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翠鸟》教学体会
《翠鸟》是语文第六册教材中的一篇老课文,文章中描写了翠鸟外形的美丽可爱以及它捕鱼时动作的敏捷,因此课文很受同学们的喜爱。把老课文上出新意,体现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学理念,这是我在设计该课文教学时所追求的。下面选取教学设计过程中的几个片断与大家探讨。
一.激趣设境,导入新课。让学生说说自己喜欢哪些鸟以及喜欢的理由,然后一起来认识新朋友翠鸟,亲切地叫它一声,看图说说翠鸟的样子。翠鸟那鲜艳美丽的羽毛,已深深地吸引了学生,促使他们迫切地想了解、探究更多的有关翠鸟的知识。
二.自主选择,合作探究。在学生初读课文,知道课文是从外形、活动以及生活习性三方面来介绍翠鸟之后,再让学生说说自己最喜欢翠鸟的什么,以此激发学生深入研究的热情。然后让学生用自己最擅长的学习方法,选择自己最喜欢的内容,独自或自选合作伙伴,进一步探究有关翠鸟的知识。这一环节是本节课学习的重要阶段,教师设计了让学生自己选择喜欢的方式去学习喜欢的内容,充分体现了“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教师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放手让学生自主、合作、共同探究,是培养学生学会求知、学会合作、勇于创新的重要途径」
三.展示交流,加深理解。让画翠鸟的学生展示介绍自己作品的同时,按顺序具体述说了翠鸟的外形。其它学生评价作品的同时,也须依书靠本地落实到每句每词,这就加深了对课文内容的理解。看着提示,介绍翠鸟的样子,练习说一说,这也正是让学生脱离课本的背诵,这比干巴巴地要求学生放下课本看谁能背诵下来巧妙得多。
四.拓展延伸,放飞个性。学生比较深入地研读课文后,会有不少的收获,同时又会产生新的疑问,请学生结合自己的收获或疑问给自己布置一道课外作业题。有的学生准备上网查找资料,进一步了解翠鸟;有的学生准备编一份小报,让大家了解更多的鸟;有的学生准备写保护鸟类的标语口号;有的学生准备写保护鸟类的倡议书;还有的学生准备为鸟儿建几个温暖舒适的家……这一设计的安排,使学生既有自主思考的权力,又激励着他们不断创新的精神,进而超越课文,培养了学生的创造力。
转载http://czrj.zjyhsx.com/user1/shilaoshi/archives/2006/209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