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善待学生的天性,呵护学生的天性是一种新的教育理念。这是促进学生发展、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的核心所在。在教学《赵州桥》一课时深有体会。课前让学生说说自己所见过的桥,甚至有的学生还唱起了《北京的桥》,由此我也拉开了《赵州桥》的教学序幕,音乐的陶醉还未完全退去,我又请同学欣赏录像,真正体味这“闻名世界”的赵州桥。游览之后:
师:赵州桥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你感受如何?
生1:赵州桥真的很雄伟、很壮观。
生2:“李春”真是太伟大了,居然设计出这样既坚固又美观的桥!
生3:以后有机会,我一定要亲眼看看这历史悠久的古桥!
生4:我们古代的劳动人民太了不起了!我真佩服他们的智慧!
……
听着学生发出的感慨,我不由得一惊:学生们已在预习以及看录像的基础上,对赵州桥有了较为完整及全面的思考与认识,如果我再按事先安排的感知课文,深入理解……的步骤进行下去,恐怕学生学起来也会感觉索然无味。我灵机一动,改变原来的教学思路。
师:你们都谈出了各自独特的感受,那你们想不想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来学习呢?
(犹如投石激浪,学生呼地一下纷纷举起小手,跃跃欲试)
生1:我想当小导游员带大家游览;
生2:我想用画笔画出“赵州桥”的雄伟和龙的姿态;
生3:我想作一首小诗来赞美“赵州桥”;
生4:我想用动作表演;
生5:我想有感情地朗读;
……
(浓浓的趣味,新颖的学习方式已将课文的学习演绎成了一个“才能展示的舞台”)
之后,我组织兴趣爱好相同的同学坐在一起,引导他们要想以自己喜欢的形式充分地展示“赵州桥”,必须在熟读课文理解重点词句的基础上,方能表现出色!学生听罢,立即投入到朗读、讨论、交流的氛围之中。教师融入学生之中,与学生亲切讨论之后,根据各组不同情况激发他们向着自己喜欢的方式去发挥,去创新!
在全班交流时,学生们纷纷走上“展示自我的舞台”。每次精彩的展示之后,同学都会欣喜的鼓起掌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