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佚名 来源:不详 点击数: 添加日期:2009年02月13日
字体:大 中 小
|
运用电教手段,教学《雪地里的小画家》 西南交大子弟小学 严 平 随着教育教学改革的深入,电教媒体已被引入课堂。利用电教手段,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发展学生智力,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下面以《雪地里的小画家》一课为例,谈谈我是如何做的。 一、运用录音,激发兴趣 《雪地里的小画家》(六年制小学语文第一册)是一篇富有儿童情趣的诗歌。通过学习,使学生学会本课生字、新词、知道小鸡、小狗、小鸭、小马四种动物脚趾的不同,及青蛙冬眠的特征。在揭示课题后,我就提问:“小动物会画画你们知道吗?”学生都摇头。我又问:“你们想知道他们是怎样画画的吗?”当学生迫切想知道这一切是怎么回事的时候,我抓住时机,播放配乐朗读录音,激起了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为理解课文内容创设了良好的情绪铺垫。 二、运用投影,理解课文 课文中“小鸡画竹叶,小狗画梅花,小鸭画枫叶,小马画月牙。”是一个重点句。为帮助学生理解,我特意准备了一块小玻璃板,放在摄影仪上,请一个同学用彩色笔在玻璃板上画出竹叶、梅花、枫叶、月牙图,并引导学生用投影出来的图与挂图上小动物的脚印一一对照。让学生加深印象,理解课文内容。接着我又投放四种小动物爪(蹄)子的图片,加上讲解,使学生明白:这些小画家,因为脚的形状不同,脚印就不同,在雪地里留下的脚印就像一幅画。所以我们叫它们是雪地里的小画家。 三、运用录音,理解词义 课文中“青蛙为什么没参加?它躲在洞里睡着啦!”是理解的难点。“睡着啦”实际是指青蛙冬眠。当我了解到学生对“冬眠”一词不理解时(认为冬眠就是睡觉)。我播放了配乐录音故事《冬眠和睡觉是一回事吗?》故事的内容是:小松鼠和小猴是好朋友,住在一起。冬天到了,小松鼠冬眠了,小猴误以为小松鼠死了,把它埋在树洞里。春天来了,小松鼠结束了冬眠,出来找小猴玩,小猴这时才恍然大悟。小松鼠没死,而是在冬眠。当学生听完这个有趣的故事,立刻回答出冬眠和睡觉不是一回事。冬眠比一般的睡觉更深沉,持续的时间更长。这种教学方法较之老师枯燥的口授要有趣得多,学生更容易理解。 实践证明,运用多媒体教学,生动逼真,声形并茂,能很好地突出重点,突破难点,使学生学得积极、主动、效果良好。 (此文荣获区级论文三等奖)
本页地址:http://linshi.123ttt.com/html/yinianji_486_14987.html
分享按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