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教学论文 教案中心 试题中心 课堂实录 人教说课 教学课件 课文原文 练习答案 写作范文 网站地图  
 
 
   
  您当前位置:人教小语资源网 >> 课堂实录 >> 三年级 >> 浏览文章 
搜索:
《盘古开天地》实录二

《盘古开天地》实录二

作者:佚名 来源:不详 点击数: 添加日期:2009年02月12日  字体:

  

P> 福建省福州市群众路小学 邓 心
 
 
 
课前热身

学生自己组织游戏

“对对碰”:头──摇摇头;手──拍拍手……;

对反义词:睡-醒;黑暗-光明;漆黑-明亮;分-合;清-浊;轻-重;上升-下降;升高-下沉;高-矮……

师:我发现同学们今天的状态特好!时间差不多了,我们准备上课吧!

一、提出本课学习内容

1、师:同学们今天我们继续学习──《盘古开天地》。

谁能告诉我,传说很久很久以前,宇宙是什么样子的?

生:传说很久很久以前,宇宙象一颗大鸡蛋;天和地还没有分开;宇宙是混沌一片的……

师:是呀!看来你们对上节课的内容记得挺牢!传说很久很久以前,宇宙是──混沌一片的。(板书:混沌)

那你们现在看到的宇宙又是什么样儿的呢?

生:我们现在看到的宇宙有很多灿烂的小星星,而且宇宙不再象以前那样混沌了。

师:那用一个词说就是非常──美丽!(板书:美丽)

2、师: 混沌的宇宙,美丽的宇宙,动动脑筋,有什么想问的吗?

生:为什么很久以前宇宙是混沌的呢?为什么说现在的宇宙是美丽的?混沌的宇宙是怎么变得美丽的呢?……

师:诶?我发现大家想了解的都和一个问题有关,那就是“神话中盘古是怎样创造出美丽的宇宙的?”是吗?这也是今天咱们要学习的内容!(板书:创造)

二、情境创设,深入学文

1、感受盘古开天地的神奇。

师:想不想感受一下盘古劈开天地的神奇?

生:想!

师:大家闭上眼睛,准备好了吗?现在我们进入了时光隧道,(音乐起)回到很久很久很久以前,天和地还没有分开, 宇宙混沌一片,有个叫盘古的巨人,在这混沌之中,一直睡了十万八千年。有一天,盘古忽然醒了,他见周围一片漆黑,就抡起大斧头,朝眼前的黑暗猛劈过去。(音响:爆裂、折断、熔岩滚滚)

怎么样?你们仿佛看到了什么?

生:我仿佛看到一个巨人拿着大斧头,朝眼前的黑暗猛劈过去。

师:这么有趣呀!你呢?

生:我仿佛看到宇宙天地还没分开的样子,好象一个大鸡蛋。

师:呀!你老记着大鸡蛋,资料找得不错!还有吗?

生:我看到了很久以前宇宙混沌一片的样子;我看到以前宇宙混沌一片,有个巨人睡了一万八千年(其他学生纠正:十万八千年,老师也引导孩子认识到书上写的是十万八千年。)

师:还有谁想说?

生:我仿佛看到了那个宇宙的大鸡蛋碎掉了!

师:噢!盘古开天地,多神奇呀!找找看,课文中是怎么说的呢?打开书。哪里写到盘古劈开天地的情形呀?哪个自然段?

生:第二自然段!

师:是这个自然段吗?(课件出示第二自然段内容)

生:是!

师:你能不能选其中的一句话,把你感受到的盘古开天地的神奇读出来呀?

生:能!

师:自己先试一试!可以读出声来,没关系!

(生自选自读)

师:谁想来试试?

生:我想选第二句话。他见周围一片漆黑,就抡起大斧头,朝眼前的黑暗猛劈过去。

师:盘古可是一个大巨人呀!他就抡起大斧头,你再试一试!

生:他就抡起大斧头……

师:再用力一些

生:他就抡起大斧头,朝眼前的黑暗猛劈过去。

师:怎么劈的?

生(全班):猛劈过去!

师:连起来再试一次!

