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教学论文 教案中心 试题中心 课堂实录 人教说课 教学课件 课文原文 练习答案 写作范文 网站地图  
 
 
   
  您当前位置:人教小语资源网 >> 教案中心 >> 五年级 >> 浏览文章 
搜索:
《综合性学习:遨游汉字王国》教学设计一

《综合性学习:遨游汉字王国》教学设计一

作者:佚名 来源:不详 点击数: 添加日期:2009年02月13日  字体:

  

《综合性学习:遨游汉字王国》教学设计一

安徽芜湖绿影小学 孔祥明

学习目标

1.学生能从总体上明确综合性学习的要求,了解综合性学习的特点,为今后进行综合性专题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2.学生通过综合性学习,能够学会制订活动计划,在活动中积极、主动参与,勇于承担一定的任务,并能通过独立或合作学习,较好地完成任务。

3.学生能够认真阅读提供的相关阅读材料,从中受到启发,搜集到更多体现汉字神奇、有趣的资料。

4.学生通过综合性学习,能够增进对汉字的了解,感受汉字的美,激发对汉字的热爱之情,从而树立从小为纯洁祖国的语言文字做贡献意识。

5.通过活动学生能够很好地参与合作学习,提高自主学习的能力,从而促进探究意识的形成。

课前准备:相关的教学挂图

第 一 课 时

↘激趣导入,揭示学习内容

1.导语:我们平常看书、读报、写信、作文都离不开汉字。看,老师在黑板上就写了两个汉字,即“汉字”。你们对汉字有更多的了解吗?

(学生可以自由发言,教师相机点拨)

2.打开书P77页,指名读关于汉字的介绍。

3.揭示内容。同学们,你们的发言,再加上刚才书上的介绍,这仅仅是对汉字的初步了解,你们想不想更多的了解汉字?好,让我们在这段时间里一起遨游汉字王国,开展综合性学习,感受汉字的有趣和神奇,了解汉字文化,并为纯洁祖国文字做些力所能及的事吧。(板书课题 遨游汉字王国)

↘整体阅读,感受汉字的神奇

(一)教师谈话:首先,请大家一起走进课本P79—85页,让我们共同阅读“阅读材料1—4”,真实地感受汉字的神奇吧。

(二)教师出示阅读要求:

1.认真阅读“阅读材料1—4”,思考:这四则材料分别从哪个方面说明汉字有趣的?为什么说是有趣的?

2.除了上述四种汉字有趣的现象外,你还知道哪些汉字有趣现象?

3.阅读后,就自己的想法在小组内进行交流。

(三)学生自学、讨论、交流,教师参与学生活动。

(四)学生汇报,教师点拨。

1.学生汇报第一题。

[要点:A字谜;B谐音;C仓颉造字;D“册、典、删”的来历]

(1)关于字谜:请学生先独立猜出谜底,然后在小组内交流自己的想法,最后在全班汇报。

[答案:萌;曼;日;香;;;刘、孙、杜、林]

(2)关于谐音:

师问:课本中例举了几种有趣的谐音?

[答案:歇后语;古诗;对联;笑话]

师问:能说出是哪两个字谐音吗?

(3)关于仓颉造字:学生读完后,可以让学生用自己的话讲一讲这个传说。

(4)关于“册、典、删”的来历:学生读完后,同桌互相说一说这几个字是怎么造出来的,然后说一说

自己知道的其他汉字的来历。注意检查几个生字的读音。

2.学生汇报第二题。教师作适当评点。

↘总结拓展,激发学生探究

教师谈话:通过上面内容的学习,我们已经充分感受到汉字的有趣,的确,这也为我们进一步探究汉字的奥秘,进一步学习汉字提供了有效的途径。在下面的学习中,我们将利用这些有效途径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

第二课时

↘合作讨论,制订活动计划

1.引语:这是我们遇到的第一次以综合性学习为主线进行整组学习的单元。那么如何开展好综合性学习呢?

