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鱼游到了纸上》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认识4个生字,会写11个生字。正确读写“花港、清澈”等词语,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围绕“游”字,初步理解课文,了解课文大意。深究青年作画时的全神贯注。
3、体会作者的情感,领悟以“静静的心态”来做事,做事情时要一丝不苟。
重点:初步理解“游到纸上”和“先游到了我的心里”的关系。
教学过程:
一、引入课题
1、今天咱们要学一篇新的课文。(师指黑板:鱼游到了纸上。)让我们一起来读读课题。
2、读了课题,你有什么感受?(好奇、疑惑)
3、尤其是哪个字让你产生这样好奇的感受?(引出“游”字)
4、让我们带着这种感受再来读一读。听一听,谁不仅用嘴巴在读,而且也用眼睛在读。齐读。
5、 这么简简单单的一个题目,这么简简单单的一个“游”字,竟然让我们产生了那么多的疑惑,这是为什么呢?
二、初“游”全文,了解大意
1、师:让我们打开课本127页,去课文中找找答案吧。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课文,要求:一、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二、仔细找一找,所有带有“游”字的句子,并用波浪线划下来。听明白了吗?好开始吧!(出示课件: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课文,要求:1、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仔细找一找,所有带有“游”字的句子,并用波浪线划下来。)(进行三分多钟后)
2、检查生字词。出示生字词检查认读。(指名2人读,齐读。)
(课件出示词语:花港、清澈见底、赏心悦目、一壶茶、金鱼缸、罢了、一丝不苟、绣花、挥笔速写、厂徽、聋哑人)
3、交流带“游”字的句子,反复练读。
(1)同学们,你们已经找到带“游”的句子了吗?请举手。我们来听一听。(指名一个学生。)
(2)师:你找到了哪些句子?来,读给大家听。
(3)师:还有最后一句,是吗?来,我起头,你们一起读,准备!“他笑了,笑得那么甜,”读——“他笑了,笑得那么甜,他接过笔在纸上又加了一句:‘先游到了我的心里’。”
(4)整整七个带“游”的句子,全部找到的,举手!
好的,这七个带“游”的句子,从文章的开头,一直游到了文章的——结尾!
4、师串连七句带游字的句子,学生读带游字的句子,复述课文
(1)这七个带“游”的句子,有的很长,有的很短,请你把难读的句子多读几遍,把句子读通顺。(出示课件:1、坐在池边的茶室里,泡上一壶茶,靠着栏杆看鱼儿自由自在地游来游去,真是赏心悦目。2、他老是一个人呆呆地站在金鱼缸边,静静地看着金鱼在水里游动,而且从来不说一句话。3、哟,金鱼游到了他的纸上来啦!4、他有时工笔细描,把金鱼的每个部位一丝不苟地画下来,像姑娘绣花那样细致;有时又挥笔速写,很快地画出金鱼的动态,仿佛金鱼在纸上游动。5、他好像和游鱼已经融为一体了。6、我把那个女孩说的话写给他:“鱼游到了你的纸上来啦!”7、他接过笔在纸上又加了一句:“先游到了我的心里”。)
(2)准备好了是吗?要不咱们来试一试,行吗!谁来读第一个带“游”的句子?好的,你来,第一个。不着急啊!第二句谁来?第三、第四、第五、第六。第七句,咱们一块儿读,好不好?
(3)还不着急,我还有要求。各位都听清楚。这样吧,我把你们要读的七个带“游”的句子,都串起来。但是你得注意听,等我说完了你得马上跟上去,看谁的耳朵最尖。第二个要求是底下的同学要怎么样?(认真倾听!)
(4)对了,准备好了吗?你是第一个,有信心读好吗?(有)
师:好的,那咱们就开始吧!
A、 师:西湖啊,有很多地方可以观鱼。我喜欢花港,更喜欢“泉白如玉”的玉泉。玉泉的池水清澈见底——生(接读):坐在池边的茶室里,泡上一壶茶,靠着栏杆看鱼儿自由自在地游来游去,真是赏心悦目。
B、师:啊!真好!就在茶室的后院儿,我认识了一位举止特别的青年。说他特别,因为他爱鱼到了忘我的境界——生(接读):他老是一个人呆呆地站在金鱼缸边,静静地看着金鱼在水里游动,而且从来不说一句话。
C、 师:恩!有一个星期天,我到玉泉晚了一些,到了茶室的后院的时候,突然,我的耳边传来一声惊叫——生(接读):哟,金鱼游到了他的纸上来啦!