生:他见周围一片漆黑,就抡起大斧头,朝眼前的黑暗猛劈过去。

师:有进步了,跟我读一个词好吗?抡起

生:抡起(学生跟读两遍)

师:全班读

生(齐):抡起

师:很好听,咱们一起来感受一下,好吗?他见周围一片漆黑,读!

生(齐):他见周围一片漆黑,就抡起大斧头,朝眼前的黑暗猛劈过去。

师:好极了,还喜欢别的句子吗?

生(1):轻而清的东西,缓缓上升,变成了天;重而浊的东西,慢慢下降,变成了地。

师:大家觉得她读得怎么样?

学生鼓掌

师:哎呀,大家给你鼓励啦!真不错!有什么建议要给她吗?

生(2):我想给她提个建议:“轻而清的东西”要读得轻一点;“重而浊的东西”要读得重一点。

师对生(1):有没有道理?

生(1):有!师:看来你接受了,还有别的建议吗?

生(3):林可同学,我给你提个建议:书上说“重而浊的东西,慢慢下降”请你不要读得太快!

师:哦!你觉得他说的有道理吗?

生(1):有!

师:那你再看看,这里除了“慢慢”这个词是表示慢的意思,还有哪些词也表示慢呢?谁来说?

生(4、5):缓缓;渐渐。

师:是呀,这两句话用了三个表示慢的词(课件演示三个词变红的效果)可见天地分开是多不容易的事呀!听了大家的建议以后你能不能读得更好一些呢?试试看吧!

生(1):轻而清的东西,缓缓上升(师指导:再慢一点。)轻而清的东西,缓缓上升,变成了天;重而浊的东西,慢慢下降(师指导:慢慢下降,再试一次)重而浊的东西,慢慢下降,变成了地。

师(对全班):她有进步了,你们想不想也来感受一下?

生:想!

师:轻而清的东西,缓缓上升,读!

生(齐):轻而清的东西,缓缓上升,变成了天;重而浊的东西,慢慢下降,变成了地。

师:真神奇!还有别的句子吗?

生:只听一声巨响,混沌一片的东西渐渐分开了。

师:你还记得刚才听到的那声巨响吗?把那种感觉读出来!

生:只听一声巨响,混沌一片的东西渐渐分开了。

师(范读):渐渐分开了。

生:渐渐分开了。

师:盘古这一劈多神奇呀!咱们连起来感受一下!有一天,盘古忽然醒了,读!

生齐读第二自然段,师适时指导。

2、学习“顶、蹬”部分

师:天和地已经被盘古劈开了(板书:劈),接下来呢?

生:盘古怕天和地还会合在一起,就头顶着天,用脚使劲蹬着地。

师:同意吗?

生:同意!

师:是呀,就头顶着天,用脚使劲蹬着地。(板书:顶、蹬)想不想当一当神话中这了不起的盘古呀?(课件出示:)那大家都试试看吧!怎么顶?允许你们站起来!现在咱们可都是盘古了,要把天地分开!(学生举手顶)好重呀,用劲,加油,顶开天,蹬开地,加油,加油!……

师:你发现什么了?

生:我发现大家顶错了!

师:为什么?

生:因为书上说“头顶着天”,而不是用手撑着天!

师:对吗?

生(齐):对!

师:那好,不管怎么顶,只要能把天地顶开就行!用力,头要使劲顶,脚要重重蹬,哇!你们瞧,那位同学显得特别用劲,加油!……怎么样?

生:累死了!

师:那休息吧。你呢?

生:累倒了!

师:知道你们刚才顶了多久吗?

生:不知道;一分钟吧?

师:有的同学都猜出来了,不到一分钟!那盘古顶了多久?

生(1):十万八千年!

师:怎么知道的?

生:查资料知道的。

师:能从查资料中获取知识,这是很好的学习方法!还有谁想说?

生:我觉得盘古肯定顶了很长时间!

师:为什么?

生:因为如果不顶这么久,天地就会合上了!

师:很有道理!

生:我觉得盘古头顶着天、脚蹬着地,一定也用了十万八千年。

师:怎么知道的?

生:猜的。因为他睡了十万八千年,那一定也能顶十万八千年。

师:呀!从睡了十万八千年,猜想他也能顶十万八千年。能联系上下文猜想,你真棒!

