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教学论文 教案中心 试题中心 课堂实录 人教说课 教学课件 课文原文 练习答案 写作范文 网站地图  
 
 
   
  您当前位置:人教小语资源网 >> 教案中心 >> 五年级 >> 浏览文章 
搜索:
《学会看病》课后反思一

《学会看病》课后反思一

作者:佚名 来源:不详 点击数: 添加日期:2009年02月13日  字体:

  


这是一篇略读课文,从母亲的角度描写了一个母亲为磨练儿子独立生活的能力,鼓励儿子一个人去看病。细腻的描写,写出了母亲感情变化的心理历程,体现了母亲浓浓的爱子情深。

课前布置了学生去预习,要求充分地自读课文,把课文读准读通,查阅工具书理解生字新词,初步感知内容,并提出不懂的问题。学生自学后,我通过“把自己在预习中碰到的好词语推荐给同学们” 的方式进行反馈。从课堂上学生反馈的情况来看,学生对词语的理解和掌握基本上都能通过预习解决,教学中,我只是顺着学生的自学加以点拨,联系上下文说说这个词语在课文中的意思,如喋喋不休、按图索骥、忐忑不安等。

文章很长,有些语句也较难理解,学生也很难读懂母亲的心,在预设教案时,我想到了我也是一位母亲,有着和本文的作者毕淑敏相同的感受,母亲的心是相通的,母亲之间当然容易产生了共鸣,但母亲的心孩子们却不一定读得懂,所以,课堂上我就设计了分角色的学习,想以我这位母亲为载体,引导学生体会这份浓浓的母爱。不论我们的计划考虑得多么周密,都只是预设。“计划总是赶不上变化”。 学生会学到怎样的程度,一直是困扰我的一个问题。在“后教”的过程中,我让学生在初读课文的基础上,按照课文前的阅读提示,边读书边勾画出描写母亲语言和心理的句子,体会母亲感情的变化,然后交流。

 走进文字。就这点来说,今天的教学,我努力做到真正使学生走进文字,深入理解和感悟母亲感情变化的过程:“决定让儿子独自看病──犹豫、后悔、担心、自责、勇气又回到心里”,让学生找到母亲在这一过程中相应的语言和心理描写,如“我的心立刻软了。是啊,孩子毕竟是孩子,而且是病中的孩子。”感受母亲浓浓的爱子深情。但也从学生的回答中反映了学生的理解毕竟是粗浅的,只局限于文字的表面,如“我想我一定是世上最狠心的母亲,在孩子有病的时候,不但不帮助他,还给他雪上加霜。”就有学生不能读出母亲的矛盾和深深的自责是因为爱子之切。这个时候,就需要教师引导的技巧了,恰恰也反映出了我在课堂上的教学机智还欠缺。“孩子,不要埋怨我在你生病时的冷漠。总有一天,你要离我远去,独自面对生活。我预先能帮助你的,就是向你口授一张路线图,它也许不那么准确,但这是我的责任。”在讲解这句话的意思时我太过于牵引。

体会母亲的感情,有感情地朗读是重要的手段,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我穿插在学生交流感悟体验之中,这里我也注重了点拨、小结、激情,“推波助澜”,激发学生情感,陶冶学生情操。

学完课文,我抛出“做为母亲的我也很想知道当你拿着我给你的路线图,摇摇晃晃地独自到医院里看病的时候,你们的心里是怎么想的?”的问题,以儿子的角度来说说看病时的心理活动,目的是为了学习课文的心理活动的描写,联系自己的类似经历,以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和情感的体会。可惜时间仓促。


(人教小语资源网 www.pepxiaoyu.cn友情提醒:查找本课更多资料,请在站内搜索课文题目)原文地址

 


 


本页地址:http://linshi.123ttt.com/html/wunianji_490_22078.html

分享按钮

 

Copyright©2008PepXiaoYu.Cn人教小语资源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皖ICP备11015604号-4
皖公网安备 34162302001377号 人教小语资源网所有资源来源于网络,如有侵犯,请联系管理员删除。
联系邮箱:pepxiaoyu@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