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的教育——《借生日》教后感
教材分析:课文说了家庭生活中的一个小故事,小云生日那天,妈妈送给她一只布熊.因为妈妈总是忘记自己的生日,小云就想把生日借给妈妈,并将布熊送给妈妈.全文语言浅显,体现了母女真情,要让同学们从故事中了解母女间的情感.
课前预设:
(一),启发谈话,揭示课题
1,放生日歌曲,提问:谁知道生日是指哪一天,每个人都不会忘记自己的生日.
2,平日里,你们会向别人借东西,也会把东西借给别人,听说过借生日吗 出示课题18,借生日
(二),初读课文
1,要求读准字音,读通课文,了解大意
2,提问:课文中谁把生日借给谁 我指的是谁
3,再读课文,共分几个自然段 你想读哪个自然段
(三),学习课文
1,指名读1,2自然段
2,认识两段中的生字
3,小云的妈妈说自己把生日给忘了,妈妈真得是忘了吗 (小云的妈妈并非忘记了自己的生日,而是只想到别人)
4,指导朗读
您怎么从来不过生日 没见过妈妈过生日,小云感到疑惑,要突出从来,读出纳闷的语气.
(四),学习三,四自然段
1,指名接读三,四自然段
2,小云把生日借给妈妈前,心里会想些什么 (大家讨论后,明白小云在妈妈的影响下,懂得了关心妈妈,同学们应该向她学习)
3,指导朗读
最后两句话是她经过思考想出的办法,要读出肯定的语气,表现出小云的天真可爱.
(五),全文朗读
1,分角色朗读课文,师生读,同学与同学读
2,配《生日歌》读
(六),扩展活动
亲手作一件小礼物送给爸爸妈妈,并说一句祝福的话.
教学过程.
在引题过程中还比较顺利,小朋友和事先预设的学习情况还比较一致,但当进行到第三部分,当我提出:小云的妈妈为什么总是忘记掉自己的生日,她是真的忘记掉了吗 这个问题时,孩子们都一个个争先恐后地举起了小手,可他们的回答却大大出乎了我的意料.虽然事先我也想到可能有些孩子会说出与主旨相违背的答案,但是这些孩子的比例与我的猜想恰恰相反:绝大部分的小朋友回答妈妈确实是忘记了自己的生日,理由是妈妈的工作太忙了.我再问:那为什么妈妈会记得小云的生日 这时有些小朋友已经被渐渐引导过来了,开始想到是因为妈妈爱小云,这时一个平时不怎么举手的小姑娘高高地举起了小手,欣喜地点她的名字,可她的回答又一次让我感到了意外:因为我的生日是妈妈最痛苦的日子所以妈妈记住了.说的很好!不过是因为有痛苦的回忆所以妈妈才记住这个日子的,还是没有引出真正的母女之情,而且大多数的小朋友对她的回答好像也似懂非懂.虽然如此,我还是抓住此点继续引导:那妈妈为了孩子受了这么多的苦,我们是不是应该更爱我们的妈妈呀 有多少小朋友知道妈妈的生日 这个问题一抛出去,教室里突然变得安静起来,有的小朋友低下了头,有的小朋友抓抓头皮,不好意思地笑了,只有两只小手自信地举了起来,我正要表扬这两个同学,一个小朋友委屈地站了起来:我问过爸爸妈妈的生日,可是他们不告诉我!这时刚刚还很安静的教室变炸开了锅,看来又引起共鸣了!:是啊,妈妈肯定想:告诉你,你们小朋友也记不住,还不如不说了!妈妈肯定不喜欢吃蛋糕,所以就故意不说的!……
总之,这节课下来有了太多的意外,让我不得不就这个问题好好地思量一番.
由于事先没让孩子回去预习此篇课文,所以小朋友的回答并没有经过家长的加工,而一年级的小朋友大多数还不会给出一些迎合老师的回答,所以答案比较能真实地反映孩子们的最原始的想法.现在的孩子,都是家庭中爱的中心,特别是我们学校的孩子,家庭条件相对而言比较好,不知道挣钱的辛苦和舒适生活的来之不易,他们很少帮父母做家务,也很少帮助身边的人.很多孩子只知道被人爱,却不知道爱别人.而出现这一现象的根本原因是什么呢 我认为最重要的原因还是出在家长身上,就像前一个小朋友说的,她的爸爸自己都不好意思把生日告诉女儿,怎么给机会让孩子关心自己,用行动还报答自己呢 虽然说人们现在的观念比以前有所进步,但中国人总的来说还是比较羞于表达自己的情感.我就有过这样的经历,平时送给父母礼物总说自己并不缺,怪我乱花钱,其实我知道他们心里还是非常高兴的,为什么不表达出来呢.父母在子女面前往往总想扮演一种万能的角色,天不怕地不怕,什么麻烦都能解决,但是这样不但会让孩子习惯于依赖,不能自立,还会让他们渐渐失去关爱别人的心,所以我倒觉得在一定的时候父母可以适当得示弱,让孩子知道爸爸妈妈也有需要我们关心的时候,我们也能帮助到他们,这样孩子的心里也肯定会非常得高兴.
作为老师,我认为自己能做的就是从平时一点一滴的小事上引导孩子们,比如课后我就布置了一项作业,如果让孩子们准备父母的生日礼物,由于时间不尽相同缺少教育的时效性,而过几天就是元旦了,于是我便让孩子给父母准备一份新年礼物,说几句祝福的话.有一个小朋友平时很喜欢和外婆顶嘴,那天放学后在特困班作业一做完就开始给外婆做礼物,外婆的脸上乐开了花,他自己也不好意思得笑了!作为老师我也觉得心里暖洋洋的.除了我们的父母亲人外,小朋友还应该学会帮助身边那些需要帮助的人,我打算把助残日,盲人节,老人节等日期在适当的时候告诉给我的同学们,鼓励他们去主动帮助残疾人,老人或是自己身边有困难的小朋友.
(人教小语资源网 www.pepxiaoyu.cn友情提醒:查找本课更多资料,请在站内搜索课文题目)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