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教学论文 教案中心 试题中心 课堂实录 人教说课 教学课件 课文原文 练习答案 写作范文 网站地图  
 
 
   
  您当前位置:人教小语资源网 >> 教案中心 >> 五年级 >> 浏览文章 
搜索:
真话的精彩——小学作文的指导策略浅谈

真话的精彩——小学作文的指导策略浅谈

作者:佚名 来源:不详 点击数: 添加日期:2009年02月15日  字体:

  

真话的精彩——小学作文的指导策略浅谈

                       龚雪琴

 人教版第十册

《新课程标准》中反复提出小学作文要“说真话、实话、心里话,不说假话、空话、套话”“减少对儿童写作的束缚,鼓励自由表达和有创意的表达”……说真话、实话、心里话等要求充斥着各种教育书刊。或许大家都认为,每个个体都有生活在现实生活中,写真话、抒真情这不是易如反掌?这真是“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太高估了学生的能力。

小学生的记忆以无意识的记忆为主,有意识的记忆偏弱,所以很多真实的感受只是有个大体的印象,却没能具体的表达出;农村学生积累的表象、词汇量少。平实、简单、概括式的作文是他们的代表……所以,要让他们写真话作文,并且生动、流利,那还不如去临摹一篇,不仅省时、省脑力,而且教师的评价又高,久而久之,学生就养成了写作文不爱动笔、不善于表达自我感情的习惯。这样写者无趣、读者无益、评者无味的作文有何用处?

要让养成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的习惯不是“一天打鱼,两天晒网”就能形成的,必须针对学生群体的特点,进行规则又自由的策略进行逐步训练,让他们心里有不说不尽兴的写作欲望。

一、鼓励写真话,抒发真感情

评价是一条最真实、最直接的杠杆,“真实”与“虚构”是两个对立的砝码。不少教师说:“真实的文章往往很平淡,没有曲折起伏的美,很难打高分。为了得到高分,学生只能突破真实,寻求‘更佳’方案——虚构。”所以,评价的作文是追求曲折的故事情节,还是真实的人物过程的再现?而新课程标准中屡次提到“说真话,不讲空话、假话”,我们的素质教育是培养学生学会做真人,而不是让学生个个都成为小说家。所以学生的作文是否说真话,其中一个关键的要素就是评价者——教师。教师把更多的砝码放于真实,就会引导学生集中向“真实”,远离虚构。我们都说,生活本来就是一杯白开水,平平淡淡就是真。真实的文章,写得平淡,那是因为生活的事情本身就平淡,如果每件事情都要曲折起伏,如电视剧一般,那生活是不是太繁琐了。《红楼梦》中说: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对于小学生,只要能写心里话,就值得鼓励、赞扬。一个学生在写自己学会的一项本领时,就是用最平实的语言为我们再现了学本领的过程:

我天天闷闷不乐,因为我想自己有一副棋,姐姐仿佛看透了我的心思,姐姐带着神秘的微笑走进房里对我说:“你的心愿快要实现了,他就会展现在你的眼前。”我一想,我的心愿只有两个:一个是当一名棋王,另一个是有自己的棋盘。“就是棋盘没错。”姐姐说。姐姐笑一笑,把棋盘交给我。我一拿到棋盘,就跟别人下,想快点跟棋培养感情,我连谢谢都没说。姐姐说:“我知道你太高兴了,但是要懂得礼貌,还有你还没学开始,就懂得下吗?我向姐姐说了声谢谢,想:姐姐说得对,我没学开始,怎么懂得下?”我又高兴又焦急,想马上就学会下棋,可是下棋不能急,要有耐心,认真才能学好一手棋。

而这位学生在学校举行的“棋王争霸”赛中就获得了高年组的亚军。

二、创设真场景,诱导说真话

法国雕塑家罗丹:生活中不缺少美,缺少的是发现美的眼睛。只要引导学生用心观察、积极思考、深入体验,那么,学生就会发现平凡生活中处处都是美,他们就会拥有一双发现美的眼睛。

1.玩乐结合,边玩边说

在写校园的景色时,我就让学生“用我眼看校园,用我心写校园”,以小组为单位,边走边看,边说边想。于是学生通过童心的观察写出了这样的作文:

当你走进我们的校园门口时,最引你注意的门前大小不一的迎春花。那一条条垂下来是条长着绿油油的叶片,就好像一位姑娘满头的绿头发,如果你站在中间,眼前一片绿意,就好像在绿的世界里。

再轻移几步,映入眼底的是一扇屏风。它是用磁砖建造的,上面画着一棵迎客松,我最喜欢到那里玩。转过身向右看,你就会看到一排柏树,它们就像草原上的哨兵,守护着我们的校园,每天放出新鲜空气,让我们呼吸。你转过身向后看,你就会看到一个栽满鲜花的花圃,里面栽着各样的花朵,有菊花、鸡冠花……

在他们的眼中,校园成了一个会说、会动的伙伴了。(搜索课题关键的一两个字可以查找更多资料。本站(人教小语资源网)地址 www.pepxiaoyu.cn)

 