2.提示:在我们的课文中,有对我们进行综合性学习的指导,让我们一起走进课本P78页。

3.学生自由读P78页上面一段话。

4.学生汇报从这段话中知道的要求。

(教师相机强调:(1)自由组成小组(2)讨论活动内容(3)制订活动计划(4)活动计划包括:活动时间、活动内容、参加人员、分工情况等(5)活动结束后要展示活动成果)

5.明确建议,突出活动重点。

(1)指名读“活动建议”。

(2)汇报读懂的要求。

(学生汇报,教师相机提示:围绕“汉字的有趣”,有选择地开展活动,注意要认真阅读提供的材料)

6.学生自由分组(适时关注学生分组的情况,并建议作适当调整)

7.学生分组讨论活动计划。

(提示:讨论时要作好分工,如专人记录讨论结果,专人负责整理整理讨论意见,并形成完整的计划。)

↘讨论交流,修改完善活动计划

1.以小组为单位汇报活动计划。

2.师生共同评议。

(教师相机引导,提示注意计划的完整、合理、科学以及活动形式尽量不重复)

3.小组根据评议,修改完善活动计划。

↘课外实践,搜集、查找、整理资料

学生根据拟定的计划,进行相关的搜集、查找、整理等工作。

第三、四课时

(说明:在确保活动中学生安全的前提下,教师要有组织地安排学生在课外通过各种途径搜集资料,需要安排两课时的时间进行活动。)

第五课时

↘谈话导入,激发兴趣

同学们,上几节课我们认真制订了小组活动计划,大家一定按照计划开展了丰富多彩的活动。在活动中,我们一定体会到了汉字的有趣。这节课,我们就来汇报大家开展活动的情况。

↘展示交流,汇报学习成果

(一)字谜大擂台。

1.教师引言:首先,我们从汉字的猜字谜开始。同学们,大家在课外一定收集了不少汉字字谜,还有的同学自己编写了一些字谜呢。现在,我们要举行字谜大擂台活动,大家准备好了吗?

[活动说明:教师事先将学生收集和编写的字谜和谜底集中进行整理,按照一定的比例确定必答题、抢答题个若干道,分别用不同的信封装好,以便主持人活动时使用。]

2.教师提出活动要求:

(1)全班分成四个活动大组。将每个小组成员进行编号,每个组人数尽可能相等。

(2)在班级选出一位活动主持人,五位裁判员,一位记分员。

(3)必答题每题5分。答对加5分,答错不扣分。

(4)抢答题每题8分。答对加8分,答错扣8分。

3.活动开始。

(1)第一轮必答题。每组的1—4号选手回答。

(2)第一轮抢答题。选手进行抢答。

(3)第二轮必答题。每组的5—8号选手回答。

(4)第二轮抢答题。选手进行抢答。

[说明:教师根据活动的效果和学生人数进行控制,尽量使每个学生都有参与活动的机会。]

4.交流体会,感受乐趣。

活动结束后,可以请自编字谜的同学介绍编字谜的过程和自己的体会,也可以介绍自己在收集字谜的过程中发生的一些有趣的事。

(二)谐音俱乐部

1.教师谈话:刚才我们进行了紧张激烈的字谜大擂台,大家不仅通过猜字谜积累了汉字的知识,而且从中感受到了汉字的无穷乐趣。下面让我们轻松一下,进入我们的谐音俱乐部,再次享受汉字给我们带来的快乐吧。

2.互动游戏:

(1)歇后语:一生说自己搜集的歇后语前半句,指名其他人说后半句。

(2)古诗:一生读自己搜集的古诗,指名其他人说其中的谐音字。

(3)对联:一生说自己搜集的对联上联,指名其他人说对联下联,并说出其中的谐音字。

(4)笑话:一生介绍自己搜集的笑话。其他人说笑在何处。

↘拓展延伸,激发学生实践

教师谈话:同学们,通过上面的活动,我们充分感受到汉字的无穷乐趣,让我们做生活中的有心人,做学习的主人。课下,大家可以把自己收集的字谜,有趣的谐音现象,整理归类,然后在教室里出一期黑板报。

↘总结全课

同学们,大家经过一段时间的综合性学习,我们不仅学会了制订活动计划,我们还通过搜集大量的学习资料,感受到祖国文字──汉字的有趣。我们的收获真大。大家还想继续进行综合性学习,进一步了解汉字,加深对汉字的热爱之情吗?好,下节课我们继续学习。

第六、七课时

↘激趣谈话,导入新课

1.教师谈话:前面几节课,大家通过搜集、整理、交流,进行了一个阶段的综合性学习,相信大家对综合性学习已经有了一定的了解。下面,我们将继续进行综合性学习。2.导入新课:同学们,汉字不光神奇、有趣,还有着悠久的历史,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呢!只要我们主动地了解,积极地搜集,相信大家一定会了解到更多的历史。那么,在汉字几千年的历史中,到底有哪些值得我们去了解呢?请大家一同走进课本的P85—90页的“阅读材料”。

↘整体阅读,了解汉字的悠久历史和丰富的文化

(一)教师谈话:首先,请大家一起走进课本P79—85页,让我们共同阅读“阅读材料1—7”,具体地了解汉字的历史和文化吧。

(二)教师出示阅读要求:

1.认真阅读“阅读材料1—7”,思考:这七则材料分别从哪个方面介绍汉字的历史和文化的?

