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教学论文 教案中心 试题中心 课堂实录 人教说课 教学课件 课文原文 练习答案 写作范文 网站地图  
 
 
   
  您当前位置:人教小语资源网 >> 教案中心 >> 三年级 >> 浏览文章 
搜索:
《她是我的朋友》第二课时教案研究

《她是我的朋友》第二课时教案研究

作者:佚名 来源:不详 点击数: 添加日期:2009年02月13日  字体:

  

《她是我的朋友》第二课时教案研究

   作者: 何燕

 

   《新课程标准》提出:“小学语文教学应力足于促进学生的发展,为他们的终身学习、生活和工作奠定基础。”我现身为课改教师,深短课程改革将给我们教师搭建一个学习、探究、展示的平台。如果教师再用老观念去教授语文,那无疑将扼杀课程改革那鲜活的生命力。我作为一名盲教育的语文教师,必须在学习中培养视力残疾学生主动学习,主动探究的精神。使视力残疾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体。那么,怎样在盲校的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视力残疾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精神,培养他们学习能力,我把研究的重点放在改变课堂教学上。下面就我在《她是我的朋友》这堂课堂教学上谈谈自己的具体做法。

《她是我的朋友》是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语文第八册的一篇含蓄隽永的佳作。作者巧妙地设置悬念,先在读者头脑中埋下一个谜,以引起强烈的期待和追索,继而谜底揭开,真相大白,使读者从中获得惊喜和教益。这篇课文讲的是战争时期的一个故事。孤儿院的孤儿阮恒,为了救护受伤的同伴,毅然献出了自己的鲜血,挽救了同伴的生命,当问他为什么要献血时,他只是说“她是我的朋友”。课文通过对阮恒献血神情、动作的真实描述,生动地展现了他为救朋友而无私奉献的优良品质。

学习这篇课文,要继续训练学生抓住课文主要内容的能力,指导学生运用抓住课文主要内容的方法,理解课

文,体会表达的思想感情针对课文特点,在第一课时教学字、词和进行初步的阅读之后,我把本篇课文第二课时的教学目标确定为:

知识与技能:

1、 在学习课文1—4自然段的基础上,研读课文的5-14自然段。

2、 通过理解重点词句,感受、体会阮恒待人真诚、与朋友患难与共、无私奉献的品格。

3、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文章中蕴含的深刻哲理。

过程与方法:指导学生用自己提问题、自己解决问题和合作交流的方法读懂重点语句,进而读懂课文。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引导学生从小男孩为了挽救同伴垂危的生命,毅然献出自己鲜血的动人故事中,学习他待人真诚、与朋友患难与共、无私奉献的品格。

教学重点、难点:认真研读描写阮恒献血时的动作、表情的语句,了解他当时的复杂心情。继续练习抓住课文重点词语理解课文内容的阅读方法。

教具准备上我设置了:多媒体课件、课文录音、放大字课文、相关课外阅读物。

这节课上我想反映的是这样的教学理念:

1、关注学生的终身发展,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

2、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体现在教师和学生的对话,以及尊重学生的意见上)

3、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展示教师的主导地位。

具体的教学过程我是这样预设的:

  一、创设情境导入

1、  同学们,昨天我们已经学习了课文的1――4自然段,了解了故事发生的起因,现在,让我

们借助录相,再回到那令人惊心动魄的场景之中。(放录相)

(录相)师解说:

战争爆发了,战斗非常激烈,几架战机呼啸着,盘旋着,投下了几颗炸弹。到处硝烟滚滚,弹片纷飞。其中有几颗炸弹落到了孤儿院,我们仿佛可以听见从里面传过来的几声惨叫,医生和护士连忙奔向现场。其中一个小女孩受了伤,浑身是血。医生说,如果不及时给他输血,他就会因为休克和流血过多而死去。

2、(过渡)师:情况万分紧急、输血迫在眉睫,在这紧要关头又发生了什么事呢?谁能用自己的话说一说?(引导学生说出文章的主要内容:为了救护重伤的同伴,阮恒毅然献出了自己的鲜血,挽救了同伴的生命。)

二、尝试学法

 1、师:那么,阮恒在献血过程中又是怎么做的呢?这就是我们这节课所要重点研究的问题。下面就请同学们听课文5-11自然段录音,同学们一边听一边摸。找出阮恒在献血过程中的神情和动作的语句。重点体会一下阮恒在献血过程中的神情和动作,看看你有什么发现。(课文录音。)

2、谁能把描写阮恒献血前的神情和动作的语句给大家读一下。(指名读)

生:一阵沉默之后,一只小手颤抖地举了起来。忽然又放下去,然后又举起来。(出示课件1 齐读1遍)

师:读了这句话,你们有什么疑问吗?

生1:他为什么“颤抖”地举起手?(抓重点词句问、问得好)。

生2:为什么“沉默”后再举?(是啊,他在想什么呢?)。

生3:他为什么举了又放下去,又举?(他的行为确实让人奇怪!)