生:我补充!书上说“这样不知过了多少年”

师:你读书很认真!书上说“不知过了多少年”,盘古始终头顶着天、用脚使劲蹬着地。一年过去了,盘古怎么做的?读!

生:盘古头顶着天,用脚使劲蹬着地。

师:一百年过去了,盘古仍然──?

生:头顶着天,用脚使劲蹬着地。

师:一万年,一百万年过去了,盘古仍然──?

生:头顶着天,用脚使劲蹬着地。

3、学习“变”

师:天和地终于成形了,盘古却──累得倒了下去,倒下后,盘古的身体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板书:变)同学们,请你们轻声自由读第四自然段,多读几遍,一边读、一边想,相信你们会有不少发现的!开始吧!

师巡视,指导读书姿势。

师:有什么发现?

生:我发现这一自然段都是围绕第一句话写的。

师:是吗?围绕哪一句写的?你读一读。

生:盘古倒下后,他的身体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师:真棒!还有别的发现吗?

生:我发现第四自然段写的都是盘古的什么部位变成了什么。

师:哦!都是用……变成了……来写的,连句式特点都发现了!

生:还有!我发现盘古为了创造这个宇宙牺牲了自己(师:你的发现很有价值);我发现盘古发生变化的东西,很象最后变成的东西。(师引:你举个例子。也就是说这些变化想象得很合理,是吗?);我发现这里有个省略号,表示盘古身体发生的变化还有很多!(师:你们发现了吗?都发现了?你们的发现很重要!板书:……)

师:还有吗?

生:我还发现这个自然段有许多XX的XX,比如:隆隆的雷声……

师(纠正):应该怎么读?隆隆的雷声。对了,继续说吧!

生:还有比如:茂盛的花草树木、滋润万物的雨露……这些词语都很美!

师:你有一双发现美的眼睛!

生:……

师:读书就应该像同学们这样,一边读、一边想,还要善于发现!你们喜欢这些神奇巨大的变化吗?找出你最喜欢的读一读吧!想想为什么喜欢。

生:我喜欢“他呼出的气息变成了四季的风和飘动的云。”

师:是吗?瞧!云飘来了。(课件:云)美吗?

生(齐):美!

师:你再读一次好吗?

生(投入地):他呼出的气息变成了四季的风和飘动的云。

师:谁也想试?大家一起试一次吧!(全班读)还有吗?

生:我喜欢“他的汗毛,变成了茂盛的花草树木。”

师:为什么?

生: 因为我觉得很奇怪!

师:觉得这个变化很神奇是吗?还有谁也喜欢这个变化?为什么?

生:因为花草树木能保护环境。

师:当你读到这里时,你仿佛看到什么?

生:我仿佛看到花草树木美丽的样子。

师:怎么美呀?谁能说说你读到这里时看到的美丽景象?

生:我能!我仿佛看到五颜六色的野花盛开在草地上。

师:一起来欣赏一下(课件出示:花草树木美景)你再试着读一读!

生:他的汗毛,变成了茂盛的花草树木。

师:还有别的吗?

生:我还喜欢“他的血液变成了奔流不息的江河。”

师:你又为什么喜欢它呢?

生:因为它写得很雄伟;因为读到这里我想起了我们刚学过的古诗──《望天门山》,唐,李白……

师:你们记得吗?一起背吧!

生(齐):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

师:瞧!(课件:黄河图)

生:哇!

师(引读):他的血液变成了──?

生:奔流不息的江河!

……

师:我也被这美丽的变化深深吸引住了,我想和你们一起读第四自然段,好吗?那我们各自准备准备吧!

生自由准备

师:准备好了吗?那咱们把书本放下,一起合作把这一自然段美美地读一读吧!(课件、配乐)盘古倒下后,他的身体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他呼出的气息,变成了──?

生:四季的风和飘动的云

师:他发出的声音,化成了──?

