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教学论文 教案中心 试题中心 课堂实录 人教说课 教学课件 课文原文 练习答案 写作范文 网站地图  
 
 
   
  您当前位置:人教小语资源网 >> 教案中心 >> 三年级 >> 浏览文章 
搜索:
《荷花》一课听后

《荷花》一课听后

作者:佚名 来源:不详 点击数: 添加日期:2009年02月13日  字体:

  

《荷花》一课听后

3月8日的语文小小组活动中,我们听了无锡市侨谊实验小学华蓉蓉教师执教的的一节录像课——国标本教材第六册《荷花》。【感谢您浏览人教小语资源网!请在站内输入课题关键字搜索更多资料!本站网址是www.pepxiaoyu.cn】

《荷花》是一篇写景抒情的文章,课文写“我”在公园的荷花池边观赏荷花,被如诗如画的美景陶醉而浮想联翩,赞美了荷花以及大自然的美丽。在这一节课中,华教师执教时最大的特点是训练了学生的语感,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环节中:

1、媒体激趣,触发语感。叶老说过“作者胸有境,入境始于亲”。课堂伊始,华教师在板书课题后,伴随着美妙的旋律,出示了一组静态的荷花图片及动态的池塘荷色,并引导学生或词或句地表达自己的感受,既迅速地拉近了学生与文本的距离,又激起了他们亲近文本的欲望,为本节课的学习奠定情感基础,让学生快速地进入课堂教学中来。 

2、充分诵读,领悟语感。叶圣陶先生一向重视语文中的美读,他说:“所谓美读,就是把作者的情感在读的时候传达出来。设身处地,激昂处还他个激昂,委婉处还他个委婉……”依我的理解,美读就是读者将作者文中当时的情感还原出来。要到位地还原,就要读者沉入文中,体会文意,与作者的心灵相通。华教师的课中,运用“让学生自主选择喜欢的语段进行交流学习”这一教学手段,实现了预定的训练目的。当然,这一开放性的教学设计与教师充分的钻研教材是分不开的。在课堂上,通过对重点词语的解读,还原了语言形象,又通过教师适时的点拨,让学生通过朗读反馈了出来。

3、多元解读,积淀语感。教学中,教师依据学生的学习反馈,适时引导学生对“白荷花在这些大圆盘之间冒出来”作出多元的解读。片断如下:

生:我喜欢“白荷花在这些大圆盘之间冒出来”这一句。读着它,我仿佛看到了从碧绿的荷叶中冒出来的荷花。

师:“冒“字可以换成别的什么字?

生:(学生说出了“长、钻、冲、露、伸”等字)

师:再体会一下,怎样长可以叫“冒”,作者为什么用“冒”?

生:(学生依据自己的感悟进行了回答)

师:(据学生回答,强调是使劲地、生机勃勃地生长)你能读好这个句子吗?

生:(练习并朗读)

  

下面再谈谈自己一些不成熟的意见:

1、对文章第5自然段省略号的教学可改为:

 师:风过了,我停止舞蹈,静静地站在那儿。只有蜻蜓、小鱼过来了吗?

 (意在引导学生为文中省略号进行补白,同时应强调让学生依照文中句子进行仿说,不能只让学生说小动物名,只有这样,学生才能在日常的语言实践中丰富语言。)

2、对“学完全文后让学生用一句话赞美荷花”这一环节,可否运用课堂开始时的课件,让学生在低低的配乐及荷塘景色中身临其境,进而激发学生语言。另外应强调语言的质量,不能以一个“美”字概括。

金群

http://www.zmxx.com/blog/user1/jscsjq/archives/2006/1395.html


本页地址:http://linshi.123ttt.com/html/sannianji_488_20227.html

分享按钮

 

Copyright©2008PepXiaoYu.Cn人教小语资源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皖ICP备11015604号-4
皖公网安备 34162302001377号 人教小语资源网所有资源来源于网络,如有侵犯,请联系管理员删除。
联系邮箱:pepxiaoyu@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