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读读背背四幅对联,感受这几幅对联的有趣和巧妙,激发兴趣。
2.阅读短文,了解趣味对联是怎样写出来的,进一步激发学生收集、试作对联的兴趣。
教学过程:
一、读读背背
1.自由阅读。
自由读一读这些对联,读不懂的地方画出来。
2.指名读这四副对联,教师正音,并对易读破词语的地方进行指点。
3.说说每副对联的意思,找出每副对联上下联对仗的词语,不懂的大家讨论。
4.朗读这些对联,读出重音和恰当的停顿。
5.用自己喜欢的方式练习背诵这些对联。
二、阅读
1.自读这两个小故事。
想一想,每个故事中的对联是什么意思,了解对联的过程。
2.学习、思考、讨论。
(1)乾隆皇帝和纪晓岚,祝枝山和唐伯虎为什么能巧妙地出上联,对下联?
(2)引导学生把“读读背背”中的四副对联和两个故事中的对联连起来读一读,背一背,进一步感受这几副对联的妙趣,发现对联在表达上的一些特点。
3.交流自己找到的对联(教师也可给学生提供一些对联)。
4.让学生自己试试对对子。
第二、三课时
习作
教学目标:
记叙小学生活中难忘的人或事,做到内容具体,语句通顺,又一定顺序。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在你们六年的小学生活中总有一些难以忘记的事或人。我们这节作文课要求写出其中最令你难忘的一件事(板书:难忘的……)
二、启发思考讨论,梳理思路
1.要想写好这篇作文,应该从哪儿入手(即先干什么,再干什么)要求谈具体。
2.学生自由发言。
(1)第一步要先审题。
如何审题,谁能具体谈谈?
(从题目中能看出这次作文重要的是要写出“难忘”)
(2)第二步要选好材料。
应选什么样的材料呢?
(小结)选择让你最难忘的事。比如:从中吸取教训的事,令你高兴的事,令你伤心的事。
(3)第三步要理清文章思路,按一定的顺序写。
教师:此顺序也就是想好先写什么?后写什么?前一段与后一段怎样连接?
三、教师引导,理清思路
1.说说你选择哪件事情来写。
2.这件事的过程是怎样的?(目的是理清文章思路)
3.哪些地方最令你难忘,回忆得细致一些。
学生自由发言,同学相互评议。
四、自己写出草稿
五、选出学生作品,讨论评议
1.找两名同学的作品(代表好、差两方面)读一读。
2.大家讨论评议,给予评价和修改,教师相机第一次讲评。
范文点评——难忘的一件事
记得刚上六年级时,老师就对我们讲,要珍惜自己所拥有的一切,因为有些东西一旦失去,就很难让它再恢复原状。以前,我并不在意,直到那次,我才明白它的含义。
那天,上课前,语文老师拿着上次的作文本,并点名一一发给我们。那次作文的题目是“我的秘密”,前排的同学拿到了作文本,只听她惊喜地叫道,“呀,这么多评语!”“哈哈,我的也是!”旁边的同学附和着。我在那儿左顾右盼,东张西望。“×××”当老师念到同桌的名字时,她迅速站起,就像端着一碗圣水似的,小心翼翼地拿着作文本,然后快速打开,看完后又迅速收起,一切动作都是那么快。
“喂,老师写什么了,让我看看。”我像平常一样友好地对她说。谁知她抛来的却是冷冰冰的两个字“不行”!然后头也不回的继续做作业。
“哼,一定有什么不可告人的秘密,你不让我知道,我偏要知道。”我生气地想。
下课铃响了,她出去了。我一看有机可乘,便顺手伸进她的抽屉里,刚打开,她就神秘地出现在我面前,我仍旧笑嘻嘻地说:“到底是什么秘密,让我看看吧!”她没有说一句话,但从她的眼神里,看得出她生气了。当时,我并未在意,但过了一会儿,当我再抬头看地,她哭了,我一时不知所措,没有想到自己的举动竟会把她伤害得这么深,望着她伤心的样子,我后悔极了,只有一个劲地说对不起。
现在,我们虽和好了,但再也不像以前那样无话不谈了,在我们之间有一堵无形的墙壁,我不知道这种隔膜何时才会消失,让失去的纯真友谊再属于我们。
这件事已过去快半年了,但那一幕深深地印在我的脑海里,让我终身难忘和悔恨。
【评析】
这篇作文写的是一件事。作者写出了自己对同桌的感情上的伤害。先交待作文内容,“我”的秘密。既是“秘密”当然别人不能看。但由于“我”偏偏想知道同桌的秘密,明地不行,暗地里偷看,这样自然伤害了同桌,伤害得那么深,使“我”失去了珍贵的友谊。所以,我“难忘”这件事。全文结构合理,详略得当,可见小作者在剪裁上下了一番功夫。
六、学生自己修改习作
第四课时
实践活动
教学目标:
1.布置和指导实践活动,使学生明确要做什么,该怎样做。
2.调查活动主要放在课余进行。
教学过程:
一、明确活动要求
1.自由读读书上的要求。
2.大家议一议我们要做什么。
二、引导学生选择合适的调查内容
1.小组讨论:我们可以从哪些具体方面开展调查。
2.根据自己的情况选择合适的内容。
三、指导学生成立调查小组
1.自由组成小组,选出组长。(也可根据各自相同的选题组成小组。)
2.各组制定活动计划。
3.在全班交流各组的计划,互相启发。
4.修改计划。
四、提示调查形式
1.根据各组的选题,大家讨论可以采用哪些形式进行调查。(收集资料、填表格、做问卷调查、拍摄照片……)
2.各组明确自己采用的方法。
3.教师小结:活动中要随时做好资料的统计、分类、整理工作。
五、展示活动成果
适时进行成果展示。各组可以采用自己认为比较合适的方式,如:专题报告、表扬稿、建议书、手抄报、摄影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