2.除了上述七个汉字的历史和文化外,你还知道哪些?

3.阅读后,就自己的想法在小组内进行交流。

(三)学生自学、讨论、交流,教师参与学生活动。

(四)学生汇报,教师点拨。

1.学生汇报第一题。教师作适当点拨。

[要点:汉字的演变;甲骨文的发现;一点值万金;街头错别字;赞汉字;古代书法作品赏析;我爱你,中国的汉字]

(1)关于“汉字的演变”:先让学生观察,然后请学生说一说演变的过程,教师可以再找一两个汉字的演变,让学生进一步体会中国汉字演变的规律。

(2)关于“甲骨文的发现”:先让学生自己阅读,然后请学生在小组内互相说一说,最后请学生在全班说一说。

(3)关于“一点值万金”:先由学生自读,然后互相说一说为什么“一点值万金”?最后和同学交流一下读了这篇文章的感受。

(4)关于“街头错别字”:学生仔细观察课本中出示的街头标牌,说一说哪些字错了,并给予改正,然后对自己的作业本进行检查(检查方式可以是自查,也可以是同学互查)。

(5)关于“赞汉字”:学生自由读,同桌互读,在全班汇报读。

(6)关于“古代书法作品赏析”:学生仔细观察两种字体的不同,说一说各自的特点,然后教师再出示其他具有代表性的书法作品共学生欣赏。

(7)关于“我爱你,中国的汉字”:

A、教师谈话:这是一篇很有感情的文章,让我们认真读一读,在遇到生字的地方多读几遍。

B、学生自主读课文。

C、检查课后生字表中生字掌握的情况。

D、学生再读课文,注意将最能表达作者思想感情的句子划下来,多读几遍,认真体会作者热爱汉字的感情。

E、指名学生朗读课文。师生共同评点。

F、全班集体朗读课文。

G、学生将文中自己喜欢的语句抄下来。

↘总结回顾,布置任务

教师总结:通过上面“阅读材料”的学习,我们不仅增长了更多的汉字历史和文化方面的知识,而且更增进了对汉字的了解,加深了对汉字的热爱之情。大家学习得很有收获。

布置任务:下节课,我们将围绕这些方面的内容,制定活动计划,开展丰富多彩的综合性学习活动。

第 七 课 时

↘合作讨论,制订活动计划

1.引语:同学们,前一段时间我们已经进行了综合性学习,大家对综合性学习有了一定的了解,那么在进行综合性学习之前,要做好一项十分重要的工作,那就是制定活动计划。有了好的活动计划,就为活动的成功奠定了基础。请大家回忆一下,我们在制定综合性学习活动计划时有哪些要求?

2.学生汇报制定活动计划的要求。

(教师相机强调:(1)自由组成小组(2)讨论活动内容(3)制订活动计划(4)活动计划包括:活动时间、活动内容、参加人员、分工情况等(5)活动结束后要展示活动成果)

3.教师提示:为了更好地开展综合性学习活动,课本中特向我们提出了一些建议,请大家一同走进课本P84页。

4.学生根据要求自由读P84页的“活动建议”。

[要求:从活动建议中知道一些什么?哪些建议要特别注意?]

5.明确建议,突出活动重点。

(1)指名读“活动建议”。

(2)汇报读懂的要求。

(学生汇报,教师相机提示:围绕“汉字的历史和文化”,可以有选择地开展哪些活动,如何开展活动。)

6.学生自由分组(适时关注学生分组的情况,并建议作适当调整)

7.学生分组讨论活动计划。

(提示:讨论时要作好分工,如专人记录讨论结果,专人负责整理整理讨论意见,并形成完整的计划。)

↘讨论交流,修改完善活动计划

1.以小组为单位汇报活动计划。

2.师生共同评议。

(教师相机引导,提示注意计划的完整、合理、科学以及活动形式尽量不重复)

