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有的文字都来自生活,并且回归到生活,那么我们的教学呢?也自然不能违背规律性的法则。所有的教学设计都要符合学生的心理特点,本着这样的理念,我把理性的传授与声、色、形融为一体,使机械、呆板的教学内容变得生动活泼。课的一开始,我就出示了一个有着美丽陈设、生活用品的家庭画面,创设了情境,贴近了学生生活,使学生学习积极性骤然高涨。然后老师把配有彩色图形的词语卡片出示给学生,使抽象的生字与具体的形象结合起来,既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又初步地使学生认识了生字所代表的事物形象。借助实物认识生字,学生感兴趣,也容易记住,学得自然轻松。但通过课后的反思,我认为本节课还存在着以下这些不足之处。
第一,感觉课堂上游戏过多,一节课四十分钟,几乎全都是热热闹闹的,学生的学习兴趣非常浓烈。但事后,我仔细思考,却发现这样的课堂不一定是最有效的。一节扎实有效的课堂,应该是有张有弛的,而不是一味地为了游戏而游戏,为了提高课堂气氛而让学生一直处于高度兴奋的状态中。只有这样,学生才能掌握我们需要落实的知识点。
第二,对生字的教学还不够深入。在教学生字的时候,我设计了“带拼音读词语”、“去拼音读词语”、“去拼音读单个生字”三个环节,前面两个环节开展得还算顺利,可是最后一个环节,我忽视了学生的掌握情况,在让他们将每个生字读两遍之后,就开始让他们给生字找朋友,开双轨火车,结果出现不少学生连生字也不会读的情况。当然,错并不在学生,而是在于我自己,当生字脱离词语并离开拼音时,对于有些学生来说,这些字仍旧是陌生的。所以,老师要加强引导,开展多种形式的读,如男女生对读,抽卡片读等,以此来使学生加深对汉字的认读。
第三对学生的评价不够到位。这节课,我对学生的评价普遍地比较单一,所用的也都是“好的”“不错”等词,缺乏个性话,不够深入,只是笼统地评在表面。在给生字找朋友的时候,有一名学生组了“发财”这个词,要是我当时能够好好利用他的回答,并评价一句“你真是一个小财谜”,这不仅能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还能让课堂学习变得更为幽默风趣。另外,教师的评价实际上也起着对学生的引导作用。在指导他们进行看图说话时,有几个学生一口气就说了很多,我马上就对他们表示了肯定。其实不然,我们现在说话的目标是把话说完整就行了,而我这样的评价无疑会让其他学生认为说得多就是好,这样就偏离教学了目标。
第四,要重视对学生学习兴趣和方法习惯的培养。课堂的最后一个环节是指导写字,在这里,我重视的只是学生对笔画顺序的掌握,而忽视了让他们在写的时候要注意观察每个笔画在田字格中的位置,也没有提醒他们注意写字的姿势。这些细节看似不重要,实际上却能对学生的学习习惯产生很大的影响。此外,在课堂结束的时候,可以让学生把自己学到的字读个同学听,或者回家读给爸爸妈妈听,让他们通过展示而享受学习成功体验,从而使他们对学习产生更家浓厚的兴趣。
当然,除了上述几项,这节课的不足之处还有很多,这一次反思,使我更加明确自己今后努力的方向是什么,也使我更加明确要达到目标需要哪些方面的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