D、师:我挤过去一看,原来是那位青年在静静地画画——生(接读):他有时工笔细描,把金鱼的每个部位一丝不苟地画下来,像姑娘绣花那样细致;有时又挥笔速写,很快地画出金鱼的动态,仿佛金鱼在纸上游动。
E、师:围观的人越来越多,人们议论着,赞叹着,唯一没有任何反应的是他自己——生(接读):他好像和游鱼已经融为一体了。
F、师:真没想到,这位画技如此高超的青年,竟然是个聋哑人。他告诉我,他学画才一年多,为了学好画,他每个星期天都到玉泉来看鱼,常常一看就是一整天,忘了吃饭,忘了回家。生(接读):我把那个女孩说的话写给他:“鱼游到了你的纸上来啦!”
G、 师:他笑了,笑得那么甜——生(齐接读):他接过笔在纸上又加了一句:“先游到了我的心里”。
三、深究画活,先游于心。
(一)理解句子:哟,金鱼游到了他的纸上来啦!
1、孩子们,他为什么笑了?(生思考)而且笑得那么甜?(被人夸奖了之后心里暖洋洋的。)谁夸奖了他?怎么夸他的?
(1)你能读一读小女孩的原话吗?“哟,金鱼游到了他的纸上来啦!” (课件出示句子:“哟,金鱼游到了他的纸上来啦!”)
(2)没错!谁再来读一读? (指名)
(3)好的,咱们一起,再来夸一夸。那小女孩惊奇地叫起来——生齐:哟,金鱼游到了他的纸上来啦!
2、听到小女孩的叫声了吗?这是怎样的叫声啊?孩子们,如果当时你就在现场,你就在金鱼缸边儿,你的耳边突然传来这么一声惊叫,请问,你的第一反应是什么?
3、模拟场景,指导朗读。指名读。听了小姑娘的惊叫声,你想干什么?(生:想挤过去。)
(1)你们都想挤过去看一看,看个究竟,看个明白是吗?你看到了什么?
4、比较句子: “哟,金鱼游到了他的纸上来啦!”
“哟,金鱼画到了他的纸上去了!”
假如那小女孩说的不是这话,而是这话——“哟,金鱼画到了他的纸上去了!”请问各位,还会有刚才这样的反应吗?(不会。)(课件出示句子:“哟,金鱼画到了他的纸上去了!”)
(1)为什么?(生:因为他第一句是游,别人会感觉到鱼不可能游到纸上。太不可思议了!第二句是画,画他们肯定不会这样子想,鱼肯定会被画到纸上的。)
(2)师:对啦,手都放下。我知道,你们都会有这样的感觉是不是?但是,小女孩喊出的却是这样一句——哟,金鱼游到了他的纸上去啦!
5、孩子们,你们听到这一句话的时候,你的脑海里会浮现出金鱼的哪些画面呢?
(1)指名回答。(金鱼在吐泡泡;金鱼一跳跳到那纸上去了;金鱼在没有水的纸上挣扎着,纸都被给水淋湿了;金鱼在水里自由自在地游着。)
(2)好一个自由自在!是的,你们看到的种种画面,最后都汇成了这样一句话,(指大屏幕)读—— 哟,金鱼游到了他的纸上来啦!
(二)那位青年,是怎么画鱼的呢?请同学们默读课文,把青年怎么画鱼的段落,找出来读一读,好好体会体会。
1、找到的请举手!谁来说一说青年是怎么画鱼的,其他同学认真听。
指名读。(课件出示句子:我挤过去一看,原来是那位青年在静静地画画。他有时工笔细描,把金鱼的每个部位一丝不苟地画下来,像姑娘绣花那样细致;有时又挥笔速写,很快地画出金鱼的动态,仿佛金鱼在纸上游动。)
2、齐读。来!我们一起读!一边读,一边用心地感受,看青年画鱼,什么地方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你的眼睛特别注意到了哪些词?
(1)引导品悟“静静地画画,一丝不苟”等词并从中指导朗读
A、“静静地”,那为什么不说他画得“认真”画得“熟练”,却说他“静静地”画呢?这是一种什么“静”呢?(板书:静 )这只是声音的静吗?
