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教学论文 教案中心 试题中心 课堂实录 人教说课 教学课件 课文原文 练习答案 写作范文 网站地图  
 
 
   
  您当前位置:人教小语资源网 >> 教案中心 >> 四年级 >> 浏览文章 
搜索:
《永生的眼睛》的教学反思

《永生的眼睛》的教学反思

作者:佚名 来源:不详 点击数: 添加日期:2009年02月13日  字体:

  

《永生的眼睛》的教学反思
《永生的眼睛》是四年级下册第六单元“热爱生命”单元

的一篇文章,展示了“我”的父辈为了他人能够更好地生活,尽自己最大所能来帮助别人延续生命、生

活得更美好的可贵品德,并借此来教育所有的读者,宣扬了“一个人不但自己要热爱生活,活得美好,

而且更要为他人生活的美好做出努力”的道理。这篇课文语言美,情感美,人物形象鲜明,作者刻画了

两个让人终身难忘的形象:善良,乐于助人的父亲和可爱、才华横溢的女儿。他们热爱生活、关爱别人

的心,让人尊敬,让人怀念。

一、抓住题目,展开教学

题目往往是文章的眼睛,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我抓住课题,理解题目的深刻含义。引导学生质疑,多数

同学都能说到为什么“永远都活着”或“永远都生存”等,那么自然他们也将文题理解成“眼睛永远都

活着”。对于学生的理解我没有给予肯定或否定。当学完课文后,回读课题,再去理解课题的含义,此

时,学生不仅仅停留在最初的理解上,而是有了一个提升,“父亲和母亲为他人着想、无私奉献的精神

必将世世代代永远传承下去。”

二、资料的运用

课前我从收集到的关于人体器官捐赠的具体事例入手,(田世国救母捐肾)让学生先感动于这些让人激

动的事例。由于有了这些铺垫,学生在接下来的学习中能很快融入到课文中,能深切体会到作者的思想

感情,理解课文也容易多了。课前铺垫至关重要,正是“磨刀不误砍柴工”。

三、以情为主线,组织教学

这是一篇教育性很强的文章,虽说是教育,但这是语文课,我们在具体执行教学的过程中,不能离开语

言环境进行空洞、抽象的说教,应让学生读中感悟,联系上下文和自己的积累,推想课文有关词句的内

涵,体会作者的思想情感。在教学过程中,我以“情”为主线组织教学,引导学生个性化阅读,不以教

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对有一定内涵句子的理

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从而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

积极的人生态度。教育并唤醒学生要有爱心,培养一种意识,树立起对生命的热爱,对他人的关爱。如

:在交流文中哪些地方让你感动时,一个学生谈到母亲去逝时,父亲表现出的态度让“我”感动。“当

母亲去逝时,不仅是‘我’悲痛万分,对于父亲也是十分难受。但当医生问他是否捐献角膜时,他却‘

不假思索’地答应了,而且还‘平静’地对‘我’说,可见父亲和母亲想到的更多的是他人,而不是自

己,多么了不起呀!”有的同学说:“最令我感动的是‘我’的感情的前后变化。母亲去逝时,面对捐

献角膜这件事‘我’是‘痛苦难忍’,而当父亲去逝捐献角膜时,‘我’是‘遵从他的遗愿捐赠了他的

眼睛角膜’。我的情感发生的变化非常的大,而使‘我’情感发生这么大变化的是父亲潜移默化地影响

,更能看出父亲是一个为他人着想,有着无私奉献的精神的人。”从全文的前后照应中理解人物崇高的

精神,在反复的诵读中加深学生的理解,培养学生的朗读、感悟能力。

三、注重课外延伸,提升情感

这篇文章很感人,课外延伸的部分更应该让人潸然泪下,为之动容。所以在学完课文后,设计了足以感

动全球人民的四川汶川地震灾区的灾情介绍,在提升学生情感的同时,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爱心教育

。“一个灾难除以13亿将会变得很小很小;一份爱心乘以13亿将是爱的海洋”,最后点题,使学生立志

要做一个拥有永生的眼睛的人。

一堂课下来,在老师那浓浓的爱意引导下,在课文中那感人的字里行间中,学生明白了很多。但是,这

节课上得还是不够大气。原因是我的预案设计的过于细致,走教案成分过重。我想今后的教案应该

是把握住文章的主旨、认真研究教学方法,找到切实符合学生实际,符合课文内容和语言,学而有效的

教学方法。设计的思路,还应该有张有弛、有收有放!


本页地址:http://linshi.123ttt.com/html/sinianji_489_21099.html

分享按钮

 

Copyright©2008PepXiaoYu.Cn人教小语资源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皖ICP备11015604号-4
皖公网安备 34162302001377号 人教小语资源网所有资源来源于网络,如有侵犯,请联系管理员删除。
联系邮箱:pepxiaoyu@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