3.小组根据评议,修改完善活动计划。

↘课外实践,搜集、查找、整理资料

学生根据拟定的计划,进行相关的社会实践和资料的搜集、查找、整理等工作。

第九、十课时

[说明:因为要进行社会用字调查活动,同时为确保活动中学生的安全,教师要有组织地带领学生走上街头,进入社区,所以需要安排两课时的时间进行活动]

第十一、十二课时

↘激趣谈话,明确任务

1.教师谈话:同学们,经过一段时间的实践活动,大家一定积累了不少关于汉字历史和文化的资料,在活动中一定有不少收获。这节课,我们就来进行学习成果的汇报。首先,请大家讨论一下,你打算怎样汇报?

2.学生讨论,师生共同评点。

[说明:若学生提出合理的、科学的建议,教师可以予以采纳;若没有,则按照如下建议进行]

↘展示交流、汇报学习成果

(一)小小展示台──汉字历史大揭秘

1.教师引导:同学们,汉字已经经历了几千年的历史,从最早的甲骨文开始,其间走过了一条有趣的发展之路。在我们人类一步步揭开汉字神秘面纱的过程中,也有着许许多多动人的传说。下面请大家将搜集到的相关资料拿出来和其他同学一同分享。

2.分组交流,共享资料。学生在小组内由组长组织进行交流,要求每个学生都要介绍,介绍完后,大家可以互相传看。

[说明:学生提供的材料最好是多种多样的,如有一般文本的文字、图片的,有在网上搜集到的电子文本,也有口头介绍的……]

3.全班汇报展示。由小组推选代表在全班汇报。

(二)小小故事会──“一字之差”的教训

1.教师引导:正确使用汉字,对于我们每个人来说都是十分重要的。大家一定还记得“一字值万金”的教训吧。其实,在我们的生活中,像这样的教训还有很多很多。通过前一段时间的实践活动,相信大家一定搜集到不少这样的事例吧。

2.组内互说,推选代表。

3.全班赛说,评选“故事大王”。

4.说说听完故事的体会和感受。

(三)小主人在行动──我为用字规范出点力

1.教师引导:同学们,在我们的综合性学习的计划中,安排了一次较大规模的社会调查活动。大家是如何开展这一活动的呢?请每个组的组长汇报一下活动开展的情况。

2.组长汇报活动开展情况。教师给予适当点拨和评价。

3.教师小结,并提出展示社会调查成果的要求:

(1)先在小组内讨论一下打算怎样汇报;

(2)然后进行合理的分工;

(3)在小组内进行预演;

(4)小组合作在全班汇报。

[教师提示注意的几点:

▲ 展示的形式要多样:

A、实物类:书籍报刊、小型招牌广告、商标……

B、照片类:大型招牌广告、大型商品的商标、各种食物菜谱、各种商品信息……

C、记录类:电视字幕、各种公文、信函……

D、其他。

▲ 展示的内容要全面:

A、不规范的字与规范字对比表

B、简单的调查报告

C、给有关部门的建议书

D、有关部门的回信或答复书

E、不规范用字单位的整改意见及整改反馈书]

(四)小小书法展──感受书法艺术美

1.教师谈话:同学们,中华汉字不仅是文明的使者,也是一种特殊艺术的重要载体。历来,书法作为一门艺术为众多文人墨客所喜爱。无论是古代,还是现在,崇尚书法艺术的人数不胜数。在综合性学习的活动计划中,我们安排了举办一次书法作品展览。看,我们的教室被大家布置得宛如书法艺术的殿堂。大家可以自由参观。

2.教师提出参观要求:

(1)参观时,注意言行文明,不要拥挤,不要大声喧哗。

(2)参观时,注意认真欣赏,了解各种书法艺术的特点。

(3)参观时,可以向班上有书法特长的同学请教练字的方法。

3.学生进行参观活动,教师参与学生活动。

↘总结回顾,拓展延伸

1.总结回顾:同学们,我们又一次经历了综合性学习,大家通过认真拟订计划,积极参与实践活动,在活动中不仅增长了知识,培养了能力,而且受到了情感熏陶。希望大家将在综合性学习活动中学到的本领应用到日常的学习中去。

2.拓展延伸:这次综合性学习虽然结束了,但对汉字的探究并没有结束。有兴趣的同学还可以继续探究汉字的相关问题,可以参考教材中的提示,想一想自己最想探究哪些方面,利用课余时间继续学习。

