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施敏峰执教的《将相和》
李相老师:课堂上好几个学生的理解比较到位,但面不是很广,用做切入点的问题激发了学生的兴
趣,但学生回答的答案条理性不是很强,答案的跳跃性比较大,我觉得还是朴素一点好,三个小故
事逐一入手,按部就班,这样的课堂结构更合理。
张晓峰老师:我是很同意这种上法,老师让学生三次读出廉颇的怨气,学生一次比一次读的到位,
营造出一种氛围。找句子的过程比较乱,能不能先总的找一下蔺相如的品质,然后再盯住一个品质
细细研读,反复朗读。
周晓敏老师:关于长文短教,我觉得挺难的,平时在教学中我觉得平时在教学中不太容易放得开,
研读时我觉得总会有遗漏,每个故事最好再归纳一下,集中一个故事条理性会更强一点,可能这一
课需要研读的东西太多了,读的少了一点。
陆秀敏老师:施老师能认真钻研教材,先自己充分理解,然后引导长文短教。长文短教的关键是找
到切入点。施老师选择“我廉颇攻无不克,战无不胜,立下许多大功。他蔺相如有什么能耐,就靠
一张嘴,反而爬到我的头上去了。我碰见他,得给他个下不来台!”我觉得这段话有三个层次:1、
自诩;2、瞧不起人;3、要他难堪。到底是哪一句引起不和的原因,再找到“能耐”,然后在文章
中找蔺相如有什么能耐,最好一个故事一个故事找。蔺相如向赵王说的话也有几层意思值得推敲、
品味。现在的小学语文课堂中提倡“理答”,要激励、提升学生的答案,这在我们以后的教研组活
动中值得加以研究。要引领出更多的词汇丰富学生的语言世界。我觉得我们的长文短教应改一字,
改成“长文妙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