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教学论文 教案中心 试题中心 课堂实录 人教说课 教学课件 课文原文 练习答案 写作范文 网站地图  
 
 
   
  您当前位置:人教小语资源网 >> 教案中心 >> 四年级 >> 浏览文章 
搜索:
《独坐敬亭山》 教学设计

《独坐敬亭山》 教学设计

作者:佚名 来源:不详 点击数: 添加日期:2009年02月13日  字体:

  

《独坐敬亭山》  教学设计
 
学习目标:

1、知识与能力目标:学会生字“亭”,理解诗中词语意思,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诵读并背诵古诗


   2、过程与方法目标:在理解感悟诗的过程中,能通过想象和朗读,了解古诗意思。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能感悟古诗内容,意境,体会诗人感情。

教学重难点:通过交流理解诗句意思,想象诗的意境,体会古诗所表达的中心意思。

课前准备:

1、事先布置学生收集有关李白的资料。
   2、多媒体课件
   3、古筝音乐
教学过程:
(一)导入课题,揭题。
   1、在本单元的口语交际课上,同学们学会了请教,知道请教可以增长自己知识和才干,还可以

培养自己的勤学好问的品质。今天,老师想向同学们请教一个问题:有谁知道李白是怎样的一个人吗?

谁来告诉大家?你又是怎样了解的?
   2、揭题:是啊,李白一生写了很多诗,今天我们再学习他的一首诗:独坐敬亭山。
   3、解题:“独坐”是什么意思?题目是什么意思?
     齐读课题
(二)初读,识字,引入意境。
   1、学习生字。播放课件:(字理识字)“亭字”的读音注意什么?亭是什么样的(顶尖,角飞

翘下面有柱子。)怎样记“亭”字?(简笔画画亭的样子)“亭”字的一点象亭尖,口字象亭尖下面的

部分,飞起的角象秃宝盖,所以写宽些,丁字象亭檐及柱子。请同学们在生字表下照着写一遍。
    1、听音朗读,初识古诗。
    2、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朗读古诗。
    (1)把诗读通读顺。
    (2)个人读,小组读,齐读,同桌读。
    设计意图:在教育改革过后的今天,我们发现了许多问题,比如忽视了基础教育,我们在困惑

、反思的今天,我们才意识到语文教学应该扎实抓好字、词。所以设计了比较形象的字理识字,并让学

生写好字。采用多种方式的读也体现了生的自主学习。
  (三)再读,感悟诗意。
   1、同学们再读诗,看有哪些词不理解的,可以通过看注释或者查字典解决,也可以和同桌交流

讨论,理解。
   2、集体交流词的意思。(“众鸟”许多鸟;“高飞尽”都高高的飞走了;“孤云”孤单的云;

“独”独自;“闲”悠闲;“相看”互相看;“不厌”不满足;)
   3、小组讨论交流诗句的理解。
   4、全班交流对诗句的理解。
   5、这首诗描写了那些景物?(鸟飞尽,云飘走了,孤山。)给人什么样的感觉?(凄凉)诗人

的心情怎样?(孤单寂寞)结合版书:
           鸟飞尽
           云独闲  孤单寂寞
           山相对
     课件介绍背景:李白少年时就博览群书,以才闻名天下,很有文采。他写这首诗时正被权贵

迫害,长期流落他乡,饱尝了人间辛酸,世态的炎凉。
   6、如果你是李白,遇到这样的处境,你会怎么想?         (四)朗读,背诵。
   1、诗人如此心情读的时候该怎样去读?请你把自己当做李白来诵读古诗。(课件出示图,看图

朗读)
   2、配乐朗读朗读。
   3、指名读。
   4、学生齐读。
   5、背诵。
  (五)扩展。
   1、闭上眼睛听配乐诵读,边听边想象诗的画面。
   2、把自己想象到的画于课本上这首诗的空白处,可画前一句的情景,也可画后两句的情景,也

可全画,
  3、交流。                                           

 板书设计:     独坐敬亭山
          鸟飞尽
          云独闲  孤独寂寞
          山相对
 
 


本页地址:http://linshi.123ttt.com/html/sinianji_489_21136.html

分享按钮

 

Copyright©2008PepXiaoYu.Cn人教小语资源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皖ICP备11015604号-4
皖公网安备 34162302001377号 人教小语资源网所有资源来源于网络,如有侵犯,请联系管理员删除。
联系邮箱:pepxiaoyu@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