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晚上听了四年级语文《搭石》,课后我就《搭石》这课向执教的老师交换了自己的意见。
我认为片断教学一般限时在15-20分钟内完成,执教者可以任选本课教学的其中一个片断。这个片断应该是最能反映你的个人水平的演示。语文教学往往老师们喜欢选择第二课时来上,觉得第二课时有讲头,容易出彩。总觉得第一课时主要是字、词、句、意的教学,教学手法都是老一套了很难突破,没有多大意识。其实平淡中上出精彩来才最能真正体现一位教师的基本素养。第二课时虽然内容丰富,但是撑控不好,更容易失败。一个很有内容,很容易激发学生兴趣的话题,、让给你上得平淡无味,虽然话题多了却没有新意,如同嚼腊,如果是比赛评委能有高分吗?
她选择的是第二课时,板书了三句话:助人美,有序美,尊老美。片断围绕这三句话展开,应该还是抓住了重点,问题是较平淡,没有深度。我建议三点供她参考。
1、贴近学生生活,让学生亲身体验走搭石的感受。找二三块不须太大的石头放在教室内请几位同学来感受一下。石头是自然形成的不平稳容易晃动,让孩子位感觉不好走,有难度。再让孩子们体会一下放在水面上的搭石踩不稳就会丢到河里,小孩和老人过河怎么办?解决问题只有把搭石垫平了才好走。于是就有了助人的美(垫平搭石);往来的行人过河有序,构成了一道独特的风景线,形成了有序的美;老人过河不方便,因为要跨跃式行走,就有许多年青人自觉地背着认识或不认识的老人过河,就有了尊老美。
2、关注学生发展,教学时老师设计的问题都由学生从课本中找答案。这仅仅是获得间接的经验,话说,纸上来得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课本中的问题要在课本以外去找答案才能转化为自己的直接经验。子曰:“不愤不咎,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教学就是要注重学生的发展,不单纯是解决本课的一些问题,重要的是要把所学知识为学生一生的发展奠基。
3、要有学科特点,语文教学要有语文味,阅读是中高年级语文教学重要的手段,阅读的方式很多,有全班齐读,小组朗读,个人诵读,男生读,女生读,分角色读,自由读,默读,范读,不同语调的读等等,通过读课文,学生自己能解决一些问题,发现一些问题,提出一些问题,能够自己悟出许多道理,加深了对课文的理解和作者的本意理解。对个别生僻的字词要对学生讲明弄通,这语文教学的基本要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