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点儿》教学设计(第一课时)
北海小学 金颖华
教学目标:
1、理解“数不清、飘落”等词语,准确地读准“雨点儿、地方”。
2、正确朗读课文,初步了解雨点儿的作用。
3、认识“点、数、清”等11个生字。
教学重点和难点:理解“数不清、飘落”等词语,准确地读准“雨点儿、地方”。初步了解雨点儿的作用。
教学过程:
一、谈话激情,揭示课题
1、云妈妈有许多孩子,它们特别爱唱歌,你听:滴答滴答,沙沙沙……它们是谁呀?(雨)平时我们看到的雨有什么样的?(大雨、小雨、暴雨、毛毛雨)
2、小一点的雨,我们叫它——雨点。“点”可是我们今天要学的生字,你有什么好办法记住它?雨点可爱极了,所以我们加上个“儿”字,读起来既亲切又可爱,这叫儿化音,请大家跟我读(可加手势指导:读完“点”舌头往上一卷就行了)。
3、你瞧,他们来了。这么多可爱的雨点,金老师真想一个个都认识他们,咱们一起来数数好吗?一、二、三……你们数得清吗?(数不清)。数你还在什么地方见到过?(多音字)
4、生活中有哪些东西是数不清的?练习用“数不清”说话。(如天上的星星数不清,秋天的落叶数不清,漫天飞舞的雪花数不清)
5、这些数不清的雨点儿从哪来,又到哪去了呢?老师请你们来读一读课文,找找答案。
二、自学课文、整体把握
1、 提出自学要求:A、大声读读课文,数数课文共有几自然段,标好序号。
B、想想雨点儿从哪来,经过什么地方,最后又到了哪里?
2、 谁来告诉我一共有几个自然段?(5个)
3、 请同学开火车读好每个自然段。(正音)
三、理解课文、读文识字
1、 说说数不清的雨点儿从哪里来?(云彩)
(1)找找文中的句子“数不清的雨点儿从云彩里飘落下来”。谁来读读这句话。
(2)表扬XX读得很到位,把我们今天要学的生字宝宝都读准了,你能不能再来带着小朋友读读这些词语?云彩、飘落
(3)注意观察飘落的飘右边是个什么字的?(风)大雨、暴雨可以用飘落吗?(不能)物体特别轻,风一吹就飘起来了,所以是“风字旁”。你还知道什么东西也可以用飘落?(树叶、雪花、羽毛等)这些东西落下来的时候都是很慢很慢的,所以我们读的时候也要稍微慢点。谁再来试试。
2、他们经过了哪里?(半空)
(1)哪里是半空?谁能在图中指一指。半空就是指天空和地下之间的这些地方。
(2)半空中,一个大雨点儿和小雨点儿说起悄悄话来。他们一个问,一个回答。
(3)我是大雨点,谁是我的朋友?(我)你是谁?(我是小雨点儿)同学们帮我们看看谁先问?(大雨点儿)它怎么问的?(你要到去哪里去?)接着谁回答?(小雨点儿)我要去有花有草的地方。)指导“地方”的方读轻声。
(4)小雨点儿有没有问?(有)它问了什么?(你呢?)“你呢?”是什么意思?(你要到哪里去?)大雨点又是怎么回答的?(我要去没有花没有草的地方。)
(5)刚刚大雨点和小雨点一个问一个回答,大家有没有发现“问、回、答”三个字有什么规律,哪个小朋友眼睛亮?(都有“口”字)为什么都有个口啊?(都是用嘴巴来说的)我们来读读他们的朋友。
3、最后雨点儿到了地上吗?你从哪里看出来的?
(1)不久,有花有草的地方,花更红了,草更绿了。没有花没有草的地方,长出了红的花,绿的草。(个别说——齐读)
(2)最后,小雨点儿到了有花有草的地方,大雨点儿到了没有花没有草的地方。(板书)
四、复习巩固
1、 生字复现:
雨点儿最后来到了地上,浇灌这我们的花花草草,有个小朋友他读了这篇课文提出了一个问题,谁来替他说说?
小清问爸爸:“数不清雨点儿飘落到地上后,又去了什么地方?”爸爸回答:“他们变成了小水滴,流入小河,太阳公公一叫,就马上飞回云妈妈的怀里。”
自己读读——个别读
2、复习生字:
这会太阳公公正忙着叫小雨点回家呢,你能帮帮他么?(能)只要每个孩子叫对他们的名字,小雨点就可以回家了。
五、总结
我们班的小朋友真能干!云妈妈的肚子里又装满了可爱的雨点们,为了感谢大家的帮忙,下节课啊,雨点儿将带着大家一起去旅行,好不好?!(好)下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