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教学论文 教案中心 试题中心 课堂实录 人教说课 教学课件 课文原文 练习答案 写作范文 网站地图  
 
 
   
  您当前位置:人教小语资源网 >> 教案中心 >> 四年级 >> 浏览文章 
搜索:
《搭石》教学设计十二

《搭石》教学设计十二

作者:佚名 来源:不详 点击数: 添加日期:2009年02月13日  字体:

  

《搭石》教学设计十二
(人教小语资源网 www.pepxiaoyu.cn友情提醒:查找本课更多资料,请在站内搜索课文题目)原文地址
21搭石

一、谈话导入  整体感知

上节课,同学们在老师的带领下,学习了《搭石》的第一课时,初读了课文,认识了生字,初步了解了课文大意。从中你了解到了些什么?(比如对于“搭石”你知道了什么?)

(什么叫搭石,搭石的作用;上了点年岁的人怎样摆放搭石;乡亲们怎样经过搭石。)评:你学到了那么多啊,真棒!评:看来上节课你学得很认真。评:你真聪明啊,记住了这一点。

这节课我们就要来深入阅读课文,感受课文中的美。虽然课文中讲的内容我们不太熟悉,但是,天下没有克服不了的困难,有没有信心?

二、精读课文,感悟品“美”

(一)走近“搭石”,感知实用美

请大家轻声朗读课文的第一自然段。要求:看看这段话讲了些什么?可以勾一勾,画一画。开始吧!

(学生自由读。)

读完啦?谁来说说看这儿平时住在小溪两岸的乡亲们是怎样通过小溪的?

注意:乡亲们过溪有两种方式。

1:汛期,乡亲们脱下鞋子,绾起裤脚,经过小溪。

(师:汛期,就是涨水的那段时间,也就是多雨的季节,发暴雨的季节。)

2:秋后,天气变凉,人们就在溪中搭上石头,踩在上面,经过小溪。

同学们,这就是“搭石”。(课件)(可用课文插图)

(出示句子:“进入秋天,天气变凉,家乡的人们会根据水的深浅,从河的两岸找来一些平整方正的石头,按照二尺左右的间隔,在小溪里横着摆上一排,让人们从上面踏过,这就是“搭石”。)

我们一起来体会一下搭石到底是怎样的。(学生齐读句子)

读了这句话,还有什么问题?(学生提不出,教师引导:那么老师来考考你们?搭石为什么要用平整方正的石头呢?人们为什么按照二尺左右的间隔来摆放石头呢?一尺或者三尺、四尺的间隔行不行?为什么?)

生:搭石为什么要用平整方正的石头呢?(用平整方正的石头才平稳,踩上去才不会倾斜,才安全。)评:你说得很正确。

(提示:想一想人走一步有多大?)生:人们为什么按照二尺左右的间隔来摆放石头呢?一尺或者三尺、四尺的间隔行不行?为什么?(人的步子一般是两尺左右,这样为的是利于行走,方便大家。)评:你的实践经验很丰富呀!

小结:看来,人们在挑选和摆放搭石的时候可不是那么随随便便,是动了脑筋的,是为乡亲们行走方便而搭的。明白了吗?

让我们再读读这句话,感受搭石的作用,感受搭石实用的美。(学生齐读句子。)

过渡:有人说:“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让我们睁大眼睛来发现美、一起来欣赏美。【出示要求】下面请大家默读课文第二至四自然段,你觉得哪些地方表现出美来。画出有关语句,并试着在头脑中想一想当时的画面,在空白处也可以写上自己的感受。(学生自读, 3分钟左右。教师巡视。)

读后交流。

1.             提示:这美丽的山村,清澈的小溪中那一块块,一排排的搭石成了一道亮丽的风景,你感到课文中都流淌着怎样的美呢?

相机出示:(根据学生的回答相机出示)

(一)摆放“搭石”,感悟行为美

1.出示句子(1)——

“上了点年岁的人,无论怎样急着赶路,只要发现哪块搭石不平稳,一定会放下带的东西,找来合适的石头搭上,再在上面踏上几个来回,直到满意了才肯离去。”你觉得这里很美,你从哪里感受到了呢?

2.这儿讲谁在摆放搭石?(理解“上了点年岁的人”)

3.请你们把这句话读给你的同桌听听,说说看你体会到了什么?(提示:你觉得老人怎么样?)(为方便乡亲摆放搭石非常细心、精心摆放,一丝不苟,多么勤劳。(板书:板书:勤劳美)

4.你是从哪些词中体会到的?能具体谈谈吗?

