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教学论文 教案中心 试题中心 课堂实录 人教说课 教学课件 课文原文 练习答案 写作范文 网站地图  
 
 
   
  您当前位置:人教小语资源网 >> 教案中心 >> 五年级 >> 浏览文章 
搜索:
《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教学案例

《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教学案例

作者:佚名 来源:不详 点击数: 添加日期:2009年02月15日  字体:

  

《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教学案例
遂川县泉江小学 陈冬仁
【学习目标】
1,学会生字新词,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积累优美语言.
2.,了解作者所介绍的德国风景与风俗特点,感受异域风情.
3.,结合上下文与生活实际体会含义深刻的语句,理解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人生境界.
【学习重点】
朗读课文,感受异域风情.
【学习难点】
结合上下文与生活实际体会含义深刻的语句.
【设计思路】
以跟随季羡林先生展开异域风情之旅的课堂展开形式,贴近作者视角,选择变化是有的,但是美丽并没有改变一句中的美丽为切入点,以寻找美丽——感悟美丽——内化美丽为贯穿课堂学习活动的线索,引导学生品读文本,在感情诵读,角色体验,情境想象,句式变换,联系生活,延伸阅读,随文练笔等形式多样的语言文字训练中感受德国风情,体会异国文化,领悟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人生境界,实现语言与精神的同构共生.

