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教学论文 教案中心 试题中心 课堂实录 人教说课 教学课件 课文原文 练习答案 写作范文 网站地图  
 
 
   
  您当前位置:人教小语资源网 >> 教案中心 >> 一年级 >> 浏览文章 
搜索:
我教《一去二三里》

我教《一去二三里》

作者:佚名 来源:不详 点击数: 添加日期:2009年02月13日  字体:

  

我教《一去二三里》

 

“教给学生能借助已有的知识去获取知识,这是最高的教学技巧之所在。”“获取知识——就是意味着发现真理、解答疑问。”疑问是思考的源泉和动力,吸引学生不断地去探索研究,获取新知。当学生头脑中不在有疑问的时候,思维也就慢慢停止了。成功的语文课,不是把学生头脑中的所有疑问都解决,而是或多或少地给学生留有这样那样的疑问,让学生带着疑问走进课堂,在带着新的疑问走出课堂。学生在解疑的过程中将获得更大的发展和进步。老师要尽量使学生看到、感觉到、触摸到他们不懂的东西,使他们面前出现疑问。如果能做到这一点,事情就成功了一半。但要做到这一点并不那么简单。在备课的时候,老师要从这样的角度对教材进行深思熟虑:找出因果联系正好在那里挂钩的、初看起来不易觉察的那些交接点,因为正是在这些地方会出现疑问。而疑问则能够激发求知的愿望。我教《一去二三里》这首儿歌时,我怎么也想不出用什么方法让孩子们体会到二三里的长度,今年通过听课想到了一招-----亲身体验。我领着孩子来到操场上走了大概二三里的路程,然后回到教室,孩子们走的是东倒西歪,大汗淋漓,面对他们的疑问,我展开了课文的学习:你们现在有什么感觉?知道你们走了多长的路程吗?孩子们叽叽喳喳说完后,我引出课题:今天我们是“一走二三里”,真累呀!可是有两个小朋友也走了二三里,但是一点也不累,这是为什么呢?(出示课件)根据图画略讲课文内容,让孩子们懂得大自然的美丽会让你留恋忘返,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感。然后请同学们打开课本,自读课题,比一比,黑板上的课题和书上的课题有什么不一样。很自然地让孩子们理解了“去”的意思就是“走”,并更改黑板上的题目。这节课我充分调动孩子们对走路的好奇,通过亲身体会,对画中孩子不知疲倦的原因产生疑问,通过查找听解知道了“去” 的意思。整节课孩子们兴趣盎然,非常顺利的完成了学习任务。孩子的想象空间是广阔的,好奇心非常充沛,在以后的教学中,我会充分利用孩子们的好奇和想象去学习新知,引导他们去发现、去思考、去解惑,授之以渔,让他们逐步的学会自学、想学、乐学,不再惧怕长大。孩子因我而快乐成长,我因孩子而快乐幸福,让快乐连接我们彼此的心灵,让快乐连接知识的海洋。

 

 

 


本页地址:http://linshi.123ttt.com/html/yinianji_486_15141.html

分享按钮

 

Copyright©2008PepXiaoYu.Cn人教小语资源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皖ICP备11015604号-4
皖公网安备 34162302001377号 人教小语资源网所有资源来源于网络,如有侵犯,请联系管理员删除。
联系邮箱:pepxiaoyu@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