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鲸》这篇课文是小语第九册第六组单元的一篇精读课文。本课是一篇说明文。作者以生动有趣、通俗易懂的语言形象地介绍了鲸的形体特点、种类和生活习性等方面知识。教材选编本文的意图是使学生了解鲸的一些知识,学习作者的表达方法,激发学生探索动物世界的兴趣。
根据本课以上特点,充分考虑我班学生已具有自学能力的实际,综合“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这三个维度,我拟订了以下目标:
知识与能力目标:
1、 用学过的方法独立学习本课生字词,能工整、规范、美观地书写。在生活实际中运用。
2、 通过重点词句,了解鲸的特点和生活习性,认识列举数字、比较、举例、比喻说明等说明方法,带着自己独特的感受,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3、 收集有关鲸的资料,与同学们交流。
过程与方法目标:
自主阅读、合作学习。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激发学生探索动物世界的兴趣。
教学重点、难点:
课文是从哪几个方面介绍鲸的特点、生活习性,是用什么方法介绍的。
教学准备:
学生准备:查阅有关鲸的资料。
教师准备:有关鲸的图像资料。
课时安排:2课时
新课标十分强调: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应让他们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享受审美乐趣。所以我设计了:激趣导入,自读自悟,合作探究、自主练习的学习方法,力求做到把课堂还给学生,促进主体发展。
学习设计和指导思想
本课为两课时,第一课时请学生学习课文内容,理清层次,了解鲸的特点和生活习性,在学习中激发其探索科学的好奇心。第二课时,学习生字词,认识、体会说明方法。下面我将对第一课时的设计做详细说明。
一、 创设情景,激趣导入
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怎样才能在一开课就深深地吸引住学生呢?充分考虑到五年级学生的心理特点。一上课,我就以东海龙王邀请鱼类参加评比活动,鲸来到门口受到龟将军的阻拦这一童话故事开课,邀请同学们当裁判,这样的开课,不仅创设了良好的情景,而且一下子调动起学生的情绪,使他们带着浓烈的兴趣积极主动地投入学习中,为本课的学习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二、 交流资料,资源共享。
学生交流汇报各自搜集的资料,实现资源共享,对鲸有一个初步认识。
三、快速阅读、整体感知。
交流资料后,学生迫切地渴望走进课文去了解鲸,此时进入第三环节:快速阅读,整体感知课文。并让学生说说哪些地方给你留下深刻的印象,定能一石激起千层浪,当他们各自畅谈了对鲸的最深的初步印象后,自然进入第四环节。
四、 品读课文,想象画面,合用探究,多形式汇报学习成果
阅读教学要珍惜学生的独特感受,体验理解。因此教师大胆放手,请学生选择鲸最感兴趣的某一生活习性介绍,自读自悟,与最好的小伙伴合作,想象画面,并以自己喜欢的学习方式把鲸这一生活习性演绎出来。这一个性化的阅读,不仅体现了人本主义的思想,使课堂呈现出多元化的交流,而且还能激发学生主动探究,团结合作的精神。每一个学生都可和自己喜欢的小伙伴,以自己喜欢的学习方式,体会学习中的乐趣。自主学习后,学习的交流反馈自然会从鲸的吃食、呼吸、睡觉、生长这四部分展开。学生的汇报可以是多方式或朗读或改编或画画等等,在某一小组汇报时,其余学生充当小评委,看他们是否抓住介绍鲸某一生活习性的重点词语,从而让学生既能紧紧围绕课文学习,又能大胆想象。如当学生汇报介绍鲸的呼吸这一生活习性时,学生会以画画或朗诵的形式展示。小组汇报完后,请学生评一评,形成生生评价,师生互评的氛围,同时老师抓住重点句子“从鼻孔喷出来的气形成一股水柱,就像花园里的喷泉一样”,让学生读一读,赞一赞这天然的喷泉,从而让学生在理解的基础,通过朗读,再次感受鲸喷出的水柱的美。
五、 解决疑问,升华情感
学生汇报学习完毕,自然可以解决开课时提出的鲸与龟为何争论这一问题。当学生回答到“鲸根本不于鱼类,当然不能参加鱼类比赛”时,教师适机引导学生去探索这神秘有趣的动物世界,从而激发他们探索科学的兴趣,为终身学习奠定基础。
六、 动笔练习,拓展延伸
一堂课的结束并不意味着知识的完结。本着新课标提出的努力挖掘自然社会人文等多种语文课程资源的原则。为此,我设计了两个练习:1、当鲸被龟将军挡在门外的时候,他们会说些什么呢?充分想像,写一篇童话故事。2、想像一下,如果你是当时的鲸,你会怎么想,怎么说,写一段话。让学生带着兴趣,结合资料,以及自身学习能力,从两个练习中任选一个完成,从面巩固知识,增强兴趣。
附板书:
本课板书由师生共同完成。
鲸
形体特点 种类 生活习性
大 哺乳动物 须鲸 吃食 呼吸 睡觉 生长
用肺呼吸
是胎生 齿鲸
本贴由张爱玲
(人教小语资源网 www.pepxiaoyu.cn友情提醒:查找本课更多资料,请在站内搜索课文题目)此文转载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