【课前准备】搜集有关德国的风光的图片及季羡林先生的资料.
【学习过程】
一,谈话激趣,寻找美丽.
1, 谈话导入,了解作者及写作背景.
欣赏德国风光图,介绍作者季羡林和他的第二故乡哥廷根,了解写作背景.
(每个国度都有让国人引以自豪的东西,如锦绣山河,传统文化,民族风情等,现在我们就先来欣赏一组德国风光图,了解一下这个美丽的国度.)
[课件播放德国风光图,图片定格于哥廷根风光]
(大家现在看到的是德国的城市哥廷根,这个城市因一所大学而成名,那就是著名的哥廷根大学.这个大学已经培育了三十多位诺贝尔奖得主.中国也曾有两位有志青年带着祖国的期望和自己的宏志求学于此,其中一位就是我们今天所学课文的作者——季羡林.当时他年仅二十五岁,满怀雄心壮志在哥廷根大学留学十载,
1945年,才回归祖国.1980年,他在阔别三十五年后再次踏上他的第二故乡哥廷根,此时他感慨万千.之后,季老先生就写下了我们今天所的这篇课文《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大屏幕展示课题]
2,谈话引出课文最后一自然段中的对话.
(当季老先生再次踏上哥廷根时,迎接他的主人问了他一个问题,有谁知道是什么问题吗 那他又是怎样回答的呢
)[课件展示对话:变化是有的,但是美丽并没有改变]齐读作者的回答,突出美丽并没有改变.
3, 激趣.
现在让我们跟随季羡林先生一起走进德国,去寻找他眼中不变的美丽.
二,品读文本,感悟美丽.
1,阅读,与文本对话.
(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课文,划出你觉得美丽的句子.)
2,交流,与同桌对话.
(把自己找到的句子读给同桌听,并说说自己的体会.)
3,品读,与作者对话.
[大屏幕出示生字莞,姹,嫣]
(屏幕上有三个生字,你们认识吗 大家一齐读一读.教师指出莞作地名时读guan东莞.指名说说怎样住嫣,写字时要注意什么 )
(下面请同学说说,你找到了哪些你觉得美丽的句子 )
指名读句子,汇报体会,相机指导朗读.
预设如下:[三个预设句子分别用课件展示]
⑴家家户户都在养花.他们的花不像在中国那样,养在屋子里,他们是把花都栽种在临街窗户的外面.花朵都朝外开,在屋子里只能看到花的脊梁.
(脊梁指什么 如果你来到德国人的家里,看到这些花的脊梁,会怎样想 )(是不是这些养花的德国人并不喜欢花 那他们这样做是为了什么呢 )
(为了让别人欣赏这美丽的花,那你觉得这样的人是怎样的人 我们该带着怎样的感情去读 )指名读,齐读.
⑵走过任何一条街,抬头向上看,家家户户的窗子前都是花团锦簇,姹紫嫣红.许多窗子连接在一起,汇成了花的海洋,让我们看的人如入山阴道上,应接不暇.
(你是怎样理解花团锦簇,姹紫嫣红和应接不暇这几个词语的 说明德国人走在街上能看到许许多多的什么 假如此时的你就走在德国的街道上,你认为会看到一些什么样的花
用屏幕上的句子说一说.)
[走在德国的街道上,我仿佛看到了 .]
(走在街道上能欣赏这么美的风景,你的心情会怎样 那就让我们带着高兴,愉悦的心情来读一读这句话.)指名读,小组读,齐读.
⑶人人为我,我为人人,我觉得这一种境界是颇耐人寻味的.
(对,我也很欣赏这一句话.大家齐读这一句话.人人指谁 我又指谁 )
[只有(人人为我),才能(我为人人).]
[只有(我为人人),才能(人人为我).]
(请看到屏幕上的两句话,这两句表达的意思有什么不同 能自觉做到我为人人,你认为这是一种怎样的人生境界 我们身边有没有这种我为人人,人人为我的事例呢
)指名说.(是呀,每家每户,每个人都那么地无私,他们的品格是多么地高尚.让我们带着赞美地语气大声地读一读这句话.)
4,感悟,与美丽对话.
延伸阅读拓展.
(屏幕上有一句诗,我想请一个人来读一读.)指名读.
[你在桥上看风景,看风景的人在楼上看你.——卞之琳《断章》]
(你认为诗中的风景与文中的花有什么联系吗 )
{你在欣赏别人创造的美丽,别人也在欣赏你的美丽.}
三,情感共鸣,内化美丽.
1,再读对话,情感共鸣.
(美的风景,美的心灵总是让人无法忘记,让人永远追寻!我们的季老先生就是因为无法忘记哥廷根这个美丽的城市,这个奇特的民族,所以他才再次踏上了这片美丽的土地,让我们齐读最后一自然段.)紧扣多么奇丽的景色!多么奇特的民族!两句,激发情感共鸣.
2,随文练笔,内化情感.
(作者在结尾写到:我仿佛又回到了四五十年前,我做了一个花的梦,做了一个思乡的梦.这会是一个怎样的梦呢 他会梦到些什么呢
请同学们结合你对作者的了解,对课文的感悟和自己的经历,写一段话.)
[季羡林是中国著名古文字学家,历史学家,作家.曾任中国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部委员,北京大学副校长,中国社科院南亚研究所所长.
季羡林1911年生于山东省清平县(现并入临清市).1930年考入清华大学西洋文学系.1935年考取清华大学与德国的交换研究生,赴德国入哥廷根大学学习梵文,巴利文和吐火罗文等.
1945年回国,任北京大学教授兼东方语言文学系主任.他的著作已经汇编成《季羡林文集》,共有24卷,内容包括印度古代语言,中印文化关系,印度历史与文化,中国文化和东方文化,佛教,比较文学与民间文学,糖史,叶火罗文,散文,序跋以及梵文与其他语种文学作品的翻译.]

3,结语.
(自己的花是给别人看的.其实,[每个人都是一朵花儿,让我们绽放成最美的风景,在自己的心里,在别人的眼里.])
注:[ ]的里的句子用课件展示,重点理解的词语反色显示.


本页地址:http://linshi.123ttt.com/html/wunianji_490_22408.html

分享按钮

 

Copyright©2008PepXiaoYu.Cn人教小语资源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皖ICP备11015604号-4
皖公网安备 34162302001377号 人教小语资源网所有资源来源于网络,如有侵犯,请联系管理员删除。
联系邮箱:pepxiaoyu@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