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搭石》有感
今天,我有幸听了一节王玲湘老师的语文课——《搭石》。这是一篇很美的文章,作家刘章家乡那清丽的山水、淳朴的民风本身就是一道美丽的风景。课堂上,王老师更是让我们充分感受到了“搭石”的美,他的授课方式与风格也给了我很多启示。
一、语调促和谐。
随课文内容选择语气语调。这是一篇抒情散文,而王老师则选用了和谐的语调,她轻轻地说,慢慢的说,把同学们带进了刘章家乡那清丽的山水之间。教学中,王老师还充分发挥音乐的感染力。在导入新课时,一边出示情境图,一边播放竹笛演奏的轻音乐,再配上老师轻柔的介绍性语言,给人一种美的享受!教学中,王老师还播放了几次音乐,都适时地把学生带到那种和谐的境界。我不禁为老师的沉着与稳重感到敬佩。
二、字词助理解
理解重点词语是感受文章思想感情的重要方式。教学中王老师对三个生字的教学也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字词教学除了扎扎实实正音、析形、释义、注重书写,还运用比较、联系、想象、入境等多种方法,感受字词的意蕴、形象和情趣。中“协调有序”一词的教学:师:你们从哪儿体会到这幅画面的美呢? 生:我从“协调有序”体会到美。师:怎样的动作才是协调有序的呢?生:就是很有顺序,配合得很好。师:这是从字面上理解。生:就是“前面的抬起脚来,后面的紧跟上去,踏踏的声音,像轻快的音乐”。师:你联系下文理解了。让我们加入到走搭石的人群中,接着请同学参与表演,合作着读一读。首先师引读:每当上工、下工,一行人走搭石的时候,动作是那么协调有序!前面的——生:抬起脚来师:后面的——生:紧跟上去。师:(速度渐快)前面的——生:抬起脚来。师:后面的——生:紧跟上去。师:(速度再渐快)抬起脚来,紧跟上去,抬起脚来,紧跟上去,这踏踏的声音,像—— 生齐:轻快的音乐。师:让我们继续走在搭石上,这边两组走前面,这边两组走后面……师:没有人踩脚,没有人跌入水中,该是有人指挥吧,(生摇头)对,其实又没有人指挥,那么默契,那么有序,这样的动作就叫做——生:协调有序。肤浅而深刻,仿佛聆听到了“协调有序”的声音、观赏到了“协调有序”的风景图,不用说学生,就连我这旁听者都能印象深刻。
“绰”字的教学,还摘录了字典里的几项意思供学生选择,既让学生全面了解多义词“绰”的全部义项,又降低了理解的难度。
通过本课的教学,乡亲们尊老,谦让的美好品质,自然而然地根植于学生心田,达到润物细无声的美好境界。
作为年轻教师,一节好的课例值得我们学习和思考的有很多,即使没有写下来,它也能潜移默化的影响我们,我会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