B、师引导:青年在画画的过程中,你听到他说过一句话吗?咱们静静地读读这段话,读出静静的味道。(读第二遍)
你能读读他静静的句子吗?齐读“那位青年……在纸上游动”。
种没有声音的“静”叫什么“静”?(生答:安静、寂静,板书“安静”)
师:这种安静只是声音的静吗?在画画的过程中,你看到过他起身了吗?看到过他伸懒腰了吗?你看到他东张西望了吗?是再读这段话。静静地读,只动嘴不出声音地读。(读第四遍)
师:你看到他的笔在动外,他的身体没有动一动,这叫什么?这“静静地”难道只是没有声音的静吗?
闭上眼睛,我们再去静静地看看,青年是怎么画鱼的。一边静静地看,一边静静地体味;一边静静地体味,一边静静地想象。好,青年开始画鱼了——
(师范读大屏幕上的句子)
师:看到了吗?看到的举手!
(生举手)
(2)读了这段话你眼前出现了金鱼的哪些动态?(如我看到过金鱼吐泡泡!摆尾巴、吃东西、嬉戏)
A、吐泡泡,好的,这是一种动态,来,站着!站着啊!还有不一样的动态吗?还有吗?(指名另一生)来,说说!甩尾巴!吃东西
B、吃东西,好的。来!你也爱吃零食。现在,让我们先去看一看,青年是怎么画金鱼吹泡泡的。(对回答“吹泡泡”的学生说)请你画!会画吗?(生点头)会不会?实话实说,会不会?
(3)很简单,老师教你一招。咱们用你的朗读来画。读到“金鱼的动态”的时候,把“吹泡泡”这个词儿填进去。明白了吗?(课件出示:他有时工笔细描,把金鱼的每个部位一丝不苟地画下来,像姑娘绣花那样细致;有时又挥笔速写,很快地画出金鱼(甩尾巴)的动态,仿佛金鱼在纸上游动。)
A、画成了。唉,我想问你一下,当你在画金鱼吹泡泡的时候,你还需不需要走到金鱼缸边,在金鱼的面前看看它是怎么吐泡泡的啊?(不需要!)
B、为什么?(因为金鱼已经游到我的心里了。)
C、好。金鱼吐泡泡的那个动态,已经游到了你的——心里。
D、好,继续画画。(对回答“甩尾巴”的学生说)来,给你了,你画什么?
师:画成了。那么我想问你一下,当你在画金鱼甩尾巴的动态的时候,你还需不需要走到金鱼缸边去看看金鱼是怎么在甩尾巴的?(不需要。)
师:为什么?(因为我已经记住金鱼甩尾巴的样子。)
师:你把它记到哪儿了?(心上。)
(4)当青年在静静地画鱼的时候,他的心里刻着的是什么?(金鱼。)
他的心里记着的又是什么?(金鱼。)他的心里想着的又是什么?(金鱼。)总而言之,他的心里只有——金鱼。
这叫什么?这叫——静! (板书:静)
(5)配乐诵读。
一心不乱的静!胸有成鱼的静!来,让我们再一次去看一看,青年静静地画鱼。(配乐)开始吧!(师领)那位青年在静静地画画,齐——
(三)引出:先游到了我的心里。
出示:“哟,金鱼游到了他的纸上来啦!”。
1、是的。孩子们,正是青年这样静静地画画,才让小女孩发出这样的惊叹,生读——哟,金鱼游到了他的纸上来啦!
2、正是那位青年这样静静地画画,让每一个围观的人都有这样一种深深的感受,生读——哟,金鱼游到了他的纸上来啦!
师:这就叫作心到自然成。(板书:心到自然成)
3、那位青年能让金鱼游到心里,你能不能让这段精细的文字也“游”到你的心上,准备一下,游到自个的心上吧?(课件出示句子:我挤过去一看,原来是那位青年在静静地画画。他有时工笔细描,把金鱼的每个部位一丝不苟地画下来,像姑娘绣花那样细致;有时又挥笔速写,很快地画出金鱼的动态,仿佛金鱼在纸上游动。)
4、谁已经把这段话游到了自己心上了?(请一生背诵,全班齐背。)
5、、这段话的的确确,一字不落地游到了我们的心里。这也叫“心到自然成”。
四、延伸。
下节课,我们继续学习这鱼是怎么游到青年的心中的。
五、作业。
板书: 鱼 游 到 了 纸 上
静 (专注)
心到自然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