生:隆隆的雷声

……(师读盘古身体的部分,同学们接读变化的部分。)

师: 真美呀!刚才有位同学发现了省略号的秘密,那盘古的身体还会变成什么呢?让我们插上想象的翅膀,试着当一回小小神话家吧!首先,每位同学用这个句式自己写一写,然后在组长的带领下,小组内互相说一说、改一改,接着想一想怎么把大家的句子连成一段话,最后,小组派一位代表来汇报,听清楚了吗?开始吧!

(学生小组合作、老师巡视指导略)

师:好了吗?那你们小组先来吧!其他小组可要认真听,你们就是小评委啦!如果觉得这个小组汇报得好,就把掌声送给他,如果有什么建议也可以大胆地站起来说一说!

生(1):他的眉毛变成了天上的彩虹;他的大腿变成了高大的楼房;他的牙齿变成了闪闪发光的钻石;他的……(学生笑了三次,无法继续。)

师:谁来帮帮他?

生(2):他的大斧头变成了现在的矿井。

师:你们对他们小组的汇报有什么建议吗?

生:我对他们小组提一个建议:大斧头又不是盘古身体的一部分!

师:是呀,省略号省略的是盘古身体的其他变化。那你们改一改吧!回头我再来听你们把大斧头改成什么了。

其他小组的同学继续汇报,相同的就不说了,与众不同的就大声说出来吧!

生:他的耳朵变成了五彩缤纷的贝壳;他的骨头变成了藏在地下的石头;他的牙齿变成了各种各样的金银珠宝;他的牙齿变成了五颜六色千奇百怪的石头。

师:怎么样?(学生热烈鼓掌)噢!你得到掌声了!祝贺你!还有吗?

生:盘古倒下后,他的身体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他的头发变成了一条条细细的柳条;他的耳朵变成了一把把翠绿的芭蕉扇;他的泪水变成了冬天的白雪……呀!他的变化真美呀!

(学生报以热烈掌声!)

师:哇!你不仅把组员的连成一段话,还加上了开头和结尾。太棒了!出乎我的意料!同学们,你们写的这么多变化,如果都加到书上,这省略号可以擦掉吗?

生:能;不能

师:为什么不能?

生:因为省略号是代表永远都写不完的;因为盘古是非常大的巨人,他的身体会发生数不清的变化……

师:所以书上说:“人类的老祖宗盘古,用自己的整个身体创造了美丽的宇宙。”谁愿意来读一读?请还没机会发言的同学吧!你来!

生:人类的老祖宗盘古,用他的整个身体创造了美丽的宇宙。

师:读得很好呀!你强调了哪个词呢?(老祖宗)为什么?

生:因为盘古是咱们人类的老祖宗,我想读出对他的敬佩!

师:那你再把这敬佩的感情读浓一点吧!

生(1):人类的老祖宗盘古,用他的整个身体创造了美丽的宇宙。

生(2):有建议!XX同学刚才把“创造”的“造”读成平舌音了。

师:哦!读音要标准!你带她读吧!

生(2):请你跟我读,“创造”

生(1):创造

师:好!让我们怀着各自对这句话的理解,带着各自对盘古的感情,再大声自由地读一读吧!

生(自由):人类的老祖宗盘古,用他的整个身体创造了美丽的宇宙。

师:传说中的盘古就是这样,用尽所有力量,把他的整个身体,将混沌的宇宙创造成美丽的宇宙!(边说边连板书)

同学们,让我们记住这美丽的神话──

生:盘古开天地

师:让我们记住这顶天立地的形象──

生:盘古开天地

师:让这嘹亮的声音在宇宙间回响──

生:盘古开天地

三、拓展

师:学了这篇美丽的神话故事,你们想给自己设计什么作业呢?

生:我给自己设计的作业是查找更多的神话,了解它们;我想把第四自然段的盘古的变化抄在纸上,配上图画;我想演盘古……

师:好,回去后,你们就完成自己给自己设计的作业吧!下节课,我期待你们的作品交流会!下课!

 
 


本页地址:http://linshi.123ttt.com/html/sannianji_511_14223.html

分享按钮

 

Copyright©2008PepXiaoYu.Cn人教小语资源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皖ICP备11015604号-4
皖公网安备 34162302001377号 人教小语资源网所有资源来源于网络,如有侵犯,请联系管理员删除。
联系邮箱:pepxiaoyu@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