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爬山虎的脚》教学设计八
(人教小语资源网 www.pepxiaoyu.cn友情提醒:查找本课更多资料,请在站内搜索课文题目)原文地址
导学设计 
学习内容:《爬山虎的脚》3、4、5自然段。 
导学目标: 
1、理解重点词语,了解爬山虎的脚的特点。 
2、学习作者观察和表达的方法,培养学生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习惯和能力。 
3、激发学生观察的兴趣,做生活的有心人。 
导学重点: 
通过对词语的理解,了解爬山虎脚的特点。 
导学难点: 
爬山虎是怎样向上爬的。 
教具准备: 
图片、彩色笔、画纸 
教学过程: 
一、激趣求真,导入课题 
1 游戏激趣 
上节课,我们学习了课文《爬山虎的脚》的第一,第二自然段知道了爬山虎叶子的特点。在上新课前,我们来共同做个小游戏怎么样? 
2 、导入课题 
(1)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课文,下面认真看老师板书课题 
(版书:爬山虎)(来用红粉笔板书:\\\的脚\\\) 
(2)齐读课题。(生读课题) 
3、展示目标。(随机) 
二、合作探究,深入研读 
过渡:我们都知道人的脚是长在身子下面,你们看课题就应该马上产生一个问题,什么问题? 
探究一:爬山虎的脚长在哪? 
1、学生快速朗读课文3、4、5自然段。-----划出写爬山虎脚的位置句子或词语。 
2、抽生交流。 
3、直观理解:叶、叶柄、反面。 
探究二:爬山虎的脚是什么样儿的? 
1、结合灯片自由朗读课文3、4、5自然段。在书上画出有关词语,句子。(读、划、填、画) 
2、小组合作完成学习提示。 
 
3、学生汇报,师生评价。(注意引导学生说出自己是从哪些自然段找到的,同时引导学生产出有没有不 同的意见。) 
4、随机理解“蜗牛的触角?”老师特意给你们带来一只小蜗牛,你们想不想看?(出示图)(指名看图说出蜗牛的触角什么样) 
5、请你选择恰当的颜色笔,将图“爬山虎”的脚画出来。 
引导学生一边画一边说出原因,相机引导学生评议。 
6、小结:注意从作者不同的方面观察引导学生学习观察方法---细心观察,从文句中“不几天”体会作者连续观察。 
探究三:爬山虎是怎样爬的? 
1、自由读课文相关的语句,-----划出爬山虎怎么爬的动词。 
2、抽生交流。(触、巴、弯、拉、贴) 
3、小组演一演。(假设你就是一株爬山虎,你能不能结合着几个动词把爬山虎爬墙的一系列动作表演出来?给学生说清楚要求,用手臂表示一根细丝,握住拳头表示细丝的顶端,张开手表示小圆片。) 
4、抽生黑板上表演。 
5、再次结合图,理解“爬山虎就是这样一脚一脚地往上爬。”这句话。可不可以换成“一步一步地往上爬?” 
探究四:爬山虎的脚力气有多大? 
1、朗读课文最后一句话,说说自己体会? 
2、拓展阅读,谈收获。 
爬山虎为什么能牢固地吸附在墙上的呢? 
我便带着问题去观察了爬山虎。我细细观察,发现爬山虎茎上有很多细丝,每根细丝都像蜗牛那细细的触角。当这些触角附在墙面上的时候,每根细丝的顶端都变成了一个个小圆片,正是这吸盘一样的小圆片,牢牢地吸在墙上,使 我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才把一小段爬山虎拉了下来,那么一株爬山虎有多少个触角呢?于是,我就在爬山虎茎上四个不同的位置,各量出了一米长的茎干,开始仔细测算了触角的数量,四次测算的结果,一米长的茎干上有近25个触角!正是这么多的触角把枝叶牢牢地攀附在高墙上的。 
那么,爬山虎的触角究竟能承受多大的接力呢?于是我又开始啊忙碌的测量,并做了一张自制的拉力表: 
 
从测定表中,可知每个触角平承受约0。125的千克,由此,我们又可以推算出每米爬山虎茎干能承受的拉力是3千克左右。没有想到不起眼的爬山虎竟然有这么大 方魔力。 
3、有感情地朗读最后一句话。(惊奇,赞美) 
四、小结收获,感情朗读 。 
1、谈谈自己有什么收获。(重视观察) 
2、读自己喜欢的段落并配乐。 
五、拓展文本,延伸课堂 。 
观察身边的一株植物,以《我发现 的秘密》写片段。 
六、板书设计(略) 
作者邮箱: ylhchzq@163.com 
 
(人教小语资源网 www.pepxiaoyu.cn友情提醒:查找本课更多资料,请在站内搜索课文题目)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