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沈小熔老师《雪地里的小画家》
《雪地里的小画家》是一首融儿童情趣与科普知识为一体的儿歌,富有童趣。作者设置下雪的环境,采用拟人的手法,运用形象的比喻,根据几种小动物踩在雪地上的脚印来介绍它们脚印的形状特征:又用设问的形式,指出青蛙没有参加“绘画”的原因,介绍青蛙需要冬眠的知识。
对于沈小熔老师的课,我就按照过程讲几点。
1、导入
以趣导学,小熔费了一番心思。找了一些雪景图,恰当地运用形象直观的多媒体课件,在课的伊始就吸引了学生,再加上老师轻松愉快的谈话,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唤醒他们的学习意识,从而以最佳的心理走向文本。
2、朗读指导
(1) 初读课文。沈老师的教学步骤与以往的扫清生字障碍再进行课文朗读的模式不同。她是先读通课文再进行生字教学的。我个人觉得这种教学步骤有以下优点:老师的导入富有趣味,既然已经激起学生阅读的兴趣那何不马上让学生读课文,这样的读学生是喜欢的,比起导入后突然打断课文而马上进行生字教学要好。因为学生并不见得不给生字下音就不会读课文,他们可以利用拼音尝试读文,对拼音也是一个复习的过程,也让学生尝试到学习的成功感。
(2) 以读感悟。语文课中充分读,读充分,基于此,沈老师设计以读的训练为主线,让学生感受读的乐趣,在个性化的阅读中积累语言,培养语感。这是一首融儿童情趣与科普知识为一体的儿歌,但语文课程与科学课程迥然不 同,科学课程以理性著称,语文课程则以感性见长。语文课程大量的是形象鲜活,感情强烈的教学内容。这样的教学内容,就要求语文老师注重形象的感悟。沈老师在教学中,注意到了学生要读好重点词语。
3、生字教学
识字是阅读和写作的基础,是1—2年级的教学重点。教师光凭借一张卡片,让学生死读硬记显然已不能满足学生发展的需要。沈老师在认读生字环节的时候,采用了各种手段,由字到词,由词到句以层层递进的方式帮助认读生字。在记忆生字时,鼓励学生自主识字,说识字办法,渗透生活中识字,让学生在课堂上顺利记住字型。
4、写字教学
老师在教学中注重学习方法的归纳与指导,指导很到位,特别是对写字的指导抓得很细致。老师强调每个生字起笔和收笔的位置,通过范例引导,反复强调,让学生记住每一个笔画的位置。
在整堂课中,还有待斟酌改进的地方:
1、 识字教学有一个明显的不足,即注重了识字的结果,却淡化了识字的过程,淡化了识字方法的指导,
2、教师的评价语言还不能恰如其分地运用。
<张剑莉>
(人教小语资源网 www.pepxiaoyu.cn友情提醒:查找本课更多资料,请在站内搜索课文题目)原文地址
http://www.txpx.com/blog2/user1/tcysg/archives/2007/621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