让孩子们更多更好地了解汉字

──对人教版课标教材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第五组教材的几点认识

山东省济南师范学校 聂在富

五年级上册是第三学段的第一本教材,展读令人耳目一新,感受到许多新鲜气息,处处可以发现高年级教材的鲜明特点。然而更加引人注目的还是本册第五组教材《遨游汉字王国》,一种全新的教材形式──独立的综合性学习单元。

培植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情感、使学生对学习汉字有浓厚的兴趣,是语文课程目标的重要内容。汉字是世界上使用至今的、唯一的古老文字,是中华民族值得骄傲的伟大创造。了解汉字知识对于培养学生的识字能力、初步掌握学习语文的基本方法以及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都有直接的关系。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基本掌握了常用汉字,对于他们来说,缺乏的是对汉字整体上的了解。为了让学生更多更好地了解汉字,可以编选几篇汉字文字学的文章让学生阅读,但是,教材编写者没有采取这种学生不感兴趣的方式,而是专设一个《遨游汉字王国》的综合性学习单元,让学生主要通过自主活动、主动探究去感受汉字的神奇有趣和丰富的文化内涵,这是颇具创意的选择。

重视综合性学习是新课程的重要理念。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综合性学习,有利于学生在感兴趣的自主活动中全面提高语文素养,是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团结合作、勇于创新精神的重要途径,应该积极提倡。”人教版小学语文课程标准教材创造性地贯彻了综合性学习的理念,随着学生知识水平和自学能力的提高,循序渐进地安排综合性学习课题和学习形式:低年级,没有单设独立的综合性学习项目,但在单元导语、课后练习和语文园地中反复提示学生联系实际学语文、合作交流学语文、通过自己阅读和查找资料学语文,处处体现着综合性学习的精神;中年级,综合性学习与一组课文的阅读穿插进行,伴随着课文学习的进程,综合性学习活动逐步展开。现在,高年级教材出现了独立的综合性学习单元,采取这种大综合的学习方式,是同本学段综合性学习要求的提高相适应的。

这种大综合的单元,在教材编排形式和教材内容上都有许多不同于传统教材的特点,教师只有明确这些特点、充分把握教材,才能做好与之相适应的教学安排,实施正确的教学策略。这个单元由三部分构成:主体部分包括两个综合性学习主题活动── “有趣的汉字”和“我爱你,汉字”。每个主题活动都是先提出活动建议,然后给出一组阅读材料;主体部分前面有一个导语,主要是提出学习任务;主体部分后面有一个结语,提出办展览、办手抄报等成果展示和继续探究的建议。这个单元的口语交际和习作融合在主题活动之中,没有单设。

导语是全组学习的纲,概括指出了汉字的三个特点:历史悠久、使用人口最多、书法是独特的艺术,提出了综合性学习的三个任务:感受汉字的神奇有趣、了解汉字文化、为纯洁汉字做些实事。完成每一个活动都要以学习阅读资料为先导,但阅读资料不同于一般的课文,教学中不能以学习阅读资料为主,而要把阅读资料作为学生搜集、查找相关材料的例子,利用阅读资料的学习为开展活动引路。这些阅读资料不讲究系统完整,不拘一格,既有字谜、歇后语、错字笑话、神话传说,也有知识短文、新闻报道、新闻图片、四字韵语、书法作品。从第一个主题活动开始,阅读资料由易到难,渐入佳境。第一篇阅读资料是谜语,第二篇是歇后语和笑话。以传统的眼光看,这些都不大像课文,但它适合综合性学习的要求,有着激发兴趣、导入活动的作用,如字谜,学生们听家里大人说过,在读物上读到过,在相声中听到过,伙伴们在一起互相猜过,以字谜作为阅读的开端,可谓独具匠心。学生们阅读着这些资料,轻松地便迈入了汉字王国的大门。

