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钓鱼的启示》教学反思
《钓鱼的启示》是一篇比较深奥的课文,对五年级的学生来说,先学习一则故事,再学习从故事中受到启示,是比较难学的。而对于我,这样的文章既要达到目标,又不能上成思品课,也是一大难点。这篇课文的教学,是为了探索深文浅教的教学方法,即蕴含深刻人文哲理的课文,如何准确把握教学目标、以及如何优选组合教学方法,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和释化疑点,以使学生比较容易理解课文的思想。
1、重难点的确定
文本解读的重点和难点,不一定就是阅读教学的重点和难点。《钓鱼的启示》,文章的重点和难点都是“启示”,而不是钓鱼过程中的放鱼。但我在上的过程中,把钓鱼过程中“我”的心情变化的语句作为教学的重点,既要求感受体验,也要求熟读积累,花了很多时间和精力,似乎太过。“启示”,只作为教学的难点,引导学生理解。
3、以读为主、读中体验
教学中我提出阅读要求:“找出表现‘我’的心理变化的语句,并读一读你感受最深的语句。”学生很快找到,在感悟“我”的得意时,学生感悟到:“鱼的漂亮,我们上欣赏的,而不是看的,我们从来没有见过,这么大……”抓住了文中重点词,同时还联系到自己的实际,有时与爸爸一起去钓鱼,等了很久终于钓到时,是那么的兴奋,从而体会作者当时的得意,而下文他不愿放鱼埋下伏笔。 阅读的本质是思维,引导学生学会阅读,就必须引导学生学会思维,学会解决问题。最后让学生说说当你遇到道德难题的时候,如父母不在家,作业没有完成很想玩电脑时;老师多给了分数时;营业员多找你钱时;马路上没人看到,你捡到钱时。学生的思想进行了洗礼,口头表达能力也得到一定的训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