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杨》一课教学反思
作者:王丽荣
《白杨》一课教学反思
《白杨》是一篇借物喻人的课文,文章通过一位边疆建设者在旅途中向子女介绍茫茫戈壁滩上的白杨树这件事,赞扬了边疆建设者扎根边疆,建设边疆的远大志向和无私奉献的精神。文章寓意深刻,耐人寻味。
教学中,为了突破教学难点,我采用了如下步骤:
一、初读,体会白杨树的特点及精神
我先让学生读爸爸谈论白杨的三句话,理解感悟白杨树的三个特点:①直 ②生命力强
③坚强不软弱,然后再让学生诵读这三句话,体会白杨的精神:坚强不屈、无私奉献。
这一环节为下文体会借物喻人做好铺垫。
二、再读,引发质疑
第三14自然段一个设问句:爸爸只是向孩子们介绍白杨树吗?不是的,他也在表白着自己的心。我让学生谈读后体会,学生从这句话中体会到爸爸介绍白杨树特点的三句话原来是话中有话,含义深刻。接下来我让学生再读这段话,体会其中的含义,引发学生质疑:爸爸在表白什么呢?
这一环节深入探讨喻人设置疑问,使学生的积极性被调动起来。
三、联系下文读,体会爸爸的表白
我引读第16自然段,默读后让学生谈论,从这两段中,你读出了什么?
学生们借助课文和资料体会到了孩子们暂时还不懂爸爸所表白的,而我们借助资料和前文懂得了爸爸的话中含义。之后我总结出示:
⑴孩子们不知道新疆是那么荒凉,爸爸妈妈为什么去新疆工作,又为什么带他们去新疆读书?
⑵我们知道新疆是个~~~的地方,爸爸妈妈为了~~~来新疆工作,又为了~~~接孩子来新疆读书。
然后我让学生说说从这些读懂的内容中,你体会到什么?学生纷纷表示非常敬佩老一辈边疆建设者“献了青春献终身,献了终身献子孙”的博大胸怀。
至此,爸爸所表白的心愿是什么,学生自然就容易体会了
四、诵读,引起学生共鸣
爸爸介绍白杨的三句话,既写了物的品质以赞美了人的精神。于是我就借诵读启发学生体会借物喻人写法及其表达一个边疆建设者的远大志向和无私奉献精神。通过朗读背诵,引起学生情感的共鸣。
总之,这一设计不仅有效地突破了难点,使学生准确地理解了课文深刻的寓意,而且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兴趣,活跃了课堂气氛,收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