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教学论文 教案中心 试题中心 课堂实录 人教说课 教学课件 课文原文 练习答案 写作范文 网站地图  
 
 
   
  您当前位置:人教小语资源网 >> 教案中心 >> 五年级 >> 浏览文章 
搜索:
积累•运用四教学设计示例

积累•运用四教学设计示例

作者:佚名 来源:不详 点击数: 添加日期:2009年01月30日  字体: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读读背背四幅对联,感受这几幅对联的有趣和巧妙,激发兴趣。

2.阅读短文,了解趣味对联是怎样写出来的,进一步激发学生收集、试作对联的兴趣。

教学过程:

    一、读读背背

1.自由阅读。

自由读一读这些对联,读不懂的地方画出来。

2.指名读这四副对联,教师正音,并对易读破词语的地方进行指点。

3.说说每副对联的意思,找出每副对联上下联对仗的词语,不懂的大家讨论。

4.朗读这些对联,读出重音和恰当的停顿。

5.用自己喜欢的方式练习背诵这些对联。

二、阅读

1.自读这两个小故事。

想一想,每个故事中的对联是什么意思,了解对联的过程。

2.学习、思考、讨论。

(1)乾隆皇帝和纪晓岚,祝枝山和唐伯虎为什么能巧妙地出上联,对下联?

(2)引导学生把“读读背背”中的四副对联和两个故事中的对联连起来读一读,背一背,进一步感受这几副对联的妙趣,发现对联在表达上的一些特点。

3.交流自己找到的对联(教师也可给学生提供一些对联)。

4.让学生自己试试对对子。

 

第二、三课时

 

习作

 

教学目标:

记叙小学生活中难忘的人或事,做到内容具体,语句通顺,又一定顺序。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在你们六年的小学生活中总有一些难以忘记的事或人。我们这节作文课要求写出其中最令你难忘的一件事(板书:难忘的……)

    二、启发思考讨论,梳理思路

    1.要想写好这篇作文,应该从哪儿入手(即先干什么,再干什么)要求谈具体。

    2.学生自由发言。

    (1)第一步要先审题。

    如何审题,谁能具体谈谈?

    (从题目中能看出这次作文重要的是要写出“难忘”)

    (2)第二步要选好材料。

    应选什么样的材料呢?

    (小结)选择让你最难忘的事。比如:从中吸取教训的事,令你高兴的事,令你伤心的事。

    (3)第三步要理清文章思路,按一定的顺序写。

    教师:此顺序也就是想好先写什么?后写什么?前一段与后一段怎样连接?

    三、教师引导,理清思路

    1.说说你选择哪件事情来写。

2.这件事的过程是怎样的?(目的是理清文章思路)

3.哪些地方最令你难忘,回忆得细致一些。

学生自由发言,同学相互评议。

四、自己写出草稿

五、选出学生作品,讨论评议

1.找两名同学的作品(代表好、差两方面)读一读。

2.大家讨论评议,给予评价和修改,教师相机第一次讲评。

 

范文点评——难忘的一件事

 

    记得刚上六年级时,老师就对我们讲,要珍惜自己所拥有的一切,因为有些东西一旦失去,就很难让它再恢复原状。以前,我并不在意,直到那次,我才明白它的含义。

    那天,上课前,语文老师拿着上次的作文本,并点名一一发给我们。那次作文的题目是“我的秘密”,前排的同学拿到了作文本,只听她惊喜地叫道,“呀,这么多评语!”“哈哈,我的也是!”旁边的同学附和着。我在那儿左顾右盼,东张西望。“×××”当老师念到同桌的名字时,她迅速站起,就像端着一碗圣水似的,小心翼翼地拿着作文本,然后快速打开,看完后又迅速收起,一切动作都是那么快。

    “喂,老师写什么了,让我看看。”我像平常一样友好地对她说。谁知她抛来的却是冷冰冰的两个字“不行”!然后头也不回的继续做作业。

“哼,一定有什么不可告人的秘密,你不让我知道,我偏要知道。”我生气地想。

下课铃响了,她出去了。我一看有机可乘,便顺手伸进她的抽屉里,刚打开,她就神秘地出现在我面前,我仍旧笑嘻嘻地说:“到底是什么秘密,让我看看吧!”她没有说一句话,但从她的眼神里,看得出她生气了。当时,我并未在意,但过了一会儿,当我再抬头看地,她哭了,我一时不知所措,没有想到自己的举动竟会把她伤害得这么深,望着她伤心的样子,我后悔极了,只有一个劲地说对不起。

    现在,我们虽和好了,但再也不像以前那样无话不谈了,在我们之间有一堵无形的墙壁,我不知道这种隔膜何时才会消失,让失去的纯真友谊再属于我们。

这件事已过去快半年了,但那一幕深深地印在我的脑海里,让我终身难忘和悔恨。

 

【评析】

这篇作文写的是一件事。作者写出了自己对同桌的感情上的伤害。先交待作文内容,“我”的秘密。既是“秘密”当然别人不能看。但由于“我”偏偏想知道同桌的秘密,明地不行,暗地里偷看,这样自然伤害了同桌,伤害得那么深,使“我”失去了珍贵的友谊。所以,我“难忘”这件事。全文结构合理,详略得当,可见小作者在剪裁上下了一番功夫。

 

六、学生自己修改习作

 

第四课时

 

实践活动

 

教学目标:

1.布置和指导实践活动,使学生明确要做什么,该怎样做。

2.调查活动主要放在课余进行。

教学过程:

一、明确活动要求

1.自由读读书上的要求。

2.大家议一议我们要做什么。

二、引导学生选择合适的调查内容

1.小组讨论:我们可以从哪些具体方面开展调查。

2.根据自己的情况选择合适的内容。

三、指导学生成立调查小组

1.自由组成小组,选出组长。(也可根据各自相同的选题组成小组。)

2.各组制定活动计划。

3.在全班交流各组的计划,互相启发。

4.修改计划。

四、提示调查形式

1.根据各组的选题,大家讨论可以采用哪些形式进行调查。(收集资料、填表格、做问卷调查、拍摄照片……)

2.各组明确自己采用的方法。

3.教师小结:活动中要随时做好资料的统计、分类、整理工作。

五、展示活动成果

适时进行成果展示。各组可以采用自己认为比较合适的方式,如:专题报告、表扬稿、建议书、手抄报、摄影展……


本页地址:http://linshi.123ttt.com/html/wunianji_490_6459.html

分享按钮

 

Copyright©2008PepXiaoYu.Cn人教小语资源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皖ICP备11015604号-4
皖公网安备 34162302001377号 人教小语资源网所有资源来源于网络,如有侵犯,请联系管理员删除。
联系邮箱:pepxiaoyu@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