综合性学习活动虽然不以学习汉字知识为主,但教材毕竟涉及到了一些汉字知识,在教学过程中,学生讨论和发问还可能涉及到另外一些有关汉字的知识。对于教学中遇到汉字知识问题,教师要引导学生通过阅读教材提供的材料去感受,尽量避免使用名词术语,对汉字的称说、说明和评价应当注意规范、稳妥、通俗。如“汉字”,它是以汉民族为主所使用的文字,也是国家法定的通用文字,但不能称之为“中国字”,因为我国是多民族国家,各民族都有使用和发展自己的语言文字的自由;不能称之为“汉族使用的文字”,因为回族、满族等少数民族也使用汉字。再如“仓颉造字”,教材编选的是一篇汉字形成的传说故事,目的是以此让学生感受到汉字的神奇色彩,并不是讲述汉字知识。阅读材料说“传说仓颉创造了文字”,仓颉其人和仓颉造字都是传说,而不是史实。汉字是劳动人民在社会生产和社会生活中集体创造出来的,不是哪一个人单独创造的,如果仓颉确有其人,也只能是新石器时代一位文字学家,在统一和规范原始汉字方面有过卓越的贡献。

对汉字进行字形分析探究和字义说解是了解汉字的本义、揭示汉字文化内涵常用的方法。阅读材料对“册”、“典”、“删”的原始字形进行了分析,学生知道“典”是“两只手恭恭敬敬地捧着”或“被庄重地安放在底座上”的册,就很容易明白“典”的本义和“字典”、“词典”等引申义;知道了“删”是用刀削去竹简上的错字重写,就很容易明白“删改”、“删除”等“删”字为什么是“册”字加个立刀旁。许多教师曾用这样的方法帮助学生记忆字形、了解字义,例如:原北京景山学校马淑珍老师用“一只手放在目上”教“看”字,已故斯霞老师用“一只大手抓住山林的枝枝桠桠往上爬”教“攀”字。某些汉字,通过字形字义的分析,还可以了解古人的生产、生活和思维方式,例如“美”字,由“羊”和“大”组成,“羊大为美”的观念反映了上古社会羊同人的生活的密切关系和先民对“美”的朴素理解。在综合性学习活动中,学生也必然会运用这种方法来表达他们对汉字的神奇有趣和文化内涵的理解。汉字教学不同于汉字研究,对学生,应当允许他们用自己想的办法记忆字形、解释字义,不一定都要合乎汉字学原理,但是道理上要能说得通,不能胡编乱造、牵强附会,例如有人解释“冤枉”的“枉”字是一个王被绑在木桩上,心理遭受沉重打击,“谋”是向人说哪一棵树上的哪一些果子是好吃的。这样的解释曲解了汉字的字形字义,不利于汉字的学习。

本单元的教学目标是培养热爱祖国文字的民族感情,当然要让学生充分感受和了解汉字的优点,但也要防止对汉字作出不科学的评价,如:“汉字是世界上最好的文字”,“21世纪是汉字的时代”,“汉字是一种智能型的文字,学习汉字有利于开发右脑功能”等。有的学生受到某些读物或网上某些极端言论的影响,可能在发言中不适当地夸大汉字的缺点,或贬损汉字简化、提倡恢复繁体字等。教师要根据教学目标,正面引导学生了解汉字的悠久历史,感受汉字的神奇有趣,欣赏汉字文化,对于那些明显错误的说法要敢于批评指正。我们对待汉字,既要看到它的优点,也要看到它的不足,既不要妄自菲薄,也不要妄自尊大。

在综合性学习活动中,教师应当既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又是学习活动的积极参与者。课程标准关于综合性学习教学建议指出:“综合性学习应突出学生的自主性,重视学生主动积极的参与精神,主要由学生自行设计和组织活动,特别注重探索和研究的过程。”教师的指导是学生的自主性得以发挥的重要条件,而指导作用首先在于激发学习兴趣,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情境。这个综合性学习活动,文化含量高,形式活泼,教师应当以自己浓浓的情趣感染学生,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并为学生指点活动的途径,帮助学生想些活动的点子,为他们推荐一些读物,介绍一些语言文字网站,并为学生留出较为充裕的时间。教师还应当积极参与到综合性学习的各项活动中去,和学生一样搜集、调查、查阅,掌握一些字谜、笑话、故事,同学生一起参加汇报交流,指导学生举办他们感兴趣的活动,如猜字谜,错字大王故事会,“说文解字”比赛等。有了教师这位好的导游,孩子们遨游汉字王国的旅程一定会顺利完成,并取得丰硕的成果。
 


本页地址:http://linshi.123ttt.com/html/wunianji_490_22088.html

分享按钮

 

Copyright©2008PepXiaoYu.Cn人教小语资源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皖ICP备11015604号-4
皖公网安备 34162302001377号 人教小语资源网所有资源来源于网络,如有侵犯,请联系管理员删除。
联系邮箱:pepxiaoyu@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