2、师:同学们真会提问题。提了问题之后我们不妨把课文再读一读,一边读一边模仿阮恒的动作,或许你会有所发现。(生读)

谁来说说,你刚才读懂了哪个问题?

生1:我读懂了他沉默是因为他在想要不要输血给小女孩。(他在思考。)

生2:我读懂了他“颤抖”地举手是因为他心里害怕、怕自己输了血会死。(有道理)

生3:“举”了又放,“放”了又“举是因为他想到应该救小女孩,可又怕自己死去,又想到应该救……所以就举了又放,放了又举”

师:“沉默”一词点出了孩子们当时各种各样的心态,真是“此时无声胜有声”。于患难处见真情,面对自己即将死去的好朋友,小阮恒做出了极为艰难、痛苦的选择。从他的动作“举、放、举”的动作中,你体会出阮恒当时的心情是怎样的?(生:紧张矛盾) (请写下来:紧张 矛盾)

师:“举、放、举”三个无声的动作细腻地写出了阮恒当时矛盾的心情。最后,真挚、朴实的友情使他做出了抉择,他愿意用自己的鲜血去挽救朋友的生命,哪怕自己会痛苦地死去。

3、师:刚才,我们从阮恒献血前的动作、神情体会出他矛盾、紧张的心情,那么同学们能不能尝试着读出这种情感呢?试一试!(生自由读)

4、你觉得应该怎么读才能够表现阮恒矛盾、紧张的心情。

   谁来读读看?

“一阵沉默之后,一只小手颤抖地举起来,忽然又放下去,然后又举起来。”为表现阮恒的思想斗争,“沉默”要读得缓慢、轻声;为强调精神紧张,读“颤抖”的声音稍带发颤;“举——放——举”这三个动词要读出语速的变化(从慢到快),特别是最后“举起来”语气要坚定。

(指名读)

5、(小结)师:刚才我们通过读发现了问题,又通过朗读、思考解决了问题。同学们真能干!掌声鼓励一下自己。

    三、精读输血时部分

1、  师:接下来,我们再来看看阮恒献血时又发生了什么事。请同学们找出描写阮恒献血时的部分,

大声响亮地把它读一读。边读边思考,找出你不理解的地方?并在在课堂本上记下来。(生读书、动笔、)

2、师:谁来说说你读懂了什么或者哪个问题请大家给你帮助。(生举手)

生1:为什么很快地躺在草垫上?

生2:献血过程中,阮恒为什么一动不动,一句话也不说?

生3:“啜泣”是什么意思:(为什么啜泣?)

生4:“为什么捂住脸?”(或掩盖痛苦,或制止哭泣)

生5:为什么阮恒不告诉医生他哭的原因?

生6:为什么眼睛紧闭?

生7:我还想知道医生是怎么安慰阮恒的?

师:同学们提了这么多的问题,提得真好,说明同学们都认真思考了,真是不错!其实答案就是书中,我们不妨把课文再用心地读一读,边读边思考,或许你又会有新的发现。(生自由读。)

谁来说说,你读懂了哪个问题?

生:我读懂了阮恒为什么很快地躺在草垫上。因为小姑娘急需输血,如果不马上输,她就会死去。(有道理。)

生1:我知道了“啜泣”是抽抽嗒嗒地哭,

师:他为什么哭呢?(他以为自己就快死了。)

师:你是从哪看出他以为自己就快死了?(从医生的话中。)

师:书上还用什么词写他的哭呢?

生:“呜咽、哭泣”

师:同学们演示这些这些词语的动作吗?

生演示。师生评价。

师:你们从这些不同的哭声中感受到什么?

生:阮恒的心情一次比一次痛苦。

师:是的,我也感觉到了。(尽管这些词都表示哭,但是它们在课文中所表达的意思却不是一样的。可见我们祖国的语言文字多么丰富呀!)献血过程中,他虽然没说一句话,但我们可以从“啜泣、呜咽、抽泣”三个表示哭泣的动词里,深深地体味到小阮恒的内心世界是多么痛苦。鲜血在外流,伤心在增加,似乎可怕的死神已站在了他的面前。为了朋友,他没有放弃,仍然一动不动,勇敢、坚强、善良的小阮恒活脱脱地躺在了我们每一个人的面前,让我们为之动容,为之感慨。一个十来岁的小孩子用自己的行动向生活中的每一个人解释了什么是真正的友情,什么叫真心的奉献。

师:你能不能把描写阮恒哭的句子给大家读一下?(生读)(课件2)

生:齐读

师:让我们再来认真听一听,细心感觉一下,阮恒是怎么哭的?(课件:声音十图片)

低视力的同学看图,其他学生听,想象。

师配解说:一开始,阮恒只是啜泣了一下,……看着鲜血缓缓地流进针筒,他忍不住呜咽了起来,周围的人关切地望着他……接着,他不时的啜泣变成持续不断的低声哭泣。

同学们,听到了吗?他哭的越来越伤心,哭的越来越厉害了。

从这哭声中,你们体会到了什么?

生1:伤心,因为他以为自己快死了。(有可能)

生2:他心里非常痛苦。 (请写下来:痛苦)

师:他为什么而痛苦呢?是因为抽血很疼吗?

