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教学论文 教案中心 试题中心 课堂实录 人教说课 教学课件 课文原文 练习答案 写作范文 网站地图  
 
 
   
  您当前位置:人教小语资源网 >> 教案中心 >> 三年级 >> 浏览文章 
搜索:
听《可贵的沉默》后之所思

听《可贵的沉默》后之所思

作者:佚名 来源:不详 点击数: 添加日期:2009年02月13日  字体:

  

听《可贵的沉默》后之所思


                        作者:陈秋菊 


                        在四校联谊活动中,曾老师执教了《可贵的沉默》这一课。这是人教版小学语文第六册第五单元的第一篇课文。从整个教学过程中,我们可以看出曾老师在教学准备上花了许多功夫,而且整个课堂中,曾老师端正了自己的主导位置,孩子们也始终围绕老师的教学认真地学习,积极地参与活动,且较好地完成了这节课的学习内容。这节课的教学,让我收获不少,结合自己的教学实际,我觉得曾老师这节课有如下几个亮点。
                        一、语文与音乐学科的巧妙组合。
                        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教学内容的确定,教学方法的选择,评价方式的设计,都应有助于学习方式的形成。”曾老师在教学中就巧妙地运用了音乐的渲染作用。曾老师深情地小结后,引导学生把自己最想对爸爸妈妈说的话写下来时,教室里响起了熟悉而深情的歌曲——《懂你》,那充满浓浓爱意的歌声勾起了学生美好的回忆,引起了学生的情感共鸣,触动了学生心中蕴藏着的最珍贵的东西,那就是对父母的爱,同时,歌声也感染了在场的每一位老师。我不禁想,这首歌选得太好了。
                        二、图文结合,入情入境。
                        在教学中,曾老师抓住课文中的两幅插图,整体感知课文内容,引导学生认真观察、对比插图后,用一些词语概括插图的场景,比如:“沉默不语”、“垂头丧气”、“神气十足”、“左顾右盼”等,再在文中找出两幅图的相关段落进行学习。这样图文并茂地学习,带领学生入情入境去体验、感知课文内容,值得提倡。
                        曾老师在指导学生理解“左顾右盼”时,让学生通过表演动作去体会文中人物当时的心情,还让学生用动作表现整个句子,使学生真正融入到课文的情境中去感悟。
                        三、巧妙抓住空白处,给学生以想象的空间。
                        曾老师安排了一次说话练习和一次写话练习。第一次是学习进行到课文第十三自然段,当老师问有谁向爸爸妈妈祝贺过生日时,孩子们沉默了,这不是普通的沉默,这时他们的内心一定波澜起伏。曾老师不失时机地抓住这一空白点,引导学生展开想象,这样不仅激发了他们丰富的情感体验,而且很好的训练了他们的思维。另一处是在教学接近尾声时,老师出示这样一个写话练习:“亲爱的爸爸妈妈,我想对您说:
                              
                        。”曾老师鼓励学生,把最想对爸爸妈妈说的话写下来。这是学生理解课文的升华,是读与写结合的语文实践,是学生由知到行的起点。这种由读到写的方式再次为本节课增添亮点,也注重了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的培养!
                        四.听后反思:
                        我们都知道“教学有法,教无定法”。课文中有这样一句话:“我想去寻找蕴藏在他们心灵深处的,他们自己还没意识到的极为珍贵的东西”,对这句话的理解应该是这篇课文的难点,如果不先把“极为珍贵的东西是什么”弄懂,学生就难以表达出对父母的真心话。我们在面对这一难点时,是否可以先让学生说说,孩子们沉默的原因是什么,接着去引导学生了解孩子们也是爱父母的,只是没有用行动表达出来。沉默时的思索,使他们明白了什么呢?从而使学生一步一步地懂得,他们沉默的结果是懂得要回报父母的爱这一思想是极为珍贵的。这样是不是可以让学生在对父母说几句时更有话可说呢。
                        当然,俗话说“各师各教”、“因材施教”,我们老师的自身素质和能力都不相同,所任班级的学生也不尽相同,所以执教效果就不一样!我执教过本课的教学,有些环节还未达到这样的效果!这就印证了陆游的一句诗“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须躬行”。


本页地址:http://linshi.123ttt.com/html/sannianji_488_19786.html

分享按钮

 

Copyright©2008PepXiaoYu.Cn人教小语资源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皖ICP备11015604号-4
皖公网安备 34162302001377号 人教小语资源网所有资源来源于网络,如有侵犯,请联系管理员删除。
联系邮箱:pepxiaoyu@163.com