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教学论文 教案中心 试题中心 课堂实录 人教说课 教学课件 课文原文 练习答案 写作范文 网站地图  
 
 
   
  您当前位置:人教小语资源网 >> 教案中心 >> 四年级 >> 浏览文章 
搜索:
评《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评《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作者:佚名 来源:不详 点击数: 添加日期:2009年02月13日  字体:

  

评《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这首诗是千古传颂的送别诗,描写了李白送别孟浩然时的情景,表达了送别好友时的依依惜别之情。诗的前两行叙事,后两行写景,景中却包含着一个诗意且耐人寻味的情节:帆影已消逝了,而诗人还在翘首凝望,似乎要把自己的一片情意托付江水,陪伴行舟,将友人送到目的地。诗人巧妙地将对好友的一片深情寄托在对景物的描写之中,情景交融,含而不露,余味无穷。
                  苏老师执教的这一课,将古诗、音乐、图画三者有机的结合起来紧紧扣住一个“情”字,
                  运用诗一般的语言让学生置身文本之中,展开了极富个性的精彩解读。创设了一定的教学情境使学生披文入境,进而入情。引领学生由浅层思维自然提升到深层思维,体会李白和孟浩然依依惜别之情,课堂教学同时富有情趣,学生的学习主动性、积极性也被充分地调动起来,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教师多样化的评价激发了学生的学习愿望,促进了课堂教学,启迪学生有所感触、有所感悟,为学生创设了良好的学习氛围。如:“好一个离别苦”“真是凄凄满别情”“真是总千言万语,也在心头口难开”学生的情感体验被调动起来,真实的情感不断涌动,思维的火花得以碰撞。最后在“拓展延伸”中让学生想一想还有那些古诗是写朋友离别之情的?这一环节的设计,不仅对两位诗人之间的深情厚意的了解变得“充实”“厚实”,透彻地感悟到文本的内涵,而且有效地把古诗文积累和语文学习紧密结合起来,扩大了学生对文本的阅读视界,深化了学生对孟浩然的敬仰之情,从而起到“牵一发而动全身”之功效。
                  不足之处,个别字的发音应在第一课时消灭掉,比如: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的陵同学们读成了“林”,孤帆远影碧空尽的“尽”读成了“静”。

本页地址:http://linshi.123ttt.com/html/sinianji_489_20455.html

分享按钮

 

Copyright©2008PepXiaoYu.Cn人教小语资源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皖ICP备11015604号-4
皖公网安备 34162302001377号 人教小语资源网所有资源来源于网络,如有侵犯,请联系管理员删除。
联系邮箱:pepxiaoyu@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