(引导学生从“无论……只要……一定……直到……”等词语中体会)评:“无论……只要……一定……直到”这几个词,你读得很好,让我感受到了老人的一丝不苟,是精心摆放搭石的。评:你让我们所有的同学感受到了老人遇到再急的事,都会放下,一种做好事的殷勤。

5.同学们,“上了点年岁的人”这样做,他当时会怎么想?

(不把石头搭好,别人经过时摔下去,那多危险啊!)

6.孩子,请你想想,“在上面踏上几个来回,直到满意了才肯离去。” 这儿的“踏”,是怎样地“踏”?

生:是小心翼翼地“踏”。(师点评:孩子,从你发言时的眼神,我体会到了小心翼翼。)

生:是专心致志地“踏”。(师点评:从你发言时的神态,我感受到了专心致志。)

生:是全神贯注地“踏”。(师点评:从你发言的语气,我感受到了全神贯注。)

生:是试了又试,踩了又踩地“踏”。(师点评:好一个“试了又试,踩了又踩。”)

生:是一心想着别人安全地“踏”。

7.讲得真好!你觉得这是小心翼翼地“踏”、专心致志地“踏”、全神贯注地“踏”、试了又试,踩了又踩地“踏”、一心想着别人安全地“踏”(这里可让学生从读中去体会,后面的点评你从学生读的角度换个说法评价)

让学生体会

8.很好。我们体会句子意思,体会作者表达的情感,一定要抓住重点词语,把心放进去,才能与作者心心相印。明白了吗?

把你的感动用朗读表达出来吧!先读给你的同桌听一听。

谁来夸一夸这位老人?(指名读。评:谁能让我们感受到老人遇到任何急事,都会先解决搭石不稳的问题。评:再坚决一些,“一定会放下带的东西”。评:你真会读书,把上了年岁的人做事周到,做完了还要反复检查的特点读出来了。评:你特意将直到满意了才肯离去放慢了读,把那种恋恋不舍的心情也表现出来了。)

我们一起来体会他一心为别人着想的品质吧。(齐读PA2)

咱们继续交流。你还从文中的哪里体会到了美?

(三)通过“搭石”,感受协调美、心灵美

1、协调有序:轻快的音乐、美好的图画

学生交流(板书:和谐美)

出示句子(2)——

每当上工、下工,一行人走搭石的时候,动作是那么协调有序!前面的抬起脚来,后面的紧跟上去,踏踏的声音,像轻快的音乐;清波漾漾,人影绰绰,给人画一般的美感。

请你默读这一段。体会一下什么叫“协调有序”?你脑子里联想到了一幅怎样的画面?(学生读。)

读后交流——你体会到了什么?

(1)理解“协调有序”。

你从哪里看出“协调有序”?(前面的抬起脚来,后面的紧跟上去。)是啊,一行人走搭石,前面的刚抬起脚来,后面的就紧跟上去,谁也不抢路,谁也不突然止步,这就叫——协调有序。

在我们的课文里,有的词语意思,上下文就已经告诉我们了。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是一种有效的方法,明白了吗?

(2)脑子里浮现出画面。(一副有声有色的美丽画卷:有节奏的“踏踏声”,像轻快的音乐;“清波漾漾,人影绰绰”,好一幅美丽的的图画。)小结:这儿描写的是乡亲们通过搭石的情景,一种和谐美呈现在我们眼前。【板书:和谐美】你能通过你的朗读把这和谐美好的画面再次呈现在我们眼前吗?自己先试着练一练。

谁来读?评:把感叹的语气都读出来了,你真棒,你为什么这么读?(每次都能协调有序,真不可思议啊!怎能不令人惊叹呢。谁再来读出惊叹的语气来。)评:真有节奏感,“踏踏的声音”,十分轻快。谁再带有点跳跃的感觉来?“踏踏的声音”。评:踏着搭石,“踏踏踏”,溪水也瞬时漾起了层层涟漪,其中还影影绰绰倒映着人们的影子,上工、下工的人们好像在搭石上跳起了轻快而和谐的舞步,谁来美美地读一读?评:“清波漾漾”、“人影绰绰”再慢一些,再优美一些。评:听了你的朗读老师也忍不住地想读了。(师范读)让我们也和着他们走搭石的节拍,感受这如画一般的美景吧。(齐读PA3)

你还能从其他地方感受到美吗?

