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教学论文 教案中心 试题中心 课堂实录 人教说课 教学课件 课文原文 练习答案 写作范文 网站地图  
 
 
   
  您当前位置:人教小语资源网 >> 教案中心 >> 一年级 >> 浏览文章 
搜索:
课堂,让单调走开《比尾巴》教学反思十一

课堂,让单调走开《比尾巴》教学反思十一

作者:佚名 来源:不详 点击数: 添加日期:2009年02月13日  字体:

  

课堂,让单调走开《比尾巴》教学反思十一
一、教材分析

《比尾巴》是人教版新课程标准教材语文一年级上册的一首儿歌,这首儿歌用三问三答的形式,介绍了六种动物尾巴的特点。同时配有六幅栩栩如生的插图,课文内容是充满儿童情趣的语言,读起来琅琅上口,儿歌抓住各种小动物尾巴的特点,以“比”的形式为主线,充分激起学生朗读的欲望,充分调动孩子学习探究的积极性。

二、学情分析:

一年级孩子非常喜欢小动物,对于奇特的动物尾巴更是兴趣盎然。在学前教育中大多数孩子们都接触过这些小动物,这些有利因素为本节课的教学奠定了坚实的感情基础。

三、教学设计:

如何让学生了解各种动物尾巴的特点,更加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设计时,我从两个方面入手:1、从教材和学生实际出发,制定好认知、训练和情感目标,根据训练点,,用网络优势,制作了丰富的多媒体课件,努力创设与训练点相关的教学情景。2、以学生为主体,以个别化,合作式为主要形式,在引导学生全体参与的教学过程中,力争形成师生共鸣的态势,以达到优化教学过程,提高教学效益,拓展知识面,培养创新能力。围绕训练点,我是这样展开的:

1、创设情境,宽松的氛围,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因此,在多媒体课件一开始,我就为学生设立了一个具有童话色彩的画面——在美丽的大森林里,一条幽静地小路通向远方,两边是高低错落的树木和许多不知名的小花。“森林里的小动物要举行一次比尾巴大赛,邀请我们当裁判,愿意吗?”随着小朋友们异口同声的“愿意!”我带领大家“沿着小路”兴高采烈地出发了。走着走着,一条小河挡住了去路,小朋友们有的着急地叫嚷着“过不去了!过不去了!”有的说:“快想办法呀!”这时,传来一个画外音:“大家别急,只要钓起河里的10条鱼,就能过河了!”(10条鱼上写着本课的生字),小朋友们纷纷举手要钓鱼,我让一位小朋友上来钓鱼,想钓哪条就念哪条,大家齐声跟念,并把鱼钓了上来。为了使“钓鱼”的效果更逼真,在鱼离开水面时,我特意加了一个“哗”的水声。在我创设的情境中,小朋友们欢天喜地地寻找自己的生字,这样也就复习完了生字。在钓起最后一条鱼后,河上架起了一座桥,让他们倍感自豪,成就感油然而生。我用多媒体创设的这个情境,唤起了学生参与的欲望,引起学生参与的兴趣,做到“课伊始,情亦设,趣亦生”。学生学习积极性高涨,在美丽画面的情境中,自主学习,效率大大提高。

2、充分朗读,在读中感悟。进入角色读:“创设角色”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浓厚兴趣,增强学生的主体意识,使枯燥的朗读变得有趣,学生积极参与,课堂变得情趣盎然。本堂课中,我为学生创立了“比尾巴”大赛的裁判这样一个角色,课文则进行变序,六个问句在一起为比赛项目,六个答句则为比赛结果。朗读课文变成了宣布比赛项目和宣布比赛结果。小朋友们争先恐后地举手,都想宣布,被请到的小朋友模仿着电视里的样子:“下面,我来宣布比赛项目,……”那架势还真象那么回事。本课的教学难点“读好文中的问句”也就不难了。、进入情感世界读:情感似一股扑面而至的春风,似一场淅淅沥沥的春雨。越是形无实有,无中生有,潜移默化,越使学生察觉不到你是在实施感染,这种情感的劲往往越足,神效越大,甚至能收到“自然灵气,不思而至”“须其自来,不以力构”的效果。在大家评出“孔雀的尾巴最好看”之后,我请大家欣赏了几幅孔雀的图片,美丽的孔雀引来阵阵“哇”“哇”的赞美声,随后我又请小朋友跟我做一回美丽的孔雀——跟着音乐跳孔雀舞。让学生充分感受到孔雀的美,进入情感世界之后,再来读“孔雀的尾巴最好看”,那真可谓是,从心底发出的由衷赞美了。

3、拓展知识面,激发学生的创造能力。儿童诗歌的句式往往可以举一反三,迁移适用。《比尾巴》一课中句式“(谁)的尾巴(怎么样)?”出现了六次,但课本中的知识毕竟有限,为了丰富课本知识,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在学完诗歌后我设计了拓展这一环节,利用课件出示了另外的六个小动物的图片(老虎、马、燕子、金鱼、老鼠、乌龟),生动活泼的画面再次激发了学生的欲望,他们能够抓住动物尾巴的特点,展开激烈的讨论,之后,按照课文中诗歌的样式编儿歌。例如,“谁的尾巴象剪刀?”“燕子的尾巴象剪刀。”“谁的尾巴细又长?”“老鼠的尾巴细又长。” 这种创编,是学生超越生活经验的创造思维,是发自内心的自由抒发,不仅培养了他们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同时在运用积累词语和句子中感受到动物尾巴的可爱,从而对动物充满喜爱之情。
       本堂课教学时,我将课文以一次有趣的动物比尾巴的方式呈现在学生面前,让学生成为被邀请的裁判,而我就是一个主持人一起来参加特殊的比赛,努力营造宽松、愉悦的学习氛围,增加了学生主动参与的意识。使语文学习不再是枯燥单调的上课,而是一次有趣的活动。而在愉悦的活动中文本内容也就悄无声息地走进了学生的心里。

当然,在实际教学中,有些地方我还处理得不够,没有顾及全体学生,只为着自己预设的目标进行教学,将在以后的教学中不断改进。


(人教小语资源网 www.pepxiaoyu.cn友情提醒:查找本课更多资料,请在站内搜索课文题目)原文地址http://blog.zpxx.org/123/fxsy/archives/2006/20061122201725.html

By  风雨彩虹


本页地址:http://linshi.123ttt.com/html/yinianji_486_15430.html

分享按钮

 

Copyright©2008PepXiaoYu.Cn人教小语资源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皖ICP备11015604号-4
皖公网安备 34162302001377号 人教小语资源网所有资源来源于网络,如有侵犯,请联系管理员删除。
联系邮箱:pepxiaoyu@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