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教《四季》
◆教学反思系列
我的教学故事
撰写人:张 萍
我
的
教
学
故
事 我教《四季》
《四季》是新教材中一篇有趣的课文,它以儿歌的形式,通过四季代表性事物的描述,表现了春、夏、秋、冬不同的景色。文章语言亲切生动、文字优美,并且四幅插图色彩艳丽,适合朗读且能很好地体现新课标理念。实施教学时我主要从以下几方面着手,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1、 在情境中识字,提高生字的复现率。利用多媒体课件呈现创设情境引导孩子去读:带着拼音读、去掉拼音读、生字躲到聪明树上让学生摘苹果。在读的过程中汉字不断地自然复现,每次的出现又有一定的层次随语言环境整体自然复现,无意中使汉字得到巩固。
2、 以情带学,自然地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喜爱之情。一开始我就利用猜图片的游戏导入,说说大自然妈妈有哪几个漂亮的女儿?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接着让学生说说自己喜欢哪个季节和喜欢的理由,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情感体验拉近与课文之间的距离;然后设置如下情境:夏天到了,你想不想也和小荷叶一样躺在凉凉的水面上?小荷叶,你看到了什么?闻一闻,你能闻到什么呀?嘘,听,你听到了什么?又如:在理解“鞠躬”一词时,我让学生亲自体验一下,向听课的老师鞠躬。我们什么时候会鞠躬?通过对学生生活的再现,再让学生说说谷穗为什么时弯弯的?它在向谁鞠躬?这样的设计,我我自认为更能说服学生,让学生记忆深刻。
3、提炼生活,丰富想象,是实现学生与文本对话的保证
我
的
思
考 在教学《四季》时,我安排了一个迁移练习,引导学生运用已有的生活经验,仿照课文中的诗句,说一说四季里发现的东西,学生在这方面有较多的生活积累,通过启发,生活中许多景物很快在学生脑中再现。学生续编的儿歌精彩程度出乎我的意料。最后,我还安排了有关四季的四首古诗,学生对此表现出浓厚的兴趣。
语文教学不是让学生被动地获得知识,而应是让学生积极参与教学过程去发现知识。识字教学中要注意识字方法,注重培养识字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