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教学论文 教案中心 试题中心 课堂实录 人教说课 教学课件 课文原文 练习答案 写作范文 网站地图  
 
 
   
  您当前位置:人教小语资源网 >> 教案中心 >> 五年级 >> 浏览文章 
搜索:
耳目一新的反常教法——教《景阳冈》一课有感

耳目一新的反常教法——教《景阳冈》一课有感

作者:佚名 来源:不详 点击数: 添加日期:2009年02月15日  字体:

  

耳目一新的反常教法——教《景阳冈》一课有感

济源市克井镇柿槟小学  苗红霞 张小娟

作为一名与新课改同成长,与校本研修共进步的教师,我觉得很惭愧。因为我进步得太慢太慢,远不及其他教师。而为了不使自己落后,我也在努力,努力尝试着用新的方法进行授课。今天教学《景阳冈》一课,我就试着用新方法进行教学,这种尝试来源于课间我的发现。课前,我一如既往早早来到教室,这时我看到同学们都在窃窃私语,于是我走上前倾听,这时我发现学生都在津津有味地讲述武松是怎样打死老虎的。于是,我突发奇想:既然学生对“打虎”一部分内容兴趣这么浓厚,教师何必死守“阵地”,而忽视学生的兴趣所在呢?何不改变一下原有的教学程序,按学生的喜好进行教学再设计?是否有必要先学武松打虎,再学习其他内容?想到此我觉得有必要也必须去尝试一下。于时我按照心中的想法、遵循学生的意愿进行授课。课堂果不出我所料,学生的学习兴趣特别浓厚,积极性得到了前所未有的高涨,效果也可想而知。我是这样进行教学的:

一、案例

1、课堂引入

师:同学们,《景阳冈》一课写的是一个什么故事?

生:武松在酒店喝酒,喝醉后上景阳冈,亦手空拳打死老虑的故事。

师:谁能把‘胖’句子说‘瘦’些?如:谁干什么?

生(笑):武松喝完酒上冈打虎。【感谢您浏览人教小语资源网!请在站内输入课题关键字搜索更多资料!本站(人教小语资源网)网址是www.pepxiaoyu.cn】

 

师:大家喜欢喝酒的武松,上冈的武松,还是打虎的武松?

生(纷纷举手):我们喜欢打虎的武松。

师:那好,今天我们就先来学习“打虎”这一段,好吗?

生:(异口同声)好!

(接着开始学习武松“打虎”内容)

2、了解文章前两段内容安排用意

(学完打虎内容后)

师:同学们,既然这一课写的是武松打虎,那为什么前面还写了上冈、喝酒两部分内容呢?直接写“打虎”一段,不就可以吗?

(生一时间有些不知所措)

师:那请同学们自学课文前两段,想一想:这两部分内容主要抓住武松的哪些方面来写?突出了他什么性格特点?你是从哪些句子看出来的?

(生自学后)

师:同学们,你们现在明白作者为什么这样写了吗?

生:文中第一段主要抓住人物的语言详写,详写武松喝酒,突出了他性格倔强,正因为他倔强,所以他在酒店中对店二说过的话就不能收回,才只得上冈,也才有了后面遇虎和打虎成功,这是为写武松打虎作铺垫的。

生:文中第二段主要抓住人物的心理详写,写出武松要面子,正因为他要面子,所以他看了榜文真的知道冈上有虎后怕店家笑话,也觉得不能再回去,所以才只得继续走上冈,也才有了后面打虎和打虎成功,这也是为写武松打虎作铺垫的。

……

二、反思:

学生的理解如此到位,完全出乎事先我的预想。而后细想,学生之所以理解得这么好,兴趣如此浓厚,可能是因为我将课堂程序作了小小改动的原因吧!课堂上让学生先学习武松打虎,不仅是应和学生口吻,更是为了让学生通过直入中心的方法直接接触人物,了解人物的英雄形象,进而佩服他、敬重他。而后让学生自学前两部分内容,使学生进而明白英雄虽为英雄,可他毕竟不是“神”,他是凡人,也有凡人的性格特点,如倔强、爱面子等。但正是这白璧微瑕,却使我们觉得这位打虎英雄分外可亲、可敬。在这样颠倒顺序的学习中,使学生不仅真正自主领悟了英雄形象,还在自主学习的过程中进一步了解文章内容,同时,还学到了一些写文章的方法,可谓一举多得。

三、感悟【感谢您浏览人教小语资源网!请在站内输入课题关键字搜索更多资料!本站(人教小语资源网)网址是www.pepxiaoyu.cn】

 

是的,黄沙如海,找不到绝对相同的两颗沙粒;教海无边,找不到适用于每一节课的途径和方法。这也就决定了我们教师的劳动应有创造性,不能一味地循规蹈矩;应从学生的需要出发,不能设计符合只服务自己的“教”案;应俯下身来倾听学生的思想,不能想当然的眼高手低;应做一个具有广泛爱好、博学多识的“通才”,不断地奋斗和追求,以完善自己的知识结构,完美自己的教学艺术。这令学生耳目一新的反常教学法只是我在校本研修这棵参天大树上撷取的一片绿叶。我们要想成为学生喜欢的有个性的教师,要上令学生喜爱的有特色的课,必须立足于课标与文本,关注学生所需、所爱,及时调整教学思路,真正让课堂成为师生愉悦的心灵之旅。

 

 

 


本页地址:http://linshi.123ttt.com/html/wunianji_490_22541.html

分享按钮

 

Copyright©2008PepXiaoYu.Cn人教小语资源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皖ICP备11015604号-4
皖公网安备 34162302001377号 人教小语资源网所有资源来源于网络,如有侵犯,请联系管理员删除。
联系邮箱:pepxiaoyu@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