生2:不是,因为他担心自己抽了血会死 ,所以他很痛苦。

师:说得真好! ——谁再说说你读懂了什么问题?

生:他捂拄脸是怕人家看到了会笑话(有道理)

生2:怕医生知道了不让他输血给小女姑娘了。 (也对。)

师:噢,他捂住脸是为了掩盖——(生:他的痛苦)

师:书上还有哪些词也是写他掩盖痛苦的?

生:(捂住、)掩盖、制止

师:请读出描写阮恒掩盖痛苦的语句。

师:他的言行说明了他不让人看到他的哭,想掩盖他的——痛苦。

师:咱们继续来说说你还读懂了什么问题?

生1:我现在明白了为什么阮恒不告诉医生他哭的原因?是因为他怕人家笑他胆小鬼。(他只因为这个而哭吗)

生2:他担心医生不输血给小女孩(那他能不能说自己哭的真正原因)。

师:除了不说,还有什么动作也能说明他不想让人知道他哭呢?

生:捂住、掩盖、制止       

师:找得真准。你是个爱动脑筋的孩子。

师:我现在也能明白他眼睛紧闭的原因了?

师:闭着眼睛是想掩盖他的——(生)痛苦。

师:他咬着自己的小拳头,目的是(生)想制止哭泣。

师:看来同学们读得很认真,理解得很深刻。这说明通过多读,这些问题你都是可以弄明白的!

现在老师来读描写阮恒献血的过程,同学们试着去做和阮恒一样的表情和动作,我们一起再次感受这个小男孩献血时的复杂心情。

师:刚才,我们通过对阮恒献血时神情动作的分析,知道了他内心的痛苦。那么看到阮恒这么痛苦,医生是怎么做的呢?

生:劝,安慰他。

师:医生怎么安慰阮恒?假如你是医生,你会说什么?(提示:际恒就站你面前)

生1:阮恒,你放心吧,输了血你不会死,(说到他心里面去了)

生2:阮恒,勇敢些、坚强些,他会没事,小姑娘也会好的(多善解人意的一句话呀!)

师:听了医生的安慰,阮恒怎么样了?(立刻停止了哭泣)

师:心情也恢复了——(生:平静)(请写下来:平静)

让我们读出刚才记载阮恒献血时心情变化的词语。

4、  小结:刚才我们学习的这部分是描写阮恒献血时的部分,通过他的动作、神态,我们可以体会

到他由开始的紧张、矛盾,变成后来越来越深的痛苦,最后又恢复平静这样的心情。下面我们以两人一组开火车读的方式把这部分连起来,有感情地读一读。(开火车读)

四、研读第三部分(12-14自然段)

师:接下来,我们再来研究另一个重要问题:阮恒为什么给小姑娘输血?请同学们默读最后三个自然段,找出答案。(生读。)

师:谁来说说?

生:因为小姑娘是他的朋友。

师:用书中的话说。

生:因为“她是我的朋友”。(师:她指谁,我指谁?)

生:她指小女孩,我指阮恒。

师:就仅仅因为小姑娘是阮恒的朋友,阮恒就甘愿冒着生命危险去救她,说明阮恒怎么样?(勇敢、善良、有爱心、讲义气)这是一种什么精神?(无私奉献的精神)

2、同学们,假如你是阮恒,遇到了相同的情况,你会这样做吗?生答略。(让学生跟这种情感直接碰撞。)指名读后三段,深入体会阮恒无私奉献的精神。

3、师:现在请同学们一起回忆,回忆在你所学过的作品中或者在你身边有没有类似的无私奉献的或朋友间互相关爱的这种情况?(意图:唤醒同学们课内外知识间的联系。)

4、师:看来我们身边也发生了不少助人为乐的或是无私奉献的事情。真应了那首歌中所唱到的“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爱,世界将变成美好的人间。”

五、总结全文,指导写法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老师高兴地看到了,我们每个人都有不同的收获,每个人都受益匪浅。我们不仅认识了一位可亲可敬的小男孩阮恒,而且懂得了朋友的真正含义。另外,课文通过对阮恒献血时神情、动作的真实描述,生动地展现了他为朋友而无私奉献的优秀品质。今后我们再学习写人记事的文章时,要注意抓住人物的语言和动作,从中感受人物复杂的心理活动,并把这种方法运用到今后的写作当中去。

六、拓展,升华感情

记得有一句格言是这样说的:真正的朋友不把友谊挂在口上,他们并不为了友谊而互相要求什么,而是彼此为对方做一切办得到的事情。

这些让我们和着音乐朗读课件三:《什么是真正的朋友》这篇文章来结束这节课好吗?(放音乐)

 
 
 


本页地址:http://linshi.123ttt.com/html/sannianji_488_19817.html

分享按钮

 

Copyright©2008PepXiaoYu.Cn人教小语资源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皖ICP备11015604号-4
皖公网安备 34162302001377号 人教小语资源网所有资源来源于网络,如有侵犯,请联系管理员删除。
联系邮箱:pepxiaoyu@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