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教学论文 教案中心 试题中心 课堂实录 人教说课 教学课件 课文原文 练习答案 写作范文 网站地图  
 
 
   
  您当前位置:人教小语资源网 >> 教案中心 >> 四年级 >> 浏览文章 
搜索:
《寓言两则》教学设计一

《寓言两则》教学设计一

作者:佚名 来源:不详 点击数: 添加日期:2009年02月13日  字体:

  

《寓言两则》教学设计一

 

教学目标:

   1、认识6个生字,会写13个生字。正确读写“纪昌学射、妻子、拜见、理睬、肠胃、汤药、医治、百发百中、扁鹊治病、无能为力”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联系有关词句,体会人物的想法,体会到学习要练好基本功和防微杜渐、不要讳疾忌医,要善于听取别人正确意见和道理。

   3、练习提出问题和大家讨论,勇于发表自己的看法。

  教学重难点:

   1、整体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联系上下文,结合重点词句。

   2、体会人物的心理,理解两则寓言的寓意,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见解。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激发读书兴趣

    我们读过《惊弓之鸟》的故事,还记得故事中的更赢吗?他不仅是射箭能手,更有敏锐的观察能力和判断能力。今天,我们再去认识两位古代著名的射箭能手。他是谁呢?箭法又如何呢?

    多媒体出示句子:飞卫是一名射箭能手。有个叫纪昌的人,相学习射箭;就去向飞卫请教。

    读句子:说说从句子中,你了解到了什么?还想了解什么?(学生可能说:知道飞卫和纪昌都是射箭能手,知道纪昌是飞卫的徒弟,并且他能百发百中。可能提出这样的疑问:飞卫是怎样教纪昌的,使他成了百发百中的射箭能手?)

    要想解开心中疑问,我们就来读寓言故事《纪昌学射》,我想,同学们不仅会从故事中找到答案,还会得到有益的启示。

  二、自读自悟,完成以下要求

   1、读准字音,把课文读正确。

   2、想想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为心中的疑问找到答案。

   3、思考:你有什么问题想跟大家探讨?你得到了什么启示?

  三、交流讨论,朗读课文

   1、指名课文,注意随机指导读正确词句。

   2、汇报纪昌怎样学射的,指导学生说文章的主要内容。

     纪昌想学习射箭,向飞卫请教。飞卫让他练眼力,先练眼睛盯着一个目标,一眨不眨,后练把极小的东西,看成一件很大的东西,纪昌都照做之后,飞卫才开始教他开弓、放箭。后来纪昌成了百发百中的射箭能手。

   3、讨论疑问和交流启示。

    学生可能提出以下疑问:飞卫为什么先让纪昌练眼力,而不先教他开弓放箭?

    根据学生的交流教师可相机引导,让学生从多角度体会故事的寓意。

   (1)假如纪昌不先练眼力,他会百发百中吗?

     小结:纪昌学射的故事,告诉我们学任何一项本领,都要有扎实的基本功。要想掌握射箭本领,就要先练眼力。要想掌握骑车本领,就要……;要想掌握滑冰本领,就要……;要想掌握操作电脑本领,就要……;要想掌握……,就要……。你能举例说一说吗?

   (2)假如纪昌没跟飞卫学射,而跟一个普通箭手学射,会成为射箭能手吗?

     小结:看来,学习本领和好老师的指导与自己的努力是分不开的。

  四、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重点指导读课文的2、3自然段。一是读好老师飞卫的话,要读得清楚明白。二是要读好纪昌的做法,通过“躺”“睁大”“注视”“每天”“聚精会神”“盯”等词语,读出他的认真和虚心。三是要读出纪昌练习眼力取得的非凡成绩——就是有人用针刺他的眼皮,他的眼睛也不会眨一下;那只小虱子,在纪昌的眼里一天天大起来,练到后来,大得竟然像车轮一样。要读出夸张的描写。

  五、识字、写字、写词

   1、识字:事、虱。

   2、写字、写词。

     指导重点:“昌”不能写成“冒”。“妻”把上半部分与“女”连起来。“刺”左半部分是“ ”不是“束”。

 

                      第二课时

  一、导入新课:

    我们已经认识了射箭能手纪昌,这节课再来认识一位古代名医,他是谁呢?

    多媒体慢慢播放故事或发下阅读资料,学生阅读,了解扁鹊其人:

    有一次,扁鹊和弟子子阳、子豹等人路过虢国,虢太子恰好患病,病得很厉害,人们都以为他死了。为此,全国正举行大规模的祈祷活动,把国家大事都撂在一边。扁鹊得知后,前去为虢太子医治。扁鹊告诉君,太子患的是“尸劂”(类似今天的休克或假死)。于是,扁鹊叫弟子子阳磨制针石,在太子头顶中央凹陷处的百会穴扎了一针。过一会儿,太子就苏醒过来。接着,扁鹊叫弟子子豹在太子两胁下做药熨疗法。不久,太子就能做起来。再服二十天的汤药,虢太子就完全恢复了健康。从此以后,天下人都知道扁鹊有“起死回生”之术。

    生读短文回答:故事中主要讲的是谁,他是什么人?

    小结:看来,扁鹊真不愧是神医啊。就是这个神医扁鹊,与蔡桓公之间发生了一个小故事,并广为流传。我们今天就来学习这篇寓言故事《扁鹊治病》。

  二、自读自悟,完成以下自学要求

   1、读准字音,把课文读正确。

   2、边读边思考:扁鹊几次见蔡桓公?都说了什么?结果怎么样?练习简要地讲述课文内容。

   3、把自己的疑问或写下自己受到的启示,准备与大家交流。

  三、交流讨论,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1、指名读课文,注意指导读好“蔡桓公、敷烫、骨髓”等词语和第6自然段中扁鹊说的话:“皮肤病用热水敷……”

   2、指名讲述课文的主要内容。

   3、交流讨论。

    (1)交流学生的疑问。

      学生可能产生这样的疑问:

     ①扁鹊是有名神医,蔡桓公怎么会不相信他?

     ②明知蔡桓公不相信,扁鹊为什么还一而再再而三地去说?

     ③扁鹊为什么几天前就跑到秦国去了?

      结合学生的疑问,结合讨论,体会蔡桓公根本没有觉察到自己有病,所以不相信扁鹊的话;而扁鹊出于医生的医德才一次又一次去提醒蔡桓公治病,当他觉得自己无法治疗时,跑到秦国,是出于自己安全的考虑。

      相机指导读好扁鹊的话和蔡桓公的态度。扁鹊的话和蔡桓公的态度要结合揣摩他们的心理读好。扁鹊的话要诚恳耐心。

      如:扁鹊第二次来看蔡桓公之前是怎么想的?第三次呢?第四次呢?

       “蔡桓公听了很不高兴,没有理睬他。”他心里会怎么想?

       “蔡桓公听了非常不高兴。”他心里会想什么?

       “蔡桓公觉得奇怪,派人去问他。”蔡恒公会怎么想,怎么说?

       “蔡桓公浑身疼痛,派人去请扁鹊给他治病。”此时浑身疼痛的他,又会怎么想

    (2)交流受到的启示。

      在学生交流的基础上,教师可相机点拨:蔡桓公本为患的是皮肤上的小病,怎么会要人命呢?使学生体会到防微杜渐,听取别人正确的意见,不能讳疾忌医,固执已见等道理。

    (3)如果能够跨越时空,你想对蔡桓公说什么?用几句话写下来,想想蔡桓公听了你的话会说什么?也用一两句话写出来。题目可用《跨越时空的对话》。

 

  例文:

               跨越时空的对话

  我:蔡桓公,虽然你是君,又快死了,我还是忍不住要说你两句:扁鹊是那样著名的医生,你怎么把他当庸医一样看呢?怎么怀疑他想显示自己的高明呢?他几次提醒你,你怎么就那么固执地认为自己没病呢?小病终于因没有及时治疗成了不治之症,这都怪你自己啊!我想你一定也在后悔吧!

  蔡桓公:唉,你批评得没错。我快死了,没别的愿望,只希望大家从我的事中吸取教训吧!那个词叫什么?对,叫“防微杜渐”吧!

 

  四、认读生字,抄写字词

    重点指导:

    对比记忆:“肠、烫、汤”的字形。

    蔡,“祭”的第五笔是“フ”第六笔是捺。

重庆市九龙坡区教研室初教部

在网页下边输入题目的关键字可以搜索本课更多的资料!

 

 

 

 


本页地址:http://linshi.123ttt.com/html/sinianji_489_21370.html

分享按钮

 

Copyright©2008PepXiaoYu.Cn人教小语资源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皖ICP备11015604号-4
皖公网安备 34162302001377号 人教小语资源网所有资源来源于网络,如有侵犯,请联系管理员删除。
联系邮箱:pepxiaoyu@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