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截蜡烛》教学有感
一、营造环境 渲染气氛
《半截蜡烛》是一篇描写二战期间,法国的一个普通家庭与德军周旋,保护秘密情报的事。当自己决定上这一课时,我就在思考:第二次世界大战离学生的生活太遥远了,怎样才能让他们了解战争,感受到战争的残酷与恐怖呢?于是,我在课前安排了一个环节,让学生观看了很多二战时期的图片,触目惊心的画面一下子让学生受到了强烈的震撼,战争的残酷是不言而喻的。同时,此环节的安排,也为课文的学习作了铺垫:正因为战争是可怕的,因此,课文中写的这个故事表面上看似平静,实际上一旦事情暴露,后果不堪设想,无形之中增强了紧张气氛的渲染。
同时,在教学中,我适时地引导学生观看图片,并配以音乐,来衬托气氛。尤其是在学习课文第五小节“烛焰摇曳”一段时,音乐慢慢想起,我让学生循环朗读,把情况的危急充分的显示了出来。
接着,在教学的开始,我抓住“绝密情报”、“绝妙主意”这两个词语,让学生来回顾、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在复习导入的同时让学生练习概括,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
三、紧扣主线 条理清晰
在教学中,我紧抓“周旋”这个关键词语,以伯诺德夫人一家如何与德军展开周旋为主线,让学生以自学、交流的形式展开教学。整个教学脉络明晰,层层递进,使学生随着故事的发生、发展来感受人物的内心世界,让他们的机智、勇敢在此过程中步步清晰。
四、抓住细节 用心感悟
一树一菩提,一沙一世界。抓住细节,从人物的每一句话、每一个动作、每一个神态,从文章的一个字、一个词、一个句子,引导学生通过用心感受、朗读品悟来学习,是我教学过程中的又一亮点。比如,一个“默默地坐待”。在学习中,学生就能紧抓不放,从中感受到杰克的沉着、冷静,在默默坐待的时候,他可能还在考虑有没有其他的办法来保护蜡烛?万一蜡烛被敌人发现该怎么办?真是急而不乱,镇定自若。而杰克的形象与品质也是在这个过程中丰满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