2.抓住瞬间,迸发真情

想像作文一直都是农村作文最薄弱的一个方面。见识面的狭窄和知识的单方性,使学生的思维限制地一定的框架之中。我们不要求学生具有爱因斯坦式的科学式的想像创造,我们追求小学生们能有“爱迪生孵蛋式的纯真的想像”。在上想像作文的前一晚,我左思右想:怎么上好这一节课,如何打开学生那想像之窗?但想来想去,总觉得离学生太遥远,不一定能激发他们的想像欲望。当我推开班级的门,刚好看到别具一格的课前表演:有几个爱好表演的学生排演了一出古诗剧《别董大》。在学生的阵阵掌声中,我忽地想起了今天的作文,于是趁机创设了这样一个问题:诗人与董大的情谊令人羡慕,但天下没有不散的宴席,终究要各奔东西。董大前去路途茫茫,知已不知何时才能再重逢!若是诗人与董大生活在现代,他们会怎样进行联系呢?学生脱口而出,有电话、传真、英特网、QQ、Email等。其中一组学生就即兴为我们再现“二十一世纪的诗人与董大”:

董大(打电话):张兄,塞北一别有几千年了,现在在哪儿?

诗人:董兄,我现在已经到北京了。时间真快呀,一别就几千年了,君近来可好?

董大:好,我现在已经成了国家管弦乐团的团长了,一年四季都率队去世界各国巡演,如果你有上网,都可以见到我们演出的盛况呢?

……

师:你们瞧,两个挚友谈得多欢啊!真是“海内存知已,天涯若比邻”,是什么改变了他们?

生(不假思索):科学技术的发展,社会的进步……

师:一些小小的变化在不断的改变我们的生活,使我们的生活更方便、更精彩。(举例爱迪生通过几千次的实验,为我们带来了电灯,从此让人们告别了漆黑的夜晚;比尔.盖茨组织开发的Windows系统使电脑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使一切电脑系统化了……)

在这基础上,让学生小组中进行交流自己认识的科学家的事例,以及近阶段你发现的变化。

师:只有想不到的,没有做不到的。你是否也想成为一名科学家,用你的智慧让生活更美、更好呢?今天就让我们打开想像之窗,参加本月本班组织的“异想天开”,瞧瞧哪一组是本月的明星组,哪一位是“想像之星”?

通过课前的这一小小的短剧,顺理成章地引入了习作,边谈边说,将“移花接木”粘贴式创造法、“锦上添花”创造法运用的淋漓尽致。如一位学生见我们平时上课非常的累,于是就进行了这样的想像:

   我们的老师是那么地累,有时夜以继日的工作,上课就会发困;在炎热的夏天,老师连续地上课,就会口干舌躁。未来上课的老师若要讲的内容用手一指,黑板上就会出现老师要说的内容;下课了,值日生用嘴一吹,黑板和讲台桌就会干干净净。

三、借鉴交流,呼唤儿童的灵性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文库中的精品荟萃,让学生从小就接触一些优秀的文学作品,品味语言的精妙,受到艺术的熏陶,慢慢就会有“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攻效。

1.推荐书目,形成系列

教学是有目的、有步骤、系统地进行。依据每组训练的主题,推荐相关的书,创设一个良好的大语文氛围,并让学生及时地进行摘抄、写随感、作交流,为习作积累更多的语言素材。

2.相互借鉴,共同发展

每个学生都拥有成功的渴望,让每位学生都有在写作中、评议中、阅读中享受到成功的快乐。相互交流自己作文中的一段或只言片语,在得到了别人的肯定时,自然也就加深了写作的感受,提高了写作的兴趣。

3.呼唤灵性,真我再现

小学生不是成人,我们也不应把他当作成人。他们的生活是天真幼稚的、浅显可爱的,对生活水平的认识是感性的,所以,大人的文章讲求文笔的优美,构思的巧妙,情节的曲折,寓意的深刻等,而小学生的作文只要是发自内心的语言,就是一篇好文章。如一位学生在写《家乡的变化》是这样写的:

不仅公路有了变化,连学校的变化也大。曾经的学校学生多得数不清,现在学校的学生越来越少,只剩下30几个学生了。我去学校探了下,玻璃破得破,裂的裂,冬天非得把学生冻得半死不可。学校不成学校,再过几年肯定要“破产”了。

面对这样的变化,他多想让家乡回到过去……从客观上说,学生数的减少是国家计划生育的调控所制,实际上也是在进步。可小学生不懂,他只懂得人少,欢笑声少了,学校是落后了,所以这是变差了。但是这是孩子们亲眼所见、所想的,是他们的心声,也是他们思维的特点。我们能说这不是一篇好文章吗?

我们提倡“儿童作文”,在作文中尊重小学生的天性,呼唤儿童的灵性,激发儿童的悟性,张扬儿童的天性;倡导心心一致、情理一致,体现健全人格和健康个性的“新作文”;作文连着健康的生命,让作文和生命一样焕发出真实的精彩!

(搜索课题关键的一两个字可以查找更多资料。本站(人教小语资源网)地址 www.pepxiaoyu.cn)

(本站原创文章,转载请务必注明:作者、单位、来源!谢谢合作。)


本页地址:http://linshi.123ttt.com/html/wunianji_490_22438.html

分享按钮

 

Copyright©2008PepXiaoYu.Cn人教小语资源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皖ICP备11015604号-4
皖公网安备 34162302001377号 人教小语资源网所有资源来源于网络,如有侵犯,请联系管理员删除。
联系邮箱:pepxiaoyu@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