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全神贯注>教学设计
32 全神贯注
教学目标:
1. 学会文中的生字并明白意思能够运用。
2. 了解课文的关键故事情节并能用自己的语言表达。
3. 学习文中用联想来把人物动作写具体的方法。
4. 感受令人幸福的事情是值得全神贯注的。
过程设计:
一、引入。
1、 板书课题。
2、 师生对话:全神贯注地上课除了安静地听还应该有怎样的表现?
3、 读课题。
二、整体了解课文。
1、 课文讲的是谁的故事?又是谁讲的这个故事?
板书:罗丹 斯蒂芬·茨威格
生字:蒂,茨:你是怎么记这两个字的?
2、 知道他们俩吗?
罗丹:法国著名的大雕塑家。
斯蒂芬·茨威格:奥地利著名小说家。
两个人都是非常伟大的人物。
3、茨威格是这样评价我们课文中这件事的:一个伟大的人给了我一个伟大的启示。那件仿佛微乎其微的事,竟成为我一生的关键。轻声地读课文,了解一下这件事。
4、 现在,你就是茨威格,你刚从罗丹家里回来,路上碰到了我,你迫不及待地要把你刚才的经历告诉我。而我,急着赶路。所以,你只能长话短说,告诉我事情最关键的部分。
出示:今天,我去参观了罗丹的工作室, 。
同桌两人试说。
三、全神贯注。
1、 罗丹是怎样全神贯注的呢? 分小节读课文。
2、 用曲线划出表现罗丹全神贯注的语句,划好了再读读自己划的句子。
——“只见罗丹一会儿上前,一会儿后退,嘴里叽里咕噜的,好像跟谁在说悄悄话;忽然眼睛闪出异样的光,又似乎跟谁在激烈地争吵。”
(1)出示句子。
(2)好在什么地方?
l 一会儿……一会儿……
a.罗丹上前干什么?后退又干什么?
b.那着小段话能不能改成:只见罗丹先上前修改雕塑,再退后看看改得怎样,嘴里……
c.反复多次。
l 嘴里叽里咕噜的,好像跟谁在说悄悄话;
忽然眼睛闪出异样的光,又似乎跟谁在激烈地争吵。
a.罗丹真的在跟谁说悄悄话吗?谁认为他在跟人说悄悄话?
b.这些都是茨威格这个旁观者看了罗丹的样子后联想出来的。所以这里的“好像”“似乎”是联想,不是比喻!
(3)此刻的罗丹给你怎样的印象?把你对罗丹的印象通过朗读表现出来,读完了,再加一句:真是一个( )的罗丹!
(4)出示:真是一个( )的罗丹!
——“一刻钟过去了,半小时过去了,罗丹越干越有劲,情绪越来越激动。他象喝醉了酒一样,整个世界对他来讲好像已经消失了——”
时间的流逝罗丹感觉不到,周围的空间对于他来说也好像消失,全神贯注的罗丹。
读。
——第三自然段:“径自”读。
四、读写整合。
1、 雕塑时的罗丹是全神贯注的。那么,雕塑完成之后的罗丹是怎样的?
2、 文中哪里写到了这样一个罗丹?
出示:大约过了一个小时,罗丹才停下来,对着女像痴痴地微笑,然后轻轻地吁了口气,重新把湿布披在塑像上。
学习“吁”xu yu
读。
3、 除了痴痴地微笑,除了轻轻地吁口气,除了重新披上湿布,面对自己的杰作,罗丹还会有些什么动作?
板书:(罗丹的动作)
4、 面对自己的杰作,罗丹吁气的时候是轻轻的,好像……
面对自己的杰作,罗丹盖湿布的时候非常小心,似乎……
面对自己的杰作,罗丹……,仿佛……
出示句子。
5、 这么多美的语句,这么多好的想法,赶紧整理整理记录下来!
学习第二自然段的写法,用上一会儿……一会儿……等连接词,用上“好像”“似乎”“仿佛”等把罗丹的动作写具体。
出示:终于完工了,只见罗丹 。
五、如果值得去做。
1、 雕刻时全神贯注的罗丹让茨威格钦佩,完成雕塑后幸福满足的的罗丹让茨威格羡慕。怪不得茨威格深有感触地说——一起读
出示:那天下午……
2、“如果这得去做”这部分去掉,句子还是完整。茨威格加上这段话应该是他认为一件事情是否值得去做很重要。
那么,怎样的工作才是值得去做?
板书:幸福
板书:
幸福 全神贯注
罗丹 斯蒂芬·茨威格
(罗丹的动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