静夜思》

作者:佚名 来源:不详 点击数: 添加日期:2009年02月13日  字体: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从懂事开始就吟诵这首千古绝唱,而当时对于这首诗的理解仅仅限于“思乡诗”,其余的便知之甚少。最近在一些报刊杂志上看到有关此诗的一些分析和评论,觉得挺新鲜的,就搜集了一些资料,试研究之,竟偶有心得。现在将这些前人的研究成果加上自己的一些理解罗列出来,仅供参考。

一、“床”本义为井栏

《说文》中有“韩,井桓也”之说,段注:“井上栏也,其形四角或八角,又谓之银床。”可以说古时的床意指井。

李白《洗脚亭》中也有“前有吴时井,下有五丈床”之说,可见至少在吴时以前床被称做井或者说和井相通。

二、思乡诗的代表

既然床可以理解为井,而井是村庄、家乡的象征,所以说,《静夜思》是首名副其实的思乡诗。

《史记》中有:“山川池市井和税之入。”唐张守节正义:“古人未有市,若朝聚井汲水,使将货物于井边货卖,故言市井也。”说明井是集市、村庄的象征。

《全唐诗》卷129王维的《晓行巴峡》中有“登高万井出”之句,可见。当时有村庄的地方就有井,无井的地方就没有村庄。所谓背井离乡,井即乡也,用井来象征村庄和家乡再合适不过了。

三、《静夜思》的意象分析

陈伯海《唐诗汇评》中评价此诗:“思乡诗,回环尽致。”可见这是首回环诗。它的意象结构可表示为:井意象——月意象——霜意象——月意象——静意象。井以思乡,月以怀人,这是文艺思维模式,自古未变。

李白《金陵城西楼月下吟》:“月下沉吟久不归,……今人长忆谢玄晖。”《月下吟》:“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这两首诗就很好地遵循了这一思维模式。

 

《静夜思》中还有很多地方值得我们去研究分析,以上只是前人的一些研究成果和我自己的一点偏见而已。
(人教小语资源网 www.pepxiaoyu.cn友情提醒:查找本课更多资料,请在站内搜索课文题目)原文地址

http://www.52yuwen.com/blog/user1/gerry2005/archives/2005/1922.html


本页地址:http://linshi.123ttt.com/html/yinianji_486_15585.html

分享按钮

 

Copyright©2008PepXiaoYu.Cn人教小语资源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皖ICP备11015604号-4
皖公网安备 34162302001377号 人教小语资源网所有资源来源于网络,如有侵犯,请联系管理员删除。
联系邮箱:pepxiaoyu@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