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家里》课后反思
鞠秀芬
我跟学生一起学完《在家里》这篇课文之后,还是比较满意的。但仍有一些不足之处,现在反思一下:
为了让每个学生都能口头地给生字组词,锻炼学生组词的能力,我挑选了几个与学生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生字如:沙、电、上、灯……可以引起学生学习的兴趣,让举手的学生起来大胆地交流后,我又布置学生每人在小组内说出一个与其他三人不一样的组词,不会说的,小组长教,这样做,让每个学生都得到口头训练的机会。让每个学生都得到不同程度的锻炼,如果再有一个检查的环节,让每个没举手的学生再说一遍,就可以知道这些小胆的学生的学习情况了。
值得遗憾的是,我在小黑板上写的“晚上,爸爸在——,妈妈在——,我在——。”的句子练习,学生掌握的不够好,由于受课本的限制,几个学生起来说的内容都相差无几,与课文里的内容差不多。如果能利用多媒体课件演示几幅画面:爸爸在看电视,妈妈在看书,我在画画;爸爸在下棋,妈妈在收拾碗筷,我在看电视……让学生先通过直观的画面来填句子,然后启发学生回忆一下;昨天 晚上,你们一家三口都在干什么?让学生实话实说,介绍一下一家人在晚上的活动。在轻松的拉家常的气氛中就掌握了谁在干什么的句式,我想这样来引导学生,效果肯定会截然不同的。
在引导学生体会“爸爸笑了,妈妈笑了,我也笑了。”这句话时,我只让学生感悟到了文中的小红是个懂礼貌的孩子,还应该渗透“小红是一个尊敬父母的好孩子。”那么,大家想不想做一个尊敬父母的孩子呢?由此激起学生表达的愿望,该怎样做才能算得上一个尊敬父母的好孩子呢?可以让学生畅所欲言,锻炼学生口头表达的能力。由于时间有限,这个环节可放在下节课进行。
总之,语文课本中的资源是丰富多彩的,只有合理的开发利用,会让每节语文课变得其乐无穷。学生也会百学不厌,乐在其中。愿每位教师都能深研教材,让每节课都内容充实,学生才能收获很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