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6日有幸与参加“平湖市小学语文骨干教师培训”的几位教师进行了研讨交流,我参与研讨交流的课题是小学语文第一册第7课《小小的船》。虽然这是一篇老课文,但在实施新课程的今天,它仍是一篇受人欢迎的好文章。《小小的船》是著名作家叶圣陶的作品,诗作以简洁明快、丰富有趣的语言向我们展示了晴朗夜空美丽的景象,也让我们在不知不觉中领略了大自然的妙趣及夜色的温柔,再加上耳熟能详的乐曲,很容易使人产生共鸣,并深深陶醉在这篇美文中。课后经过导师和同行的指点,我在教学业务方面有了很大提高。上完了这节课,我觉得颇有感悟,下面我将对我所上的这一课进行反思如下:
一、努力营造课堂教学生活化,创设一定的体验情境
只有调动起学生的感情,使他们积极参与进来,语文教学才能达到理想化的境界。生活处处皆语文,语文从生活中来,又到生活中去。作为一位语文教师,我们要善于加强课堂与生活的联系,为了实现语文的生活化,我一开始根据学生的已有经验设计了一个谜语让学生猜一猜,并让学生交流平时看到怎样的月亮。弯弯的月亮像什么?一石激起千层浪。一只只小手“唰”地举起在桌子上,有的说:“弯弯的月亮像香蕉。”有的说:“弯弯的月亮像小船”还有的说:“弯弯的月亮像小朋友的嘴巴。”……学生的答案千奇百怪,这些都是学生已有的生活积累,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注重评价语言,创造和谐平等的对话环境。
语文教学应当是生动活泼的,充盈着丰富的学生自主的语文实践活动。我们应该努力营造轻松愉快的学习环境。所以在整堂课中我始终遵循以学生为主的原则,鼓励学生以主人翁的态度对待学习,而自己则以朋友的身份参与其中。本堂课中,最为精彩的是教师的评价语言,评价语言精彩丰富,富有激励性,让人有奋进的力量。比如,在指导朗读第二句时,为了激励学生,我就风趣地说:“你们读得真好,小星星们都在满意地看着你们呢!”听了这样的评价,学生们很受鼓舞,后来的朗读就更投入和富有情感了。
三、以活动带动心动,以体验激发兴趣
要让课堂吸引学生,就必须考虑课堂的形式,不能太单一,因为我们面对的是低段学生。本堂课,我在设计教法时,注重了活动的多样性,并尽可能让活动内容与学生的生活体验结合起来,以达到充分调动他们的认知积极性。
总结这堂课,我在教学中做到了,让学生从各环节全方位参与教学进程。比如,我组织了学生进行了多种形式的朗读活动,让学生觉得趣味横生,产生了引人入胜的效果;学生也通过丰富的朗读从不同角度感悟诗句的意蕴和韵味,调动了学生的深层情感。再比如,在过渡时,为了上下环节具有逻辑性,自然和谐,我要求学生闭上眼睛,随着音乐轻轻地有节奏地摇动身体,融入到课堂流程中去。为了让学生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强化学习的体会,我引导学生演绎儿歌,进行体验,而这些动感十足的内容正是学生最感兴趣的,由于设计新颖,学生的课堂表现相当投入,真正起到心动的目的。
四、强化说话训练,注重想象力的培养
本节课,说话训练是我的教学重点之一,因为就语文课而言,语言训练几乎是一个终极性的目标,作为低段学生,最行之有效的方法就是启发学生“说话”。学生通过说话,打开想象的大门,从不同的角度把自己的感悟说出来,既培养了学生的语感,又充分激活了学生的想象力,增强了他们对美好事物的热爱和遐想。比如,在要求学生感受夜空美丽的时候,我说:“弯弯的月儿像小船,那么,你觉得蓝蓝的天空像什么?闪闪的星星像什么?”此言一出,立即激起了学生参与的兴趣,纷纷展示了自己的想象力,说出许多机智而富有独特见解的感受,在轻松愉快和自由的氛围中学到了新的知识,提高了能力。
当然,这节课还存在许多的不足:
1、朗读指导不够到位,导致学生不会美读课文。教师最好能通过范读来指导学生,培养学生美读课文的能力。
2、学生识字能力比较强,在识字这一块所花时间太多。如果把这些时间放在指导朗读效果可能会更好。
3、教师的教学机智还有待于提高。
(人教小语资源网 www.pepxiaoyu.cn友情提醒:查找本课更多资料,请在站内搜索课文题目)原文地址
http://220.189.248.210:8081/user1/chchhua/archives/2006/2006122203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