2、谦让助人:总会止步、理所当然

出示句子(3)——

如果有两个人面对面同时走到溪边,总会在第一块搭石前止步,招手示意,让对方先走,等对方过了河,俩人再说上几句家常话,才相背而行。

假如遇上老人来走搭石,年轻人总要伏下身子背老人过去,人们把这看成理所当然的事。

自由读第一句话,想象当时的情景,俩人碰面会说些什么呢?学生交流。

是呀,同学们,家乡的乡亲们就是这样以礼相待,热情谦让,行为和心灵真美啊!【板书:行为美,心灵美】

什么叫“理所当然”?(本来就应当这样。)

这里是说家乡的人们把什么看作理所当然的事?(自觉帮助老人。)

 “人们”指一个、两个人吗?(所有人,每一个人)

现在,你从“理所当然”一词里读懂了什么?(每一个人都把尊老爱老当成自己应该做的事情)(板书:尊老美)

你能仿照课文中的句式——“如果……乡亲们就……”或者“假如……乡亲们就……”,说一句话?可以结合课文中的内容。(如果发现搭石不平稳,乡亲们就会找来合适的石头搭上。如果进入秋天,天气变凉,乡亲们就会找一些平整方正的石头,按照二尺左右的间隙,在小溪里横着摆上一排。)

学生交流。

小结:让我们带着自己的感受,再读读这句话吧。多么善良、多么朴实的父老乡亲啊!(板书“心灵美”)上了年岁的人为了方便过路的人,精心摆放搭石,年轻人也把扶老携幼看作是理所当然的事。他们美好的行为【板书:行为美】,美好的心灵,让我们深受感动。

(四)“搭石”,美的象征

出示句子(4)——

       一排排搭石,任人走,任人踏,它们联结着故乡的小路,也联接着乡亲们美好的情感。

是呀,一排排搭石,任人走,任人踏,它们联结着——故乡的小路,也联结着——乡亲们美好的情感。

你是怎么理解这句话的?同桌先讨论讨论。

提示:为什么说搭石“联结着故乡的小路”?(小溪两岸的路靠搭石联结。)

又为什么说搭石“联接着乡亲们美好的情感。”(乡亲们互相谦让,互相关心,增进了人与人之间的浓浓情感。)(先小组讨论讨论,在给老师解决疑难。)

无私的搭石正是乡亲们默默无闻、无私奉献的写照,也是乡亲们相亲相爱、友好互助情感的纽带。让我们融入这美好情感之中吧。(齐读PA5)

小结:同学们,在平凡的搭石身边,发生了多少感人的小事啊!想想吧,难道作者仅仅只是在为我们介绍那一块块冰冷的、平凡的、毫不起眼的石头吗?(作者是要通过搭石,赞美故乡,赞美故乡的人,赞美乡亲们美好的行为,美好的心灵。)学到这里,你有什么话想说?(指名说)

出示练习(选其中一句说一句话):

我想对搭石说:                                                           

我想对乡亲们说:                                       

我想对同学们说:                                       

我想对身边的所有人说:                                  到此结束

三、回归整体,体会写法

(一)处理板书,总结全文

    同学们,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知道了什么叫搭石,搭石的作用;乡亲们怎样精心摆放搭石;怎样谦让互助通过搭石。感受到了乡亲们那一心为他人着想,互相谦让、尊老爱老的美好行动,美好心灵,美好情感,美好品质。)

    (二)读中学写,布置作业

    走搭石,这是乡亲们每天生活中极为平凡的小事,可在作者笔下,平凡之中却显现出不平凡的美。作者为什么能发现美?(留心观察,用心体会)是的,美从细心观察中来,美从用心体会中来。

同学们,只要你也用心去观察身边的事物,你一定会发现,原来我们生活中,美无处不在。

出示练习——

我见到的美

       美,就在我们身边。同学之间、邻居之间、人与人之间,有多少互相关心的事啊!这些小事,并不起眼,但让人感动。你能选一件说一说,写一写吗?

   (如有时间,可采用让学生说的方式,抽几名学生在全班交流。)

(人教小语资源网 www.pepxiaoyu.cn友情提醒:查找本课更多资料,请在站内搜索课文题目)原文地址

http://www.szsysx.com/oblog3/user1/13/archives/2006/345.html

 

 


本页地址:http://linshi.123ttt.com/html/sinianji_489_20732.html

分享按钮

 

Copyright©2008PepXiaoYu.Cn人教小语资源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皖ICP备11015604号-4
皖公网安备 34162302001377号 人教小语资源网所有资源来源于网络,如有侵犯,请联系管理员删除。
联系邮箱:pepxiaoyu@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