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教学论文 教案中心 试题中心 课堂实录 人教说课 教学课件 课文原文 练习答案 写作范文 网站地图  
 
 
   
  您当前位置:人教小语资源网 >> 教案中心 >> 四年级 >> 浏览文章 
搜索:
《生命 生命》教学设计4

《生命 生命》教学设计4

作者:佚名 来源:不详 点击数: 添加日期:2009年02月13日  字体:

  

《生命 生命》教学设计4
 
一、设计思路
这是人教版第八册的一篇课文,课文短小精悍,语言简洁朴实,思想含蓄深邃,形象描写与理性思考有机结合,是一篇抒写感悟人生的好文章。课文开头首先提出问题:生命是什么?下面的内容却没有从正面回答,而是从飞蛾求生、砖缝中长出的瓜苗、倾听心跳等几件小事中,展示了生命的意义:虽然生命短暂,但是,我们却可以让有限的生命体现出无限的价值。作者还表达了自己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一定要珍惜生命,决不让它白白流失,使自己活得更加光彩有力。

虽说是四年级的一篇教材,但是教学对象可以是四年级、五年级甚至初中生,只不过根据受众的不同对教材进行灵活的挖掘,有的放矢地进行教学设计。今天我面对的是五年级的学生,所以在教学设计时考虑到让学生触摸生命,首先,让学生初读课文,整体感知本文写的是什么内容,共写了几个事例,引导学生从整体上把握课文的内容和写作思路。然后,让学生找出自己感触最深的事例,反复品读,指导学生领悟其中蕴藏的内涵。最后,结合作者杏林子去感悟生命的价值到底是什么?

但是,在教材处理过程中我顾虑到以下问题:这篇文章的人文性太强,稍有不慎,很容易把语文课上成道德课、煽情课;如果顾虑着这些,偏向工具性的话,则盯着狭隘的、皮毛的语文知识,课堂就干巴巴了。所以,如何顾及到人文性与工具性的统一,使教学的实效性有所落实,就成了思考的主要问题。

二、教材取舍

表面上来看,我这节课把整篇文章都上完了,但是说实话,一节课真的完不成本节课的教学。如果给我两节课时间,第一课时我就会只让学生研读二、三、四自然段,就是飞蛾、瓜子、心跳这三个段落,先让学生初步触摸生命到底是什么?引起思考。第二课时则是走近杏林子,进一步去品读生命的意义,联系自己读过的和身边发生的感人故事,用练笔、小演讲的方式来进行交流,体会生命的价值和意义,在情感上受到熏陶和感染。

但碰到公开课,到底如何对教材进行取舍,一堂课的量究竟得多少呢?

上次奉化市研修活动,教研员也谈到了这个问题,很多公开课一般一课时就把整篇课文上完了,公开课的教材如何取舍呢?像今天,到结尾,过于匆忙,内容过多而不明确,反而什么目的都没有达成。如何处理这个问题,请老师们说说自己的看法。

三、教后思考

一节课永远是有遗憾的,这节课也给我留下了许多遗憾。如:在品读完飞蛾求生、瓜子抗争、静听心跳之后,应使孩子们获得“珍惜生命、敬畏生命”的体验,但在实际操作中却没有落实,致使后面的提升:生命是什么?这一感悟学生有所感却无法很好的表达,说明教学时的落实操作有问题。其他诸如此类的问题在课堂上比比皆是,教学过程与学生的体验还未能真正地走在一起,非常心有余而力不足。

四、其它

很久不上公开课,上一次才感受到真是一个非常痛苦的过程,但怎么说,却是一次难得的提升过程,与老师们共勉。

 


本页地址:http://linshi.123ttt.com/html/sinianji_489_21340.html

分享按钮

 

Copyright©2008PepXiaoYu.Cn人教小语资源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皖ICP备11015604号-4
皖公网安备 34162302001377号 人教小语资源网所有资源来源于网络,如有侵犯,请联系管理员删除。
联系邮